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沧州教育局督察室处长叫什么,河北3市教育局最新通知来了

沧州教育局督察室处长叫什么,河北3市教育局最新通知来了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6 01:54:13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在这两个部门上班,总给人一种紧张的氛围。无论是上班下班,还是对接协调,大家都是步履匆匆、低声快语。对待工作不推托、不延滞,各个处室中午均有同志留守,晚上10点以后仍然灯火通明,厅领导经常随机走访慰问加班的同志。比如省委组织部,类似干部工作非常敏感,在单位里很忌讳串门、闲聊,气氛相对比较压抑。行文办事非常正规,毕竟组工干部要做全体干部的表率。

对文字功底要求较高,经常几个词改一天。党性、原则、甘为人梯等要求放在最前面,有些同志正常说话都带着浓浓的教科书味。第五,二者晋升都较快,省委组织部略胜一筹。在这两个部门,副处级领导干部是领导职务的起点,需要大家“火拼”。至于职级,退休前到一级调研员是非常正常的节奏。至于更高层级的副厅级以上干部,省委组织部的优势便显现出来了。

有的市级局的内设机构明明是科级,但为什么叫xx处?

体制内的单位,确实有这种情况,多半是历史原因所致。本地的接待办就是这种情况。该单位只是一个正处级机构,按理内设科室应该叫科,可他们单位无一例外都是叫处。于是科长便成了处长,每次开会或搞活动,提到他们单位的中层,总好像来的人比别的单位级别高一点。接待外地来的同志,人家也经常误以为接他的人是处级干部,为此还很不好意思,经常说我们太客气太隆重了。

而领导似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据说,当年接待办的内设科室也叫科,后来有位主要领导说本地接待任务重,经常派个科长去接别人显得不太尊重,建议把接待办的内设部门改为处,显得好听点,于是假处实科的设置一直保持至今。这也是本地唯一一个正处级单位内设正科级处室的单位。本地隔壁一个地市的两办,前几年也是这种情况。明明是个正处级单位,常理叫办公室的非要喊办公厅,下面的秘书科改头换面成了秘书处,一众科长叫处长,鸟枪换炮,听着好听有面子,实际上还是科级干部一个。

据说当初也是说为了和省厅对应领导一时兴起改的。2018年机构改革,这个地市两办改回了办公室,算是回归了正道。总体来看,普通地市市直机关内设科室叫处室的不算多,少数因各种原因保留至今,已成为地方特色,并不是普遍现象。事实上,真正有资格将市直机关内设机构设为处的,一般只存在副省级以上城市。副省级城市的市直部门一般是副厅设置,部门主要领导是副厅级,中层正职则是正处,副职为副处,因此将内设机构设为处室可以说名正言顺。

戴笠死后军统局改名保密局,为什么加大了“督查室”的职责?

其实戴笠生前也是有自己的督察体系的,军统是一个神秘的特务组织,有的时候你要是不管一管,这帮人都能上天。实际上抗战胜利后,一切都步入正轨的时候,戴笠就已经要整顿军统了,只不过当时要改组军统,再加上戴笠死亡,这一切都被耽搁了。在戴笠死前,各党派已经要求国民党取消特务组织,戴笠死后,国民党内部的军统、陈诚、孔祥熙都要求“裁减军统”,在这么大压力之下,加上老蒋也认为军统摊子太大,将军统打碎重组,分为国防部保密局、国防部二厅、交通部警察总局和内政部警察总署,具体来说还是保密局算军统的核心组织。

军统虽然完成了改组,但是经费却成了问题,抗战期间一切从简,老蒋尽最大的可能拨付经费,但是这并非军统收入的全部来源,军统最大的经费来源都是依靠走私鸦片和军火等方式,为了筹钱,军统是无所不用其极。改组后的军统,自然没有这些非法经费来源了,但是老蒋又不敢明面上给军统“走账”,只好让军统收缴的日伪财产不上缴为经费,以此创办三有公司(有钱、有势、有人),三有公司拥有大量的资产可供盈利,另一方面三有公司更是大搞投机倒把的生意,你想想军统本身就是搞情报出身,全国缺什么,军方急用些什么他们一清二楚,通过这种方式,保密局是大发横财,把保密局的特务搞的是盆满钵满。

这个时候,郑介民和毛人凤搞督查室,实在也是为了加强对军统的统治。所谓督查室,就是保密局内部的一种督察制度,正常的督察就是监督警察的警察,在香港叫廉政公署那样的,而军统特务不是警察,督察室里面也并非警察,完全是特务监督特务的组织机构。督查室主任李希成,后任廖华平,在军统的各省站都派有督察,直接归督察室领导。

主要的工作职能主要就是抓特务的违纪、违法现象,实际上特务就那么几个,抓来抓去,效果没有看到,反倒成为保密局内部排除异己的一种工具。不管是郑介民也好,还是毛人凤也好,都不能完全服众,军统里面的老人如康泽、贺衷寒等人都想要重返保密局抓权,再加上戴笠的金刚也对戴笠的接班人不服,自以为功高盖主。比如《风筝》里面戴笠的特务骨干四哥和六哥都是听戴笠而不听老毛的,毛人凤拿他们也没有办法,只有借助督查室把这些人都排挤掉,真实的人物则应该是戴笠四大金刚中硕果仅存的沈醉。

沈醉在军统中资历很高,深得戴笠信任,戴笠坠机的时候,只有沈醉一个人站出来要去寻找,对戴笠也最为忠心,如果不是沈醉年龄小,估计接班戴笠的很可能就是沈醉了,当时沈醉也认为,毛人凤下台后,他就是接班人,结果被毛人凤利用完对付郑介民后,毛人凤就开始要清查总务处的账目,沈醉当了八年总务处长哪里经得起查。在毛人凤的施压下,沈醉就被发配到云南当站长了。

文章TAG:教育局督察室沧州处长河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