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问答 > 汽车知识 > 军牌含义,军牌字母含义是什么

军牌含义,军牌字母含义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7-21 14:48:34 编辑:汽车经验 手机版

1,新式军车牌照代号代表什么

新军车牌照为:一、新军车牌照格式为——JA12345,换发后的新军牌共分为10个字头。01. A(原甲)——军委四总部以及大区级军直单位02. K(原午)——空军03. H(原未)——海军04. B(原庚)——北京军区05. S(原己)——沈阳军区06. L(原辛)——兰州军区07. J(原壬)——济南军区08. N(原寅)——南京军区09. G(原戌)——广州军区10. C(原辰)——成都军区二、军字头序列AA(原甲A)——军委、总参AB(原甲B)——总政治部AC(原甲C)——总后勤部AD(原甲D)——总装备部AE(原甲E)——军事科学院AF(原甲F)——国防大学AG(原甲J)——国防科技大学AT(原甲K)——总参三部AV(原甲N)——第二炮兵司令部三、空字头序列KA(原午A)——空军司令部KB(原午B)——空防部KC(原午C)——空军后勤部KD(原午D)——空军装备部KE(原午E)——空军军车监理KF——北京军区空军KK——成都军区空军KU——南京军区空军各空军部队编入各大区序列,如KU13XXX——空28师(南京军区)四、海字头序列HA(原午A)——海军司令部HB(原午B)——海军政治部HC(原午C)——海军后勤部HD(原午D)——海军装备部HE(原午F)——北海舰队HF(原午G)——东海舰队HG(原午H)——南海舰队HL——东海舰队航空兵部HO(原未O)——海军军事监理HR(原未P)——海军军事院校如:HR20XXX——海军指挥学院HR21XXX——海军工程大学第一位大写英文字母字头号基本含义V (原京)——军委、四总部一级部门Z (原军)——四总部直属单位(二级部门)K (原空)——空军 H (原海)——海军E ——第二炮兵B (原北)——北京军区 S (原沈)——沈阳军区 L (原兰)——兰州军区 J (原济)——济南军区 N (原南)——南京军区 G (原广)——广州军区 C (原成)——成都军区第二位大写英文字母字头号基本含义A——司令部B——政治部C——后勤、联勤部D——装备部J——军代机构K——省军区、卫戍区L——机动牌M——联勤分部N——总装机构O——军车监理P——装甲部队R——院校S——通讯、运输T——情报机构V——战略导弹部队Y——野战部队1、【V字头】VA(原军A)——军委、总参VB(原军B)——总政治部VC(原军C)——总后勤部VD(原军D)——总装备部VE(原军E)——军事科学院VF(原军F)——国防大学VG(原军G)——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VO(原军O)——总部军车监理2、【空军】KA(原空A)——空军司令部KB(原空B)——空军政治部KC(原空C)——空军后勤部KD(原空D)——空军装备部KO(原空O)——空军军车监理KR(原空P)——空军军事院校如:KR10XXX——空军指挥学院KE——沈阳军区空军KF——北京军区空军KK——成都军区空军KU——南京军区空军KH——济南军区空军KG——兰州军区空军KJ—— 广州军区空军KM——第十五空降军KN、L、Z空军直属单位各空军部队编入各大区序列: 如KU13XXX——空28师3、【海军】HA(原海A)——海军司令部HB(原海B)——海军政治部HC(原海C)——海军后勤部HD(原海D)——海军装备部HE(原海F)——北海舰队HF(原海G)——东海舰队HG(原海H)——南海舰队HL——东海舰队航空兵部HO(原海O)——海军军车监理HR(原海P)——海军军事院校如:HR20XXX——海军指挥学院HR21XXX——海军工程大学4、【北京军区】BA——北京军区司令部BB——北京军区政治部BC——北京军区联勤部BD——北京军区装备部BK——北京军区所属各卫戍区、警备区、省军区B K1 2 3****——北京卫戍区B K4****——天津警备区B K5****——内蒙古军区B K6****——河北省军区B K7****——山西省军区B M——北京军区联勤分部(仓库、干休所等)B N——总装备部驻北京军区单位(军代局等)B O——北京军区军车监理B R——北京军区所属军事院校B V——二炮驻北京军区单位B Y——北京军区所属各集团军(27军、38军、65军)5、【成都军区】C A——成都军区司令部C B——成都军区政治部C C——成都军区联勤部C D——成都军区装备部C K1****——四川省军区C K2****——云南省军区C K3****——贵州省军区C K4****——西藏军区C K5****——重庆警备区C M——联勤分部C N——总装备部驻军区单位C O——成都军区军车监理C R——军区所属军事院校如: C R1****——昆明陆军学院C V——二炮驻军区单位C Y——军区所属集团军(13军、14军)如:C Y1****——13军 C Y2****——14军6、【济南军区】J A——济南军区司令部J B——济南军区政治部J C——济南军区联勤部J D——济南军区装备部J K1****——山东省军区J K2****——河南省军区J M——济南军区联勤分部J N——总装备部驻济南军区单位J O——济南军区军车监理J R——济南军区所属军事院校J V——二炮驻济南军区单位J Y——济南军区所属集团军(20军、26军、54军)7、【南京军区】N A——南京军区司令部N B——南京军区政治部N C——南京军区联勤部N D——南京军区装备部N K1****——上海警备区N K2****——江苏省军区N K3****——浙江省军区N K4****——安徽省军区N K5****——福建省军区N K6****——江西省军区N M——南京军区联勤分部N N——总装备部驻南京军区单位N O——南京军区军车监理N R——南京军区所属军事院校如:N R10***——南京陆军指挥学院N R30***——第二军医大学N V——二炮驻南京军区单位 N Y——南京军区所属集团军(1军、12军、31军)如 :N Y7****——31军8、【沈阳军区】S A——沈阳军区司令部S B——沈阳军区政治部S C——沈阳军区联勤部S D——沈阳军区装备部S K1****——辽宁省军区S K2****——吉林省军区S K3****——黑龙江省军区S M——沈阳军区联勤分部S N——总装备部驻沈阳军区单位S O——沈阳军区军车监理S R——沈阳军区所属军事院校S V——二炮驻沈阳军区单位S Y——沈阳军区所属集团军(16军、39军、40军)如:S Y9****——40军9、【兰州军区】L A——兰州军区司令部L B——兰州军区政治部L C——兰州军区联勤部L D——兰州军区装备部L K1****——甘肃省军区L K2****——陕西省军区L K3****——宁夏省军区L K4****——青海省军区L K5****——新疆军区L K6、7、8、9——南疆军区、阿里军分区等L M——兰州军区联勤分部L N——总装备部驻兰州军区单位L O——兰州军区军车监理L R——兰州军区所属军事院校L V——二炮驻兰州军区单位L Y——兰州军区所属集团军(21军、47军、新疆军区野战部队)【广州军区】G A——广州军区司令部G B——广州军区政治部G C——广州军区联勤部G D——广州军区装备部G K1****——湖北省军区G K2****——湖南省军区G K3****——广东省军区G K4****——广西军区G K5****——海南省军区G J——总参联络局G M——广州军区联勤分部G N——总装备部驻广州军区单位G O——广州军区军车监理G R——广州军区所属军事院校G V——二炮驻广州军区单位G S——1****——技术局、其他的是通讯,运输G Y——广州军区所属集团军(41军、42军)武警部队武警部队新式号牌由“WJ”武警拼音首字母与省份汉字简称,外加单位车辆编制序列的数字组成。号牌最后的字母代表警种(没有字母全是数字的为内卫部队或机动师):“X”为消防部队“B”为边防部队“T”为交通部队“S”为森林部队“H”为黄金部队“J”为警卫部队“D”为水电部队“2012式”军车号牌从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启用,“2004式”军车号牌至2013年4月30日废止。这次更换新式军车号牌,是我军第七代军车号牌。新的军车号牌采用了6种综合防伪手段。 将“ETC”技术融入了新式军车号牌使用管理,在全军建立唯一的军车号牌数据库,有效强化了军车号牌的防伪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确保全军更换新式军车号牌的统一性和整齐划一,切实加强管理,全军定于2013年4月28日开始集中组织更换军车号牌,28日至30日为新旧号牌更换过渡期。第一代军车号牌(1)。这一代号牌称为“51式”军车号牌,1951年1月,全军首次对军车号牌式样、制发、管理等作了规定。号牌分汽车号牌、机器脚踏车号牌两种,编号为6位阿拉伯数字。第二代军车号牌(1956年1月至1984年7月)。1955年11月,总后颁发了《关于汽车、拖拉机、履带牵引车、机踏车的车号、类别标志,夜间识别标志与行车执照发放制作规定》,1956年1月正式启用新的军车号牌。大、小车型号牌编号均为5位数,并在号码前第一次使用天干地支区分军区(军兵种)。第三代军车号牌(1984年8月至1992年12月)。这一代号牌称为“84式”军车号牌,分为正式号牌、挂车号牌、试车号牌和临时号牌4种,由字头、字头号和序号三部分组成。字头使用汉语拼音字母,字头号为2位阿拉伯数字,序号为4位阿拉伯数字。这一代号牌,总部统一式样,由各大单位制作核发。第四代军车号牌(1993年1月至1997年7月)。这一代号牌称为“92式”军车号牌,由字头、字头号、间隔符号和序号四部分组成,正式号牌字头号使用甲、乙、丙、丁等汉字,第一次使用了防伪技术。第五代军车号牌(1997年8月至2004年11月)。这一代号牌称为“97式”军车号牌,字头号改用大写英文字母,并通过不同颜色区分前后号牌,增强了防伪功能,采用铝合金材质,延长了使用寿命。第六代军车号牌(2004年12月至2013年4月)。这一代号牌称为“04式”军车号牌,在号牌防护膜上,采用了世界上当时最先进的二维和三维动感“隐烁”防伪技术。第七代军车号牌(2013年5月正式启用)这一代号牌称为“2012式”军车号牌,新式号牌采用了信息防伪、荧光防伪、3D光学防伪、激光三维隐烁防伪、激光刻印编码防伪、轧印特殊花纹防伪等6项技术,还应用了ETC技术,“2012式”军车号牌分为正式号牌、挂车号牌、试车号牌、临时号牌和飞行保障车辆专用号牌五种。悬挂前四种军车号牌的车辆允许上路行驶,悬挂专用号牌的飞行保障车辆只在飞行外场规定区域内行驶。其中,正式号牌分为大车号牌、小车号牌和摩托车号牌。正式号牌由字头、字头号、间隔符(小车号牌)、序号组成。其中:字头,使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字头号,使用大写英文字母;间隔符,为正方形方块;序号,大车号牌、小车号牌为5位阿拉伯数字,摩托车号牌为4位阿拉伯数字。

