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vivo > 小米鼠标,小米无线鼠标的使用体验怎么样

小米鼠标,小米无线鼠标的使用体验怎么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11:48:08 编辑:手机知识 手机版

1,小米无线鼠标的使用体验怎么样

挺好的,外设我一般用雷柏V21,外观和手感都挺好!

这个小米无线鼠标挺不错的。简洁比较适合于商务办公,如果楼主是想用来办公的话完全没有问题,我比较喜欢有线的鼠标,因为个人比较喜欢玩游戏, 正在用rapoo v310鼠标游戏挺不错的。很顺畅

小米鼠标

2,小米蓝牙鼠标蓝灯闪不停,没办法使用,怎么办?

小米无线鼠标可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电脑操作服务,只需要连接电脑即可使用,如果出现蓝灯闪不停,是连接错误造成的,解决方法如下。

1、首先点击电脑“开始菜单”进入“设置”,如下图所示。

2、然后在打开的设置窗口中,点击“设备”,进入蓝牙功能界面。

3、打开蓝牙,找到“MiMouse”设备。

4、最后在打开的页面中,如下图所示,点击“配对”即可连接。

小米鼠标

3,小米无线鼠标多少钱 小米无线鼠标售价介绍

小米官网出售的无线鼠标有两种,一种是99元的,一种的69元的,请在小米官网购买

小米手机可以玩激光虚拟键盘 淘宝上有卖的,不过一个字贵

了解这些产品信息,最简单的办法是到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 小米的无线鼠标应该有不同的产品,另外也可以咨询网站的客服他们,比较专业,而且经验丰富。

小米鼠标

4,小米无线蓝牙双模鼠标怎么用?

这个双模的话,只是说这个鼠标的性能反应更快,定位更准。都是一样的,有一个接收器和一个鼠标

推荐联想的蓝牙n130鼠标 人体工学,磨砂材质,采用蓝牙3.0无线技术,更省电 一年质保 普通的无线鼠标都要几十块,这款蓝牙鼠标官网98元,性价比很高

小米无线蓝牙双模鼠标的用法和普通鼠标的用法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双模互相更换的智能功能了。

这个的话是就像和正常的普通的无线鼠标一样使用。他这个双模的话,只是说这个鼠标的性能反应更快,定位更准。都是一样的,有一个接收器和一个鼠标。接收器插在电脑上或者是插在电视上。

小米无线蓝牙双模鼠标怎么用?这很简单的,怎么用都可以,只要是给它充上电就可以了,这样是无线鼠标就完成任务了,所以说就这么简单的事还用问吗?我感觉这个问题不用问鼠标就是最简单的东西了。

5,小米笔记本鼠标功能失灵怎么办?

您好,原因: 1、关闭了触碰板。 解决方法:试试fn+空格键,然后看电脑左上角是打开了还是关闭了。有斜杠是关闭,没有斜杠是打开。 2、病毒入侵。病毒会私自关闭一些正在运行的进程,于是你的键盘鼠标需要的驱动程序甚至是相关系统服务被关掉了,键盘鼠标因此失灵。 解决办法: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清理。 常见的电脑鼠标键盘失灵的原因及对策: 1、最为常见的鼠标失灵现象,是由于Windows自身的节电功能造成的,当用户长时间不使用电脑时,电脑即会进入休眠状态。当用户再次唤醒电脑时,部分电脑的主板由于设计原因和用料节省,将会在休眠结束后,出现USB接口休眠无法被唤醒。 对策:这种情况下,用户可将电脑重新启动即可解决由此原因造成的USB鼠标无法识别问题,重新启动完毕后应在控制面板的电源选项中,禁用USB设备休眠(暂停)后,即可避免该现象的发生。 2、驱动有问题 对策:重新安装驱动或者更新驱动即可。

你好! 重新安装系统会好,仅仅一天就又不好用,要么是硬件驱动问题,要么是硬件本身质量问题,还是拿去售后彻底检测维修,不能每次都要重新做系统啊。要不让售后换一个键盘触摸板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你的小米笔记本出线这个问题的话,你可以到鼠标设置里面切换一下左右键功能,然后再试一试。

失灵了,你换个鼠标不就可以了吗?如果说鼠标的问题的话,你自己可以修呀。如果说里面哪一个二极管三极管坏了,重新换一个不就可以了吗?

