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为什么要提前填写 招标采购项目,开通诚e赊先采购后付款

为什么要提前填写 招标采购项目,开通诚e赊先采购后付款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30 19:15:49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以防止个别投标方钻孔子,在投标时间截至时间已过时,借口已向采购机构投标。9、如果投标方可能采用现金作为投标保证金时,应该提醒他们最好提前半小时到场,以免因为盘点现钞耽误,影响准时开标。10、采购机构应当准备一些档案袋、荧光笔、塑料绳、粘胶带、印油、胶水等物品,当投标方的投标文件没有按照规定密封时候,采取适当措施。

避免因为枝节问题,导致废标。11、开标大会的签到表,应当分设。投标方单独一张签到表。最终用户代表和其他工作人员-张表;评委(和或公证人员,纪检监督人员等)单独一张表。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泄露。采购机构的有关人员,也应签到。12、对于采用计算机抽取办法产生的评标委员,不宜仅仅为了保密,而使评委匆匆忙忙,糊里糊涂参加评标。

尽可能使其了解评标涉及的主要技术要求内容,有所准备。此外,尽可能提前使其熟悉采购招标涉及的法律法规。13、不宜采取对待学生参加考试的办法对待参加评标的专家。现在,专家多是“业余的”,大多专家不是为了几个“评标咨询费"来的,而是出于责任和荣誉感等等。某种意义上讲,专家是客人,是请来帮忙的。为了保密,是采取“临时上缴手机”的措施,还是”要求关闭手机”,”都放在桌面上”?是先发聘书,再签“评标承诺书”;还是只立“责任状”;是允许专家就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讨论,还是规定"-律独立评标,不得交头接耳”,做法不同,人性味道不同,效果也各异。

14、如果开标大会邀请公证处参加并公证,则应当要求公证人员必需着装。而且事先特别提醒最终用户代表、评委、和投标方代表,带齐身份证,资质证等文件证明的原件,以备查。15、如果开标后,安排有澄清或者质询,则必须要求投标方等候或者留下移动电话以便联系。在此情况下,不可只询问质询意向中的一两家,而对其他投标方在等候几个小时后,告诉"不问了,回去吧”。

那样不仅仅对投标人员没有"人性味”,而且容易激怒他们,引发投诉。最后,发布中标结果公示时,应当考虑告知投标方各自不中标的原因。16、应当注意保存所有开标评标的原始文件资料,包括签到表、评委的评标质询问答记录(最好有评标全程记录或者录音录像)、评委打分原始表格等等。-律要求用不退色的墨水笔书写,不可使用铅笔。

17、不仅仅要求评委和所有工作人员对评标过程细节保密,而且需要提醒采购机构的其他领导和工作人员,最终采购单位的有关领导注意保密。泄密、不负责任的部分透漏相关情况或者让投标方道听途说得到小道消息,容易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投诉。18、注意保管计算机中的招投标有关信息,包括各个投标方联系电话,评委的信息以及评标报告等。

如果办公室的计算机处容易有外人来来往往,需特别注意。19、添加刻录机。每个项目(或者几个项目)的采购招标结束后,将资料刻成光盘保管,便于今后参考。而且,如果招标文件含有附录图纸,则刻成光盘,比复印工程图方便,价格还便宜。20、提倡项目采购人员,每次招标结束后,写下项目小结和体会,日积月累,总会有进步。

为什么公开招标的内容许多信息还要付费才能看到?

为什么公开招标的内容许多信息还要付费才能看到

  这种现象看似很普通,好象就是花钱买标书,但这种做法弊端很多,目前已经引起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信息公开才起了步  及时获取公开招标信息是成功投标的第一步。根据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要求,公开招标信息必须要在国家认可的采购网站上发布,例如中国政府采购网及地方性网站。目前,这一要求似乎得到了贯彻落实,所有投标者都可以从各类招标网站上得知招标信息。

但这些信息却是粗枝大叶,简单的项目介绍,预算额,具体内容一概不知,若想知道,请付费购买,信息公开之路只是走了一小段。二、付费买标书目前还是合法的  政府采购法规定,采购代理机构、采购人可以收取一定费用弥补制作、邮寄招标文件的成本,这也就是你所说的,要付费才能看招标文件。  法律初衷是弥补招标文件制作、邮寄成本,可实际上,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使用,电子标书已基本成为主流,这种成本已可以略而不计。

  目前,各地政府采购中心(政府背景)发放招标文件已实现了网上免费取得,而社会采购代理机构(赢利机构)却仍然执行这一规定,一份标书少则二、三百,多则上千元。  社会采购代理机构发布简单的招标信息之后,只有你付费了,他们才会把招标文件交给你,多数都已经是电子版了,印刷费、邮寄费都省下了。三、这种简单的现象带来的问题并不简单  在社会代理机构赚钱的同时,更大的问题是出售标书对招标活动的影响。

  出售标书一方面增加了投标人的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一份标书钱不多,可一年下来,对一些中小型企业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有的代理机构还要求进行网上注册或现场报名,大大增加投标人的成本,提高了投标门槛。  另一方面,由于要先报名缴费,才能参加投标,所有投标人的信息已提前被采购代理机构所掌握,这就为围标、串标、控标提供了便利,目前招投标市场不规范的原因很多,而这种报名缴费买标书的做法就是源头因素之一。

三、取消收费已是大势所趋  因此,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付费买标书已不仅仅是弥补成本的问题了,一方面是代理机构赚钱的手段,一方面成为助推妨碍采购领域公平竞争的黑手。  今年7月,财政部已出台关于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规定,要求推进电子化采购,向市场主体无偿提供所有依法公开的采购信息。

文章TAG:采购赊先填写付款招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