新式军车牌照代号代表什么

2,军牌字母含义是什么

军车牌照第1个字母含义:V(原军)——军委、四总部以及大区级军直单位K(原空)——空军H(原海)——海军B(原北)——北京军区S(原沈)——沈阳军区L(原兰)——兰州军区J(原济)——济南军区N(原南)——南京军区G(原广)——广州军区C(原成)——成都军区军车牌照第2个字母含义:* A——司令部* B——政治部* C——后勤、联勤部* D——装备部* J——军代机构* K——省军区、卫戍区* L——机动牌* M——联勤分部* N——总装机构* O——军车监理* P——装甲部队* R——院校* S——通讯、运输* T——情报机构* V——战略导弹部队* Y——野战部队解放军军车号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包括武警部队)军用车辆的标志,是军交运输部门经对申领号牌的车辆进行审核、检验、登记后核发的有注册登记编码的号码牌,是国家赋予军车运行特殊权利的证明。扩展资料第六代军车号牌(2004年12月至2013年4月)。这一代号牌称为“04式”军车号牌,在号牌防护膜上,采用了世界上当时最先进的二维和三维动感“隐烁”防伪技术。经中央军委批准,全军和武警部队从2013年5月1日起统一使用的新式军车号牌,这是我军第七代军车号牌。新的军车号牌采用了6种综合防伪手段,将“ETC”技术融入了新式军车号牌使用管理,在全军建立唯一的军车号牌数据库,有效强化了军车号牌的防伪能力和管理水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车号牌