你可以外接有线鼠标应急,等有时间拿到售后维修或者更换电脑。

6,小米note的otg功能要什么打开,在哪里设置

小米OTG功能不用开启的,手机支持OTG功能的话在接入USB设备之后会自动开启识别的。 小米OTG功能使用方法如下: 1、将OTG数据线连接手机和USB设置,如下图所示: 2、插入后手机会有对应的弹窗信息显示,如下图所示: 3、在手机桌面点击文件管理进入,如下图所示: 4、进入文件管理后,点击USB设备,如下图所示: 5、这样就进入了USB设备,就可以进行相关文件操作了,如下图所示: 6、如果想退出USB设备,下滑顶部菜单栏,点一下“U盘”选项右边有弹出按钮即可。 说明 1、OTG数据线适用于管理手机和U盘之间的文件操作。 2、OTG数据功能连接,要保证各接口的平稳和牢固,勿要松动,避免影响文件管理和操作。

小米Note手机的OTG功能是不需要进行设置的,只要插入了USB-TOG设备就可以正常识别并使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一根USB-OTG数据线,可以到电商网站中自行购买,因为小米Note手机是Micro-USB接口,购买一个Micro-USB OTG接口的数据线即可; 2、接下来,将USB-OTG数据线连接到手机底部充电插孔中,然后在数据线的USB母口中插入USB存储设备,可以是U盘或者存储卡; 3、最后,打开手机文件管理应用界面之后,就可以看到页面中显示出了USB存储器设备,即我们插入的USB-OTG设备。

otg是on-the-go的缩写,主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设备或移动设备间的联接,进行数据交换。 otg是手机自带的功能。并不需要打开。 小米note是支持otg功能的,所以只需要淘一个otg线连接手机和相应设备。手机即可自动识别。

OTG功能小米note默认支持,不需要打开的,也不与需要去设置;只需用OTG线连接手机即可使用。 可以从网上购一条Micro USB v2.0接口的OTG线,然后Micro USB v2.0接口连接手机,USB接口连接外部设备(U盘、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鼠标、键盘等)即可正常使用。 拓展内容: OTG是On-The-Go的缩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技术,2001年12月18日由USB Implementers Forum公布,主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设备或移动设备间的联接,进行数据交换。 特别是Pad、移动电话、消费类设备。改变如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等设备间多种不同制式连接器,多达7种制式的存储卡间数据交换的不便。2014年左右开始在市场普及。

没有单独的功能,只要你把U盘或者是存储卡插在OTG转接头上,文件管理器就会出现提示,和电脑座机一样。

您想使用OTG连接外接存储设备的话,请将OTG线插在手机的USB孔上,然后就可以连接外接的USB设备了。 如果是U盘的话,小米手机使用OTG功能连接U盘后,路径一:在文件管理器“SD卡”标签页中下拉,选择udisk;路径二:在文件管理中点击右上角三点图标选择USB设备;即可使用、管理U盘中的文件,建议您使用FAT32格式的。

7,小孩吓到用小米怎么叫?有口诀吗?口诀是什么

这个你可以直接进行看一看的这个样子的,反正大多数都是可以直接进行的这个口诀就是可以的。下面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来源于百度百科!!! 籼稻和粳稻亚种根据其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又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凡全生育期(播种一成熟)125 天以内的为早稻,125-150 天为中稻,150 天以上为晚稻。早、中、晚稻在生理特性、栽培特点上均有区别。 (1)早稻 早稻是生育期较短、成熟季节较早的类型。从纬度上看,我国的水稻南起海南三亚(北纬18°),北至黑龙江黑河(北纬52°),如此广泛的纬度分布,造成水稻对温度和光照反应的多样性变异。早稻的感光性极弱或不感光,只要温度条件满足其生长发育,无论在长日照或短日照条件下均能完成由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换。华南及长江流域稻区双季稻中的第一季以及华北、东北和西北高纬度的一季粳稻都属于早稻。由于早稻的生育期较短,成熟季节较早,在长江以南稻区既可做双季早稻种植,又可做双季晚稻种植,早、中熟品种还可以“早翻早”,即早稻收获后再播种、移栽。 早稻又分为以下两类: ①早籼稻(Early long-grain nonglutinous rice):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角质粒较少。早籼稻的生长期90-125 天,一般1-4 月播种,4 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籼稻栽插全面开始,7 月中下旬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 早籼稻一般米质疏松,耐压性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低,食味品质也较差。但是,早籼稻也具有许多其他大米品种无法替代的品质优点: 一是营养品质好。稻米蛋白具有较高的赖氨酸含量、蛋白效用比值(PER) 和生物价, 是种子蛋白中的佼佼者;而早籼稻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都要明显优于中晚

