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襄城县文博苑是安置什么村的,邀八十七万襄城儿女共同见证

襄城县文博苑是安置什么村的,邀八十七万襄城儿女共同见证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00:16:00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当年迈的苏轼终于再次踏上中原的土地,他是怎么说的呢?他说:我所见所闻远胜众人,我和屈原一样“虽九死其犹未悔”,不后悔。《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如果你问苏轼:你人生最得意的是什么?苏轼的答案不是世俗上的成功,相反,他最得意的经历竟然是他人生最灰暗的被贬谪的经历,他曾被一贬再贬、贬无可贬,但是在晚年,当苏轼回忆起他的整个人生,最得意的不是他的科举策论、他的百年唯一的成绩,而是他去过的城市乡村、他黯淡的政治生涯。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李世民成为一代明主之后,一些历史真相被历史刻意的隐瞒了下来,其中最为著名的应该是“渭水之盟”,也称“便桥之盟”。渭水之盟发生于626年8月30日。这一年的6月4日发生玄武门之变,8月9日李世民登基为帝。得知消息的突厥(东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颉利可汗的侄子,小可汗)立马率军进攻长安地区。8月28日,约20万突厥主力和几万唐军对峙在渭水的两岸,大唐的都城长安有颠覆的危险。

多亏了李世民临危不惧,巧设疑兵,暂时迷惑了突厥统帅的判断,然后李世民给出了诱人的条件,并且杀白马歃血为盟,突厥得到利益之后撤退,并于9月送给大唐3000匹战马,10000只羊。(渭水之盟剧照,李世民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去见颉力可汗)以上都是正史的记载,渭水之盟到底哪些历史真相被掩盖了,待我细细道来。东突厥的野望——李世民登基未稳。

一、东突厥的再度统一。583年,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并开始突厥内战。东突厥的军事实力仍旧非常强大,对隋朝的西北和北方边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587年,东突厥都蓝可汗即位,隋朝支持东都蓝可汗的弟弟突利对抗都蓝可汗,东突厥的内战可以缓解东突厥对隋朝边境的压力。599年,突利在东突厥的内战中失败,隋文帝于是将突利封为启民可汗,居住在河套地区,此时东突厥分裂为两部分——都蓝可汗和启民可汗各率领一部。

隋朝为了拉拢启民可汗,先后将隋朝的宗室女嫁给了启民可汗,先是安义公主,后是义成公主。娶这两个公主之时,启民可汗都得到隋朝的高规格礼仪接待,并且赐给启民可汗很多礼品。在隋朝的支持下,启民可汗于603年统一了分裂的东突厥,东突厥的军事势力更加强盛。东突厥的再度统一离不开隋朝的支持。(隋朝末年,割据势力和东西突厥地图,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窦建德等都臣服于东突厥始力毕可汗)二、东突厥和隋朝翻脸。

东突厥再度统一之后,每年都向隋朝纳贡称臣。不过东突厥的势力的迅速壮大却使得隋炀帝感到不安全,于是千方百计想让东突厥再度分裂,这十分有利于隋朝统治的安全。隋炀帝为了分裂启民可汗儿子始力毕可汗的势力,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封始力毕可汗的弟弟为大汗。重复隋文帝的操作,派遣使者携带大量的礼物给始力毕可汗的弟弟叱吉设,并且封他为“南面可汗”,让东突厥再度内战。

不过隋炀帝的这一招失败了,始力毕可汗的弟弟胆小如鼠,况且没有多少军事实力,不敢接受隋朝的封赏,始力毕可汗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非常恼怒,不过隐忍不发。第二件,杀始力毕可汗的亲信。史蜀胡悉是始力毕可汗最信赖的手下,为可汗出谋划策,隋炀帝挑拨离间东突厥内斗这事被识破也有史蜀胡悉的功劳。隋炀帝根据大臣的建议,哄骗史蜀胡悉到马邑地区互市,然后派军杀了这个可汗最信赖的臣子,隋朝谎称此人谋反,并告知了始力毕可汗。

隋炀帝做的这两件大事都被识破了,始力毕可汗于是寻机报复隋炀帝。615年,隋炀帝巡守雁门关,得知消息的东突厥于是发兵围困了雁门关,吓得隋炀帝痛哭流涕。还是派遣使者走通了义成公主的门路,义成公主谎称北方有战事,始力毕可汗才撤围而去。三、东突厥意图称霸中原。东突厥趁着隋朝内乱,于是想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一样进军中原,然后统一天下。

东突厥的可汗先后支持了刘武周、梁师道、郭子和等割据势力,刘武周被始力毕可汗封封定杨可汗,梁师获封大度毗伽可汗,郭子和获封平杨天子。始力毕可汗的目的非常明确,扶持中原割据势力,时机成熟则图霸中原。619年,始力毕可汗率突厥主力,刘武周、梁师道协同准备进攻太原,半途中,始力毕可汗病故,东突厥撤军,这才使得大唐初年避免了被颠覆的危机。

文章TAG:八十七文博苑襄城县襄城见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