军牌字母含义是什么

3,集团军和军有啥区别

集团军和军有什么区别?有时候几乎一样,有时候却差着三个级别仅仅从国民党军队方面看,集团军和军十分相似,但集团军始终都大于等于军。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先后成立过40个集团军的番号,比较有名的是张自忠的第33集团军,王耀武的第24集团军,以及我党领导的第18集团军。很多时候,集团军是军的上一级机构。比如川军中的杨森带领的集团军下辖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和第三十一军。番号大了就能冒领军饷,杨森手下的三个军实际兵力分别是是二十军有4567人、二十六军有4522人、三十七军更仅有2056人。其实三个军加起来,还不如第十八集团军最一开始的一个师大。我们的第18集团军,其实只有3个师,三个师下面各有两个旅六个团,平均到每个团有1500兵力,每个师则是一万出头甚至一万五左右。这几乎是国军中编制最满的师了。同时,单兵的财政拨款上,第十八集团军也绝对是最小的一个。反观新四军,虽然直属于第三战区,却只有1.03万兵力,下辖四个支队。支队相当于旅,每个支队有若干个团。新四军这样的军,其实还不算最弱的军。有的时候,国民党为了犒劳将士,常常需要直接升官,师部分出一些人就成了军部,至于说其他的师从哪里来,则需要吞并友军了。典型就是88师的命运。淞沪会战中,88师师长孙元良有功,直接升为72军军长,下面只有一个师。南京保卫战孙元良不战而逃,72军番号取消,88师并入了71军。到抗日战争后期,71军逐渐把原有的87师,36师吸收进来,陈明仁担任军长,成了国军中的较强军队。36师、87师和88师,号称是国军最强的德械师,如今抱团在一起也还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王耀武的74军,下面有51师,57师和58师三个兵力一万的主力师。74军和73军、100军一起组成了第24集团军。24集团军总兵力能有十万,这才算是比较标准的集团军,实际上相当于解放战争后期的兵团。从国际上看,集团军的兵力不可能少于10万,而军,相对来说就少多了。二战中,苏军合成集团军通常不超过10万人;德国每个野战集团军为12-25万人;美国的野战集团军规模最大,达25—32.5万人。二战后,苏军标准合成集团军,辖3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共7万人;法国集团军辖3个军,共10个师,编12.8万人;而美国集团军按80年代标准编成,下辖3个军、12个师,加上920多个连以上的各种支援部队,总兵力接近50万人。而我们的解放军,一开始成立了四大野战军加华北军区,后期每个野战军都有十几个纵队。当纵队发展为军,纵队上面又建立了兵团,兵团之上则是大军区。这里面的兵团,实际上就是集团军。现在我们的军队有200多万,分为了13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有十几万到二十万不等。与国际上的差距并不大。新军阀军阀混战中,集团军的编制最大国民革命北伐中,国民党军队从原本的8个军十几万人扩张到了五六十万,宁汉合流后,二次北伐继续,国民党总共组织了四大集团军,分别是蒋介石第一集团军,冯玉祥第二集团军、阎锡山第三集团军和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这四大集团军中,蒋介石的的第一集团军和冯玉祥的集团军都是30万左右,李宗仁的集团军稍弱,有20万,阎锡山的集团军则有15万。其中最大的蒋介石的集团军,下面并不是设立了军或者师,而是建立了方面军,方面军下面还有路军,路军下面才是军和师。这样的军事编制设置,实在是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集团军和军有什么区别?有时候几乎一样,有时候却差着三个级别仅仅从国民党军队方面看,集团军和军十分相似,但集团军始终都大于等于军。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先后成立过40个集团军的番号,比较有名的是张自忠的第33集团军,王耀武的第24集团军,以及我党领导的第18集团军。很多时候,集团军是军的上一级机构。比如川军中的杨森带领的集团军下辖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和第三十一军。番号大了就能冒领军饷,杨森手下的三个军实际兵力分别是是二十军有4567人、二十六军有4522人、三十七军更仅有2056人。其实三个军加起来,还不如第十八集团军最一开始的一个师大。我们的第18集团军,其实只有3个师,三个师下面各有两个旅六个团,平均到每个团有1500兵力,每个师则是一万出头甚至一万五左右。这几乎是国军中编制最满的师了。同时,单兵的财政拨款上,第十八集团军也绝对是最小的一个。反观新四军,虽然直属于第三战区,却只有1.03万兵力,下辖四个支队。支队相当于旅,每个支队有若干个团。新四军这样的军,其实还不算最弱的军。有的时候,国民党为了犒劳将士,常常需要直接升官,师部分出一些人就成了军部,至于说其他的师从哪里来,则需要吞并友军了。典型就是88师的命运。淞沪会战中,88师师长孙元良有功,直接升为72军军长,下面只有一个师。南京保卫战孙元良不战而逃,72军番号取消,88师并入了71军。到抗日战争后期,71军逐渐把原有的87师,36师吸收进来,陈明仁担任军长,成了国军中的较强军队。36师、87师和88师,号称是国军最强的德械师,如今抱团在一起也还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王耀武的74军,下面有51师,57师和58师三个兵力一万的主力师。74军和73军、100军一起组成了第24集团军。24集团军总兵力能有十万,这才算是比较标准的集团军,实际上相当于解放战争后期的兵团。从国际上看,集团军的兵力不可能少于10万,而军,相对来说就少多了。二战中,苏军合成集团军通常不超过10万人;德国每个野战集团军为12-25万人;美国的野战集团军规模最大,达25—32.5万人。二战后,苏军标准合成集团军,辖3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共7万人;法国集团军辖3个军,共10个师,编12.8万人;而美国集团军按80年代标准编成,下辖3个军、12个师,加上920多个连以上的各种支援部队,总兵力接近50万人。而我们的解放军,一开始成立了四大野战军加华北军区,后期每个野战军都有十几个纵队。当纵队发展为军,纵队上面又建立了兵团,兵团之上则是大军区。这里面的兵团,实际上就是集团军。现在我们的军队有200多万,分为了13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有十几万到二十万不等。与国际上的差距并不大。新军阀军阀混战中,集团军的编制最大国民革命北伐中,国民党军队从原本的8个军十几万人扩张到了五六十万,宁汉合流后,二次北伐继续,国民党总共组织了四大集团军,分别是蒋介石第一集团军,冯玉祥第二集团军、阎锡山第三集团军和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这四大集团军中,蒋介石的的第一集团军和冯玉祥的集团军都是30万左右,李宗仁的集团军稍弱,有20万,阎锡山的集团军则有15万。其中最大的蒋介石的集团军,下面并不是设立了军或者师,而是建立了方面军,方面军下面还有路军,路军下面才是军和师。这样的军事编制设置,实在是超出任何人的想象。我军最神秘的单位肯定要包括“8341部队”,也就是中央警卫团的代号,可是你若称之为“8341军队”那就不像话了,所以,如题所说那样把“军队”又叫做“部队”肯定是错误的,那是外行的表现。因为这两个名词的含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貌似可以理解为一个意思,实则在用法上有根本不同。军队是对一个国家或者一支正规武装力量的统称,比如人民军队、美国军队、法国军队等等,泛指被法律授权使用致命武力、武器来保护其国家利益的武装力量,在最高统帅、军队总部之下设置各军兵种。而“部队”是指军队成建制的一部分,有部属、部分的意思,比如军改之前我军各部队都以“81653部队”之类的代号,来代表某一个建制单位,这里你再用军队的字样,就明显不伦不类了。百科上对部队的定义为:“是指军队中团及团以上建制单位的通称”,其实还是错误的(这些词条都是编写的,未必就权威)。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习惯于将建制单位以军事主官的名字代称,比如什么“松井部队”、“小林部队”等等,包括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也被称为石井部队,因为这支部队的主官是石井四郎中将,而此类称谓一般可以代指到中队级,所以“团以上”的定义是不准确的。