说可以不过不能白说吧

其实“小米叫魂”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大家可以自己做个试验,用小碗装满小米,拿大的一块布裹严倒过来摇晃,然后倒过来,就会发现碗里的小米少了一小块,在称重量时会发现小米并没有少,这是因为摇晃的过程造成了小米之间空间的进一步缩小,在将碗倒回来时,由于碗的外梯型结构,造成了小米流动方向的特殊化,形成了一个小洼;至于小孩为什么会睡着,那是运用了催眠的原理,在被催眠者心律平静的同时(叫魂时口中有规律的念词就是这个道理),用催面物在其面前有规律的摇晃(比如钟摆),被催眠者便会慢慢的进入无意识状态,当然光线要暗些,否则效果不强,同时,效果的好坏也和催眠师的经验有关系 至于小孩为什么会总是哭(尤其是晚上),这是因为小孩在无人看照时做过让他(她)感到恐怖的梦,或者无意中见过让他(她)害怕的事物及刺激,到晚上时,他(她)会回忆起那些事情(这是人的本性,在黑暗处,人的自我抵御力最弱,由于害怕的心理,很容易想起之前让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或梦,因为人类进化时期,必须面对天黑时不断出现威胁其生命的野兽),这样便会啼哭不止了 催眠只是让其丧失意识,很多小孩记得很深,在所谓的‘小米叫魂’后醒来后还会哭(同时说明这个小孩很聪明),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最好的办法是白天多带他(她)去陌生的好玩的地方玩,让他(她)忘记曾经害怕的事物就可以了 很多年轻妈妈从来不迷信,当看到‘小米叫魂’后,便信了,其实这个很能理解,当孩子啼哭不止时,由于焦躁,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力便会下降,正所谓‘病急乱投医’

如果你迷信的话,我教你一些简单口诀,让小孩坐着或者大人抱着,先往小孩头上哈一口气,然后你右手手指伸直,在小孩头顶画圈,口中念叨:天渺渺,地茫茫,家中有个小儿郎,天惊归天去,地惊归地藏,人惊人长生,鬼惊鬼灭亡,神郎惊归天庭玉皇赐我一口仙气,再次哈气用双手捧着罩在小孩头上,不怕不怕

我教你一些简单口诀,让小孩坐着或者大人抱着,先往小孩头上哈一口气,然后你右手手指伸直,在小孩头顶画圈,口中念叨:天渺渺,地茫茫,家中有个小儿郎,天惊归天去,地惊归地藏,人惊人长生,鬼惊鬼灭亡,神郎惊归天庭玉皇赐我一口仙气,再次哈气用双手捧着罩在小孩头上,不怕不怕。 其实这种说法的话多半是迷信的,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我们自己年轻人也不知道,你可以咨询家里的老人。另外其实可以给宝宝选择一些,比如孩儿乐,这就是一种可以调理宝宝肠胃的问题,而且宝宝受到惊吓,吃这个也是可以缓解。

8,被小米的智能识物感动到哭_

来源:量子位(ID:QbitAI)

作者:郭一璞

小米手机的相机里,隐藏了一个“智能识物”的AI。你只需要拍摄一张照片,这个AI就能识别出来你拍的是什么。

比方你拍一棵树,结果识别出来……

出处请见水印

这个尴尬的画面,就是前不久网友们活捉的小米智能识物“智障”瞬间。

然而,你可别小看这个AI。

它可是一个求生欲很强,很有套路的AI。比方说,让这个AI识别下面这张照片:

出处请见水印

帅哥写真!不愧是小米自己的AI应用,求生欲可以说是很强了。

再试试雷军的“官配”CP——董明珠阿姨。

出处请见水印

性!感!美!女!

看来不光要讨好老板,也要讨好老板的CP啊,识时务者,当为小米AI工程师。

有用户在尝试过小米智能识图之后说:“感动到哭。”在小米的官网应用商店里,对“智能识物”的评价严重两极分化:46%的用户打了五星,36%的用户打了一星……

这个AI到底怎么样?

量子位搞了一场识别评测,一组人脸,一组物品。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能难住AI(本来想搞横评,但其他手机似乎没有类似功能,遂作罢)。

重要说明:智能识物UI界面有所不同,是因为8月30日有过更新。

人脸识别挑战:歌唱家马云

先从科技大佬开始:

家电?是说Robin长得像冰箱么?

网易颁奖典礼正式开始,优胜者获得黑猪一头。

这小米智能识物怕不是在胡说,罗老师明明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怎么成了歌手?

不过马老师就高一个段位了,歌唱家。看来说他教师节要去当教师的都是谣言,谣言!

再看看演艺界。

出处请见水印

虽然彭于晏外号狗狗,不过直接把狗认成人,真的不怕彭于晏的粉丝带上炸药包去清河五彩城(小米总部)?

网友纷纷为雷军担忧,彭于晏和朴树的粉丝怕是要对雷军下手了。

而对当红流量小鲜肉,小米智能识物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比如微博流量担当鹿晗同学:

美女写真?

再比如,综艺《偶像练习生》中被众多粉丝捧出道的蔡徐坤:

不过也不是所有小鲜肉都会认错。

能认出女装的TFBOYS成员王源,似乎有点厉害了。

物品挑战:玉米生姜傻傻分不清

找一些日常用品,也能用来“刁难”AI。

胸,贴?

