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配件 > 在识别细胞结构上,microscopy

在识别细胞结构上,microscopy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1:01:13 编辑:华为40 手机版

喝酒能抗癌吗?

喝酒能抗癌吗

喝酒抗癌?你想多了。喝酒只会致癌,不会抗癌。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的一类致癌物,也就是说,有充分的研究证据支持酒精类饮品(也就是所有含酒精的饮品)会导致人类癌症。当然,不是说,你喝了酒就肯定会得癌,这就简单化了。有的人会说,我怎么看到很多喝酒的人并没有得癌?这也是简单化的思维,和那些吸烟的人说的“我怎么看到吸烟的人有的没得癌,而不吸烟的人也得癌”是一样的意思

这个还需要我反复解释吗?还是再简单地说一下吧。喝酒是增加患癌风险概率,不是一定。就像你开车次数越多,你出车祸的风险概率越大,但当然不是一定。如果你开车,当然风险概率就低。不管是什么事,比如,你努力学习了,不是说一定能考好成绩,但显然,努力的人比不努力的人取得好成绩的概率更高。另外,癌症也不是只有一个危险因素,喝酒又不是唯一的致癌因素,所以,你不喝酒,可能有其他危险因素啊。

如果酒精是唯一的因素,不饮酒当然就会得癌,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就像,刻苦努力,只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有的人努力了还是没成功,因为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但在同等条件下,努力的人更可能成功。可以肯定的是,你每减少一个危险因素,你的患癌风险就下降一份,但当然不是保证你肯定不得癌,癌症发病因素复杂着呢,哪有那么简单,只避免一个因素就能保证不得癌。

直肠癌康复期病人要注意什么?

直肠癌康复期病人要注意什么

直肠癌患者在完成治疗之后、康复期最担心的问题是复发、转移,早期癌症是有可能治愈的,而中晚期大多会复发转移。降低复发转移风险、或者延长复发转移发生时间就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都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注意呢?①饮食直肠癌与吃的关系较其他癌症要密切些,目前公认的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是直肠癌发病主要的因素之一。

医学研究发现水果、蔬菜、粗粮、禽肉、鱼肉、牛奶都可能改善直肠癌的预后,是有益的方面,但要注意适量搭配,不能过度的吃鸡肉、吃鱼肉、喝牛奶。红肉如牛、羊肉,火腿肠等加工肉,腌制、烧烤、烟熏、油炸食品是不利于直肠癌生存的。在恢复期间应该少吃、或者不吃这些东西。②体力活动癌症恢复期许多人习惯“养养”,多是静养,这是不行的,相反直肠癌恢复期建议病人积极锻炼,一周之中若有5天以上、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比较好。

当然了,体力活动还要与病人具体情况相适应,不能都一样,比如病人有粪造口就不能跑步,或者跑步之前清理粪袋,还有些病人存在“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损伤,脚麻、脚疼,可采用其他一些运动,不一定跑了、走了。③复查复查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早发现、早处理的策略。直肠癌最容易转移到肝脏、肺脏,因此胸部CT、腹部超声、或CT是必检项目,若肿瘤标志物、如CEA与疾病存在相关性,也是要定期复查的,脑部、骨一般不常规检查。

如何通俗地理解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成就?

如何通俗地理解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成就

冷冻电镜:一个发给了物理学家的诺贝尔化学奖,奖励他们帮助了生物学家|“知识分子”特别报道原创 2017-10-04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冷冻电镜领域的学者他们对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获奖人简介 约阿基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德裔生物物理学家,现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他因发明单粒子冷冻电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而闻名,此外他对细菌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弗兰克2006年入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美国国家科学院两院院士。2014年获得本杰明·富兰克林生命科学奖。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苏格兰分子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他是电子显微镜领域的开创者之一。

1975年,他与Nigel Unwin通过电子显微镜研究膜蛋白、细菌视紫红质,并由此揭示出膜蛋白具有良好的机构,可以发生α-螺旋。近年来,亨德森将注意力集中在单粒子电子显微镜上,即用冷冻电镜确定蛋白质的原子分辨率模型。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Jacques Dubochet, 1942年生于瑞士,1973年博士毕业于日内瓦大学和瑞士巴塞尔大学,瑞士洛桑大学生物物理学荣誉教授。

Dubochet 博士领导的小组开发出真正成熟可用的快速投入冷冻制样技术制作不形成冰晶体的玻璃态冰包埋样品,随着冷台技术的开发,冷冻电镜技术正式推广开来。事实上,早在2015年《自然》杂志旗下子刊Nature Methods将冷冻电镜技术(cryo-EM)评为年度最受关注的技术,我们邀请了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博士后张凯系统介绍冷冻电镜发展,同时也对在这一领域做得非常出色的华人科学家程亦凡教授进行了专访。

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中,中国有没有世界知名的大科学家?

有的。古代的就不提了(其实古代中国真没有多少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的地位也没有达到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这个级别的),只举几个当代的。在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应该是杨振宁和李政道。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为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以不守恒”,并被吴健雄的实验证实,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当时杨振35岁,李政道更是只有31岁,而且两人拿的都是中国护照。

此外,杨振宁提出的“非阿贝尔规范场论”,是当代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的基础,往大里说可以说是整个物质世界理论的框架。这是一项比宇称不守恒更加重要的成就,许多人认为值得再拿一次诺贝尔奖。当然,这要看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心情了。无论如何,杨振宁在全世界学物理的人心中,是只比爱因斯坦低一个级别的大牛人,在活着的物理学家中是最伟大的之一,——在许多人看来还没有之一。

一件有趣的事是,许多其他国家的学生在听到杨振宁、李政道还活着时,会非常惊讶。在他们的脑海里,这俩人是属于上古时代的大神(1957年!),应该早就见爱因斯坦去了,没想到居然还在活跃!陈省身和丘成桐的学术成就跟杨振宁、李政道是一个级别,不过因为是数学家,研究成果难以向群众解释,知名度只限于科技界。而且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也降低了媒体的炒作程度。

其实他们得到的沃尔夫奖、菲尔兹奖,在数学界就是最高的奖项。杨振宁和陈省身在陈省身去世后,国际数学联盟(IMU)还特别设立了“陈省身奖(Chern Medal)”(国际数学界最高级别的终身成就奖)。得到大奖的人不少,能以名字为一个大奖命名的人就少得多了!从这里,可以看出陈省身的学术地位和受人敬仰的程度。

文章TAG:microscopy识别细胞结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