严格界定的话,其实部队这个名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的“部队”泛指一切具体的军队单位,大的方面可以是军兵种称谓,比如陆军部队、海军部队、空军部队,以及陆军内部的步兵部队、炮兵部队、装甲部队等兵种称谓,也可以按任务类型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卫戍部队、边防部队、守备部队等等,这层意思更多的是一种统称。小的方面则是指单独的单位建制,一个师、一个团或者一个营,哪怕是一支临时组建的支队或者战斗群,都可以称为部队。我们经常在军事文献中看见“某部”这个名词,那就是某一支部队的意思。这些单位建制的军事主官,无论是营长、团长、旅长或者师长,乃至于战争时期的兵团、军团等特大型单位,其实都可以用“部队长”来统称,这是非常专业的军事术语。而狭义上的“部队”,则特指编制比较齐全的团以上军事单位,其标志性在于有军旗、有序列番号、有部队代号,同时具备司政后等领导机关、作战单位和勤务单位等等完善的机构,这也是之前提到过的“8341部队”、“81653部队”等等单位的名称由来。之前曾经撰文介绍过,团级是最大战术单位,够资格授予数字或者序列番号,够资格设置司令部机关等等。我们以民国时期为例,国民政府的正规武装力量名称为“国民革命军”,那么它就是一支军队的全称,至于什么“国军”、“蒋军”都是简称或者蔑称。这支军队也有陆军部队、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这就是广义的用法),在解放战争时期统统隶属于“南京国防部”指挥,而它的每一个兵团、每一个军乃至以下的师、团,那都是一支建制“部队”(这就是狭义的用法),所部投降、所部起义或者所部被全歼,都指的是某一支建制部队。以笔者个人的理解,“军队”是对武装力量的抽象化泛指,是一个比较全面的称谓;而“部队”是对武装力量类型、建制和单位的具体表述,在用法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再举个例子,当某支军队的最高统帅或者高级首长进行检阅、校阅时,最准确的对象用词就应该是“部队”,因为它已经涉及到了具体表述,这个时候再用“军队”一词,是非常不妥的,发现头条上一些创作者偶而也会犯这个毛病,得细品呐。“部队”这个词由来已久,以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早就完成了抽象和具体的名词的发明,比如《后汉书·马融传》里面有记载:“用关东兵五千,裁假部队之号,尽力率厉,埋根行首,以先吏士,三旬之中,必克破之”。作为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的著作年代已经早在南北朝时期,如此算来,历千年矣。
集团军和军有什么区别?有时候几乎一样,有时候却差着三个级别仅仅从国民党军队方面看,集团军和军十分相似,但集团军始终都大于等于军。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先后成立过40个集团军的番号,比较有名的是张自忠的第33集团军,王耀武的第24集团军,以及我党领导的第18集团军。很多时候,集团军是军的上一级机构。比如川军中的杨森带领的集团军下辖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和第三十一军。番号大了就能冒领军饷,杨森手下的三个军实际兵力分别是是二十军有4567人、二十六军有4522人、三十七军更仅有2056人。其实三个军加起来,还不如第十八集团军最一开始的一个师大。我们的第18集团军,其实只有3个师,三个师下面各有两个旅六个团,平均到每个团有1500兵力,每个师则是一万出头甚至一万五左右。这几乎是国军中编制最满的师了。同时,单兵的财政拨款上,第十八集团军也绝对是最小的一个。反观新四军,虽然直属于第三战区,却只有1.03万兵力,下辖四个支队。支队相当于旅,每个支队有若干个团。新四军这样的军,其实还不算最弱的军。有的时候,国民党为了犒劳将士,常常需要直接升官,师部分出一些人就成了军部,至于说其他的师从哪里来,则需要吞并友军了。典型就是88师的命运。淞沪会战中,88师师长孙元良有功,直接升为72军军长,下面只有一个师。南京保卫战孙元良不战而逃,72军番号取消,88师并入了71军。到抗日战争后期,71军逐渐把原有的87师,36师吸收进来,陈明仁担任军长,成了国军中的较强军队。36师、87师和88师,号称是国军最强的德械师,如今抱团在一起也还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王耀武的74军,下面有51师,57师和58师三个兵力一万的主力师。74军和73军、100军一起组成了第24集团军。24集团军总兵力能有十万,这才算是比较标准的集团军,实际上相当于解放战争后期的兵团。从国际上看,集团军的兵力不可能少于10万,而军,相对来说就少多了。二战中,苏军合成集团军通常不超过10万人;德国每个野战集团军为12-25万人;美国的野战集团军规模最大,达25—32.5万人。二战后,苏军标准合成集团军,辖3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共7万人;法国集团军辖3个军,共10个师,编12.8万人;而美国集团军按80年代标准编成,下辖3个军、12个师,加上920多个连以上的各种支援部队,总兵力接近50万人。而我们的解放军,一开始成立了四大野战军加华北军区,后期每个野战军都有十几个纵队。当纵队发展为军,纵队上面又建立了兵团,兵团之上则是大军区。这里面的兵团,实际上就是集团军。现在我们的军队有200多万,分为了13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有十几万到二十万不等。与国际上的差距并不大。新军阀军阀混战中,集团军的编制最大国民革命北伐中,国民党军队从原本的8个军十几万人扩张到了五六十万,宁汉合流后,二次北伐继续,国民党总共组织了四大集团军,分别是蒋介石第一集团军,冯玉祥第二集团军、阎锡山第三集团军和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这四大集团军中,蒋介石的的第一集团军和冯玉祥的集团军都是30万左右,李宗仁的集团军稍弱,有20万,阎锡山的集团军则有15万。其中最大的蒋介石的集团军,下面并不是设立了军或者师,而是建立了方面军,方面军下面还有路军,路军下面才是军和师。这样的军事编制设置,实在是超出任何人的想象。我军最神秘的单位肯定要包括“8341部队”,也就是中央警卫团的代号,可是你若称之为“8341军队”那就不像话了,所以,如题所说那样把“军队”又叫做“部队”肯定是错误的,那是外行的表现。因为这两个名词的含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貌似可以理解为一个意思,实则在用法上有根本不同。军队是对一个国家或者一支正规武装力量的统称,比如人民军队、美国军队、法国军队等等,泛指被法律授权使用致命武力、武器来保护其国家利益的武装力量,在最高统帅、军队总部之下设置各军兵种。而“部队”是指军队成建制的一部分,有部属、部分的意思,比如军改之前我军各部队都以“81653部队”之类的代号,来代表某一个建制单位,这里你再用军队的字样,就明显不伦不类了。百科上对部队的定义为:“是指军队中团及团以上建制单位的通称”,其实还是错误的(这些词条都是编写的,未必就权威)。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习惯于将建制单位以军事主官的名字代称,比如什么“松井部队”、“小林部队”等等,包括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也被称为石井部队,因为这支部队的主官是石井四郎中将,而此类称谓一般可以代指到中队级,所以“团以上”的定义是不准确的。严格界定的话,其实部队这个名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的“部队”泛指一切具体的军队单位,大的方面可以是军兵种称谓,比如陆军部队、海军部队、空军部队,以及陆军内部的步兵部队、炮兵部队、装甲部队等兵种称谓,也可以按任务类型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卫戍部队、边防部队、守备部队等等,这层意思更多的是一种统称。小的方面则是指单独的单位建制,一个师、一个团或者一个营,哪怕是一支临时组建的支队或者战斗群,都可以称为部队。我们经常在军事文献中看见“某部”这个名词,那就是某一支部队的意思。这些单位建制的军事主官,无论是营长、团长、旅长或者师长,乃至于战争时期的兵团、军团等特大型单位,其实都可以用“部队长”来统称,这是非常专业的军事术语。而狭义上的“部队”,则特指编制比较齐全的团以上军事单位,其标志性在于有军旗、有序列番号、有部队代号,同时具备司政后等领导机关、作战单位和勤务单位等等完善的机构,这也是之前提到过的“8341部队”、“81653部队”等等单位的名称由来。之前曾经撰文介绍过,团级是最大战术单位,够资格授予数字或者序列番号,够资格设置司令部机关等等。我们以民国时期为例,国民政府的正规武装力量名称为“国民革命军”,那么它就是一支军队的全称,至于什么“国军”、“蒋军”都是简称或者蔑称。这支军队也有陆军部队、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这就是广义的用法),在解放战争时期统统隶属于“南京国防部”指挥,而它的每一个兵团、每一个军乃至以下的师、团,那都是一支建制“部队”(这就是狭义的用法),所部投降、所部起义或者所部被全歼,都指的是某一支建制部队。以笔者个人的理解,“军队”是对武装力量的抽象化泛指,是一个比较全面的称谓;而“部队”是对武装力量类型、建制和单位的具体表述,在用法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再举个例子,当某支军队的最高统帅或者高级首长进行检阅、校阅时,最准确的对象用词就应该是“部队”,因为它已经涉及到了具体表述,这个时候再用“军队”一词,是非常不妥的,发现头条上一些创作者偶而也会犯这个毛病,得细品呐。“部队”这个词由来已久,以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早就完成了抽象和具体的名词的发明,比如《后汉书·马融传》里面有记载:“用关东兵五千,裁假部队之号,尽力率厉,埋根行首,以先吏士,三旬之中,必克破之”。作为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的著作年代已经早在南北朝时期,如此算来,历千年矣。问题是不准确的,不是部队的所有装备都叫“制式”,而是一个国家的军队必然有自身在各个领域的“制式”装备,同时,也存在着用于实验、研究、参考和学习的“非制式装备”。通俗地说,制式装备就是军工部门经过研发和测试成功后,确定标准的技术参数和正式的装备编号,再通过大规模采购或生产提供给部队的主流武器装备。(德械师的制式装备,但能够达到标准的极少)制式装备(武器)对于部队是非常重要的,它保证了武器装备在生产、维修、补给等多方面的标准化,也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军工综合能力,比如我国军队曾经装备的“五四式”手枪、“五六冲锋枪”、“八一式步枪”、“四零式火箭筒”、“八二无后座力炮”等大名鼎鼎的武器,都是正式定型的制式武器,有名称、有型号、有编号、有说明,制式武器的大规模装备部队被称为“列装”。抗日战争时期,受限于国力的贫弱,中国军队的制式武器品种和数量都比较少,难以满足部队的作战需要,只好通过国外采购或国际援助的形式获得各类武器装备,由于来源复杂难以形成“制式”而号称“万国造”,使部队的战损及弹药补给非常困难,战斗力也因此大打折扣。举例来说,国军一个步兵师编成内的轻重机枪、步枪的型号和口径五花八门,后勤部门如何进行弹药补给?别看日本鬼子的三八大盖在某些性能上不及中国军队装备的几种步枪,但那是1907年就定型的日军制式武器“有坂三八式步枪”,几乎所有的日军步兵人手一支,弹药补给和零件更换、战场维修非常方便,辎重部队只管把弹药尽量多送到前线即可,无需考虑型号问题,同样,小鬼子的“九二式重机枪”、“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八九式掷弹筒”和“九二式步兵炮”全都是制式武器,有利于后勤单位和辎重部队的统计和输送。当然,日军也进口了少量德制冲锋枪或驳壳枪,这就不是他们的“制式武器”了。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期间也有几款制式武器,比如拿到图纸仿造的“中正式步枪”、“捷克式轻机枪”和“二四式水冷重机枪”等,对比日军轻武器的性能,这几款制式武器其实是不赖的,可惜由于生产能力有限,还做不到全国军队的普遍“列装”。在1942年之前,仅有中央军嫡系部队可以全额配发国产制式武器,比如抗日铁军第74军的步兵就装备一水的“中正式”,这已经让许多杂牌部队羡慕不已了。在上高战役中,李天霞第51师所部装备的“二四式重机枪”(马克芯仿制品)由于数量较多、弹药充足,曾经让日军独立第20混成旅团吃尽了苦头,伤亡惨重。(二四式重机枪)制式装备还包括刺刀、子弹盒(袋)、防毒面具、手榴弹等等军队必需品,国军也是进口和仿制并存,并且仅能装备部分主力部队,比如防毒面具就列装数量太少,经常在日军毒气战中吃大亏。正是因为自身军工能力有限,以及种种历史原因,使国民党军队无法拥有成体系的“制式武器装备”,它的恶果不仅是抗战时期的被动,在解放战争中尤甚,30年代初期的德械、30年代末期的苏械和40年代的美械、缴获的日械充斥国军各部队,还有各地方杂牌部队进口的英械、法械甚至是阎锡山的“晋造”,一师一团还好说,在大兵团作战中让后勤补给困难重重,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这一层需要客观,另外一方也不仅仅是“小米加步枪”。(二四式重机枪训练中)新中国成立后,因为百废待兴和作战需要,曾经购置了大批苏械,但一切零件和弹药均需进口,这些武器装备对于苏军来说是“制式”,对我军则成为了进口货,是要被“卡脖子”的;因此,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中国开始自力更生发展自己的军工事业,逐步淘汰五花八门的战利品和舶来品,从轻武器到重武器形成了国产化和制式化,现如今则是飞机、坦克、军舰都形成了国产制式,比如下饺子一般的“054、056”等新型水面主力舰艇,“歼10、歼15、歼16”等主力战机,对强军意义重大。
在戏文里面,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大将军在阵前喝令:“三军将士听令!”另外,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勇冠三军”、“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等语句。那么这里的“三军”指的是什么呢?“三军”有哪三军呢?说到“三军”,我们现代人普遍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当然古代或许有陆军和海军,但绝对不会有空军。因此,中华文明所说的“三军”有着另外的含义。“三军”是中国古代军事学说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兵制,即军队组成方式。“三军”最早出现在春秋时代,当时各大诸侯国都将军队设为“三军”,但具体分法各有不同。如晋国将军队分为中军、上军、下军;楚国将军队分为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吴国将军队分为上军、中军、下军。“三军”都设有将、佐等军官,一般以“中军”的将领作为“三军”的统帅,或是大将军。随着时代的演进,上、下、中军逐渐被前、中、后军所代替,唐宋时代成为了军队的固定编制。前军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先锋营,负责前出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中军是统帅所率领的主力兵团,大部分作战的骑兵、步兵、弓箭兵等都集中在中军。而后军主要是全军的后勤保障部门,集中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工匠和负责杂役的民工。如果军队撤退,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这时候由前军转变的后军就要承担掩护和后方警戒任务。“三军”除了是对兵制的称呼外,古代也用“三军”来指兵种。古书《六韬·战车》中这样写道:“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这里的“三军”指的是步兵、车兵和骑兵三大兵种。商周时代,主力兵种是步兵,而高端武力则是车兵,那个年代“马驾车,不乘骑”,马拉战车是当时很重要的兵种。到了春秋后期,车兵渐渐被骑兵所代替,并出现了三大兵种同时存在的时段,因此那时的“三军”也指这三大兵种。
在戏文里面,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大将军在阵前喝令:“三军将士听令!”另外,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勇冠三军”、“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等语句。那么这里的“三军”指的是什么呢?“三军”有哪三军呢?说到“三军”,我们现代人普遍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当然古代或许有陆军和海军,但绝对不会有空军。因此,中华文明所说的“三军”有着另外的含义。“三军”是中国古代军事学说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兵制,即军队组成方式。“三军”最早出现在春秋时代,当时各大诸侯国都将军队设为“三军”,但具体分法各有不同。如晋国将军队分为中军、上军、下军;楚国将军队分为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吴国将军队分为上军、中军、下军。“三军”都设有将、佐等军官,一般以“中军”的将领作为“三军”的统帅,或是大将军。随着时代的演进,上、下、中军逐渐被前、中、后军所代替,唐宋时代成为了军队的固定编制。前军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先锋营,负责前出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中军是统帅所率领的主力兵团,大部分作战的骑兵、步兵、弓箭兵等都集中在中军。而后军主要是全军的后勤保障部门,集中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工匠和负责杂役的民工。如果军队撤退,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这时候由前军转变的后军就要承担掩护和后方警戒任务。“三军”除了是对兵制的称呼外,古代也用“三军”来指兵种。古书《六韬·战车》中这样写道:“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这里的“三军”指的是步兵、车兵和骑兵三大兵种。商周时代,主力兵种是步兵,而高端武力则是车兵,那个年代“马驾车,不乘骑”,马拉战车是当时很重要的兵种。到了春秋后期,车兵渐渐被骑兵所代替,并出现了三大兵种同时存在的时段,因此那时的“三军”也指这三大兵种。我军最神秘的单位肯定要包括“8341部队”,也就是中央警卫团的代号,可是你若称之为“8341军队”那就不像话了,所以,如题所说那样把“军队”又叫做“部队”肯定是错误的,那是外行的表现。因为这两个名词的含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貌似可以理解为一个意思,实则在用法上有根本不同。军队是对一个国家或者一支正规武装力量的统称,比如人民军队、美国军队、法国军队等等,泛指被法律授权使用致命武力、武器来保护其国家利益的武装力量,在最高统帅、军队总部之下设置各军兵种。而“部队”是指军队成建制的一部分,有部属、部分的意思,比如军改之前我军各部队都以“81653部队”之类的代号,来代表某一个建制单位,这里你再用军队的字样,就明显不伦不类了。百科上对部队的定义为:“是指军队中团及团以上建制单位的通称”,其实还是错误的(这些词条都是编写的,未必就权威)。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习惯于将建制单位以军事主官的名字代称,比如什么“松井部队”、“小林部队”等等,包括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也被称为石井部队,因为这支部队的主官是石井四郎中将,而此类称谓一般可以代指到中队级,所以“团以上”的定义是不准确的。严格界定的话,其实部队这个名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的“部队”泛指一切具体的军队单位,大的方面可以是军兵种称谓,比如陆军部队、海军部队、空军部队,以及陆军内部的步兵部队、炮兵部队、装甲部队等兵种称谓,也可以按任务类型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卫戍部队、边防部队、守备部队等等,这层意思更多的是一种统称。小的方面则是指单独的单位建制,一个师、一个团或者一个营,哪怕是一支临时组建的支队或者战斗群,都可以称为部队。我们经常在军事文献中看见“某部”这个名词,那就是某一支部队的意思。这些单位建制的军事主官,无论是营长、团长、旅长或者师长,乃至于战争时期的兵团、军团等特大型单位,其实都可以用“部队长”来统称,这是非常专业的军事术语。而狭义上的“部队”,则特指编制比较齐全的团以上军事单位,其标志性在于有军旗、有序列番号、有部队代号,同时具备司政后等领导机关、作战单位和勤务单位等等完善的机构,这也是之前提到过的“8341部队”、“81653部队”等等单位的名称由来。之前曾经撰文介绍过,团级是最大战术单位,够资格授予数字或者序列番号,够资格设置司令部机关等等。我们以民国时期为例,国民政府的正规武装力量名称为“国民革命军”,那么它就是一支军队的全称,至于什么“国军”、“蒋军”都是简称或者蔑称。这支军队也有陆军部队、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这就是广义的用法),在解放战争时期统统隶属于“南京国防部”指挥,而它的每一个兵团、每一个军乃至以下的师、团,那都是一支建制“部队”(这就是狭义的用法),所部投降、所部起义或者所部被全歼,都指的是某一支建制部队。以笔者个人的理解,“军队”是对武装力量的抽象化泛指,是一个比较全面的称谓;而“部队”是对武装力量类型、建制和单位的具体表述,在用法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再举个例子,当某支军队的最高统帅或者高级首长进行检阅、校阅时,最准确的对象用词就应该是“部队”,因为它已经涉及到了具体表述,这个时候再用“军队”一词,是非常不妥的,发现头条上一些创作者偶而也会犯这个毛病,得细品呐。“部队”这个词由来已久,以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早就完成了抽象和具体的名词的发明,比如《后汉书·马融传》里面有记载:“用关东兵五千,裁假部队之号,尽力率厉,埋根行首,以先吏士,三旬之中,必克破之”。作为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的著作年代已经早在南北朝时期,如此算来,历千年矣。
在戏文里面,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大将军在阵前喝令:“三军将士听令!”另外,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勇冠三军”、“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等语句。那么这里的“三军”指的是什么呢?“三军”有哪三军呢?说到“三军”,我们现代人普遍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当然古代或许有陆军和海军,但绝对不会有空军。因此,中华文明所说的“三军”有着另外的含义。“三军”是中国古代军事学说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兵制,即军队组成方式。“三军”最早出现在春秋时代,当时各大诸侯国都将军队设为“三军”,但具体分法各有不同。如晋国将军队分为中军、上军、下军;楚国将军队分为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吴国将军队分为上军、中军、下军。“三军”都设有将、佐等军官,一般以“中军”的将领作为“三军”的统帅,或是大将军。随着时代的演进,上、下、中军逐渐被前、中、后军所代替,唐宋时代成为了军队的固定编制。前军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先锋营,负责前出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中军是统帅所率领的主力兵团,大部分作战的骑兵、步兵、弓箭兵等都集中在中军。而后军主要是全军的后勤保障部门,集中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工匠和负责杂役的民工。如果军队撤退,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这时候由前军转变的后军就要承担掩护和后方警戒任务。“三军”除了是对兵制的称呼外,古代也用“三军”来指兵种。古书《六韬·战车》中这样写道:“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这里的“三军”指的是步兵、车兵和骑兵三大兵种。商周时代,主力兵种是步兵,而高端武力则是车兵,那个年代“马驾车,不乘骑”,马拉战车是当时很重要的兵种。到了春秋后期,车兵渐渐被骑兵所代替,并出现了三大兵种同时存在的时段,因此那时的“三军”也指这三大兵种。我军最神秘的单位肯定要包括“8341部队”,也就是中央警卫团的代号,可是你若称之为“8341军队”那就不像话了,所以,如题所说那样把“军队”又叫做“部队”肯定是错误的,那是外行的表现。因为这两个名词的含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貌似可以理解为一个意思,实则在用法上有根本不同。军队是对一个国家或者一支正规武装力量的统称,比如人民军队、美国军队、法国军队等等,泛指被法律授权使用致命武力、武器来保护其国家利益的武装力量,在最高统帅、军队总部之下设置各军兵种。而“部队”是指军队成建制的一部分,有部属、部分的意思,比如军改之前我军各部队都以“81653部队”之类的代号,来代表某一个建制单位,这里你再用军队的字样,就明显不伦不类了。百科上对部队的定义为:“是指军队中团及团以上建制单位的通称”,其实还是错误的(这些词条都是编写的,未必就权威)。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习惯于将建制单位以军事主官的名字代称,比如什么“松井部队”、“小林部队”等等,包括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也被称为石井部队,因为这支部队的主官是石井四郎中将,而此类称谓一般可以代指到中队级,所以“团以上”的定义是不准确的。严格界定的话,其实部队这个名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的“部队”泛指一切具体的军队单位,大的方面可以是军兵种称谓,比如陆军部队、海军部队、空军部队,以及陆军内部的步兵部队、炮兵部队、装甲部队等兵种称谓,也可以按任务类型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卫戍部队、边防部队、守备部队等等,这层意思更多的是一种统称。小的方面则是指单独的单位建制,一个师、一个团或者一个营,哪怕是一支临时组建的支队或者战斗群,都可以称为部队。我们经常在军事文献中看见“某部”这个名词,那就是某一支部队的意思。这些单位建制的军事主官,无论是营长、团长、旅长或者师长,乃至于战争时期的兵团、军团等特大型单位,其实都可以用“部队长”来统称,这是非常专业的军事术语。而狭义上的“部队”,则特指编制比较齐全的团以上军事单位,其标志性在于有军旗、有序列番号、有部队代号,同时具备司政后等领导机关、作战单位和勤务单位等等完善的机构,这也是之前提到过的“8341部队”、“81653部队”等等单位的名称由来。之前曾经撰文介绍过,团级是最大战术单位,够资格授予数字或者序列番号,够资格设置司令部机关等等。我们以民国时期为例,国民政府的正规武装力量名称为“国民革命军”,那么它就是一支军队的全称,至于什么“国军”、“蒋军”都是简称或者蔑称。这支军队也有陆军部队、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这就是广义的用法),在解放战争时期统统隶属于“南京国防部”指挥,而它的每一个兵团、每一个军乃至以下的师、团,那都是一支建制“部队”(这就是狭义的用法),所部投降、所部起义或者所部被全歼,都指的是某一支建制部队。以笔者个人的理解,“军队”是对武装力量的抽象化泛指,是一个比较全面的称谓;而“部队”是对武装力量类型、建制和单位的具体表述,在用法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再举个例子,当某支军队的最高统帅或者高级首长进行检阅、校阅时,最准确的对象用词就应该是“部队”,因为它已经涉及到了具体表述,这个时候再用“军队”一词,是非常不妥的,发现头条上一些创作者偶而也会犯这个毛病,得细品呐。“部队”这个词由来已久,以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早就完成了抽象和具体的名词的发明,比如《后汉书·马融传》里面有记载:“用关东兵五千,裁假部队之号,尽力率厉,埋根行首,以先吏士,三旬之中,必克破之”。作为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的著作年代已经早在南北朝时期,如此算来,历千年矣。集团军和军有什么区别?有时候几乎一样,有时候却差着三个级别仅仅从国民党军队方面看,集团军和军十分相似,但集团军始终都大于等于军。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先后成立过40个集团军的番号,比较有名的是张自忠的第33集团军,王耀武的第24集团军,以及我党领导的第18集团军。很多时候,集团军是军的上一级机构。比如川军中的杨森带领的集团军下辖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和第三十一军。番号大了就能冒领军饷,杨森手下的三个军实际兵力分别是是二十军有4567人、二十六军有4522人、三十七军更仅有2056人。其实三个军加起来,还不如第十八集团军最一开始的一个师大。我们的第18集团军,其实只有3个师,三个师下面各有两个旅六个团,平均到每个团有1500兵力,每个师则是一万出头甚至一万五左右。这几乎是国军中编制最满的师了。同时,单兵的财政拨款上,第十八集团军也绝对是最小的一个。反观新四军,虽然直属于第三战区,却只有1.03万兵力,下辖四个支队。支队相当于旅,每个支队有若干个团。新四军这样的军,其实还不算最弱的军。有的时候,国民党为了犒劳将士,常常需要直接升官,师部分出一些人就成了军部,至于说其他的师从哪里来,则需要吞并友军了。典型就是88师的命运。淞沪会战中,88师师长孙元良有功,直接升为72军军长,下面只有一个师。南京保卫战孙元良不战而逃,72军番号取消,88师并入了71军。到抗日战争后期,71军逐渐把原有的87师,36师吸收进来,陈明仁担任军长,成了国军中的较强军队。36师、87师和88师,号称是国军最强的德械师,如今抱团在一起也还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王耀武的74军,下面有51师,57师和58师三个兵力一万的主力师。74军和73军、100军一起组成了第24集团军。24集团军总兵力能有十万,这才算是比较标准的集团军,实际上相当于解放战争后期的兵团。从国际上看,集团军的兵力不可能少于10万,而军,相对来说就少多了。二战中,苏军合成集团军通常不超过10万人;德国每个野战集团军为12-25万人;美国的野战集团军规模最大,达25—32.5万人。二战后,苏军标准合成集团军,辖3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共7万人;法国集团军辖3个军,共10个师,编12.8万人;而美国集团军按80年代标准编成,下辖3个军、12个师,加上920多个连以上的各种支援部队,总兵力接近50万人。而我们的解放军,一开始成立了四大野战军加华北军区,后期每个野战军都有十几个纵队。当纵队发展为军,纵队上面又建立了兵团,兵团之上则是大军区。这里面的兵团,实际上就是集团军。现在我们的军队有200多万,分为了13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有十几万到二十万不等。与国际上的差距并不大。新军阀军阀混战中,集团军的编制最大国民革命北伐中,国民党军队从原本的8个军十几万人扩张到了五六十万,宁汉合流后,二次北伐继续,国民党总共组织了四大集团军,分别是蒋介石第一集团军,冯玉祥第二集团军、阎锡山第三集团军和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这四大集团军中,蒋介石的的第一集团军和冯玉祥的集团军都是30万左右,李宗仁的集团军稍弱,有20万,阎锡山的集团军则有15万。其中最大的蒋介石的集团军,下面并不是设立了军或者师,而是建立了方面军,方面军下面还有路军,路军下面才是军和师。这样的军事编制设置,实在是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集团军和军有啥区别

文章TAG:军牌含义含义字母是什么

最近更新

  • 英朗二手车济南,别克英朗15款的济南车展裸车多少钱

    别克英朗15款的济南车展裸车多少钱快抢车网站自动进取型9.99万,自动精英型10.69万十万以下2,2021年别克英朗二手车可以卖多少钱2021年别克英朗车龄不超过一年应该是属于准新车,该车子车况良好,手续齐全的话二手车价位大体为同款类似型号和配置新车包牌价格基础上打个8.5-9折左右的价钱。3,15年别克英朗二手车高配多少合适无论是买卖 ......

    汽车知识 日期:2022-08-30

  • 09年众泰T200报价二手车,众泰T200都市型办好多少钱

    众泰T200都市型办好多少钱不便宜哦,但是也不算很贵,大概14万上下吧。2,14年众泰丅200无挂撞现在能值多少钱14年的众泰T200,车况良好无事故,现在的价格在1.3万左右3,众泰t200三年的二手车多少钱您好!众泰t200,09款的新车价格是5.8万左右。如果该车车况良好,无大修记录,手续齐全的话,那么它的二手价格为2.8万至3.2 ......

    汽车知识 日期:2022-08-21

  • 威固隔热膜,威固隔热膜怎么样

    威固隔热膜怎么样威固隔热膜隔热效果和抗紫外线的效果比较好,透光率高,耐用性也很好,质保年限长达五年之久,贴膜施工流程专业,对施工人员有统一培训,有专业贴膜工具,用水量少!对车身仪表保护到位,总体来说性价比高。威固隔热膜的选择可以根据以下几个系列来选择:一、金属系列:VK70、VK40、VK25、X15、K15、K35特点:清凉宜人、清晰视 ......

    汽车知识 日期:2022-08-21

  • 赤峰车管所,赤峰车管所怎样查询驾驶证是否领取

    赤峰车管所怎样查询驾驶证是否领取到南山车管所大厅2楼有个窗口2,赤峰市南山车管所电话号码咨询记录·回答于2021-10-17赤峰市南山车管所电话号码单位名称赤峰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地址赤峰市红山区南山电话0476-86616173,赤峰松山区车管所位置赤峰松山大街,原松山区公安局院内。现松山刑警队西院。4,赤峰市车管所电话号码摘要请您稍等片刻 ......

    汽车知识 日期:2022-08-21

  • 泰安二手车劳斯莱斯,泰安二手车交易市场在什么地方

    泰安二手车交易市场在什么地方泰安市比较大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在泰安市车管所对面,也在年审汽车驾驶证那里对面,可以乘坐11路公交车到达,在小井转盘南边那条路上和车管所那条路上,有很多二手车市场。2,劳斯莱斯宾利和迈巴赫三个品牌的豪华程度有什么差别可能是车主事后打电话给彭丹说,美女咱约个会,聊一下,有多余的时间开个房。彭说,滚。车主一气之下提告。 ......

    汽车知识 日期:2022-08-21

  • 风云2 ,风云2最后票房多少

    风云雄霸天下和风云2两部电视剧大家觉得怎么样《风云雄霸天下》是由徐进良执导,赵文卓、何润东、蒋勤勤、千叶真一和陶红领衔主演的玄幻神话武侠连续剧。主要讲述了天下会帮主雄霸相信泥菩萨批言:“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处心积虑找到了,还在儿童时期的步惊云和聂风把他俩当做了弟子收入麾下,慢慢抚养长大,但是又听得“成也风云,败也风云。”心 ......

    汽车知识 日期:2022-08-21

  • f0媳妇,吧友们知道那个汽车之家论坛比亚迪F0车主晒媳妇被宝马撬走的事么

    吧友们知道那个汽车之家论坛比亚迪F0车主晒媳妇被宝马撬走的事么好多年前的事了这个好像是炒作的9343悦酷型优惠完3W5左右,整个下来4W多。2,谁TM说我F0的媳妇儿被撬了也许是个造谣的人吧别太在意清者自清3,贝克汉姆的老婆是谁中文姓名:维多利亚·贝克汉姆英文姓名:VictoriaCarolineAdams生日:1974年4月17日星座: ......

    汽车知识 日期:2022-08-21

  • 二手plus ID,二手iphone6 plus怎么设置id

    二手iphone6plus怎么设置id方法如下:打开【设置】,进入【iTunesStore与AppStore】,点击已经登录的【AppleID】选择【注销】,重新输入新的账号密码即可登录另一个ID。2,想买一台二手的iPhone6splus需要注意什么这个型号质量相对还比较稳定、就是Wi-Fi和阴阳屏故障偶然会发生 ......

    汽车知识 日期:202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