为不熟悉的朋友们科普一下,这是一种可以有效防止胸部激*凸的道具。看来小米智能识物懂得很多。

虽然平常吃饭的时候量子位经常把姜片当成肉,但能把姜认成玉米的,这还是头一个。

坚果长得跟蛏子一个样?卖“坚果”的罗老师会给雷布斯发子弹短信投诉的吧?

屏幕截图......原来内置了这种抖机灵回答,凡是认不出来又闪闪发光的东西都可以是屏幕截图啊。

明明是寿司拼盘,却认成了卡通动漫人物。这个小米智能识物到底是吃什么鬼数据集长大的?

千万别用它给女朋友挑礼物

世界上最难认的东西,一定是女朋友的瓶瓶罐罐。这个水,那个油,那个露,还有分不清的无数种口红色号。

要是AI能认化妆品,以后七夕情人节送礼物就不愁了。

来看看小米智能识物能不能认化妆品。第一样,七夕送礼佳品,情人节保命符,只要一点点、搓衣板远离我,讨女朋友开心神器——口红。

请忽略镜子里那只量子妹

WTF?刀?买多了剁手那种?

第二样,好像和白开水没什么区别,但是不小心打翻的话,女朋友会炸毛的——神仙水。

经量子位直女同事科普,这就是传说中的神仙水,仅仅160毫升就要1180块大洋,如此昂贵的护肤品,竟然被小爱识别成杯子?

想必是小米成功上市了,小爱同学家里不差钱吧。

第三样,原谅色指甲油。

手机?难道,小米内部已经有这么小的手机了?

AI的心思AI懂

其实AI识别物体不准,情有可原。

毕竟,人吃五谷杂粮,识别万物,可AI从小吃的是数据集、住的是处理器,“想法”自然不同。

微软此前就有一个研究成果,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描述,由AI绘制鸟类的照片。

比如,输入“这只鸟是绿色的,有蓝色的尾巴和粉色的头”,AI就自动生成了它所理解的这只鸟。

这些有点奇形怪状的“鸟”,然而在人类看来,大概只有左下角的这只还勉强算是鸟类,其他奇形怪状的东西根本无法称之为鸟。

但出身小米的智能识物AI却和微软AI“心灵相通”,它的识别结果是这样的:

五个在我们人类看来奇形怪状的生成物中,其中三个小米智能识物都成功识别出是鸟类。难道,小米和微软“串供”了?

这更让量子位想起Twitter上的一个热议话题。

有一张AI根据人类文字描述生成的图。描述是一个女孩正在吃一大块蛋糕,生成的图片如下方右侧所示:

如果单独给人类看,大多数人可能无法准确猜出这幅画什么意思。

然而,这幅画给另一个AI看过之后……

另一个AI说,这是:“一个小女孩正在吃一块蛋糕。”而且还评价说图片很棒,画面中是普通的女孩,普通的蛋糕。

可真是AI的心思只有AI懂。

One More 彩蛋

量子位办公室的同事们曾经被小米智能识物“识破”过,但唯有这位,小米始终识别不出TA的真身。

这......Excuse me?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虎Cares

这么大的太阳,每天上班还要生一堆闷气

谁不需要一个「职场保命利器」

怼天怼地怼到戏精昏过去

穿上这件「职场内心戏系列T恤」

老板想批评你都得三思而后行

9,1999元的价格杀手小米空调来了,但以下这些常识是小米无法轻易跨越...

1999元,小米终于按照自己习惯的性价比方式推出了一款空调产品:米家互联网空调。有点意外的是,拥有1700万粉丝的雷军并没有在微博上推荐这款产品。

小米的官方陈述中,这款空调的主要性能配置是:1.5匹、变频和三级能效。在这个配置下,小米的1999元(加上安装费2199元)是最低的那档价位了,但并不是最低的。

在小米空调的官方宣传要素中,这款互联网空调的卖点包括以下几个:① 高效制冷/热,快速变温能力 ;② 超静音,低至22分贝;③ 强大变频技术,节能省电;④ 米家APP/ 小爱同学 智能控制;⑤ 0.1°细腻调节,精准控温;⑥ 防霉抑菌滤网,易清洗;⑦简约外观,悬浮式设计;⑧ 6年质保

当然,小米空调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卖点:外观。小米称这款空调延续「G-Mark金奖」的设计,采用纯白极简设计风格和悬浮式造型,在空调市场独树一帜。

如此低的价格,再加上如此多的卖点,小米互联网空调是不是要颠覆空调行业了?以及小米互联网空调是不是要冲击格力了?毕竟之前格力董明珠和雷军有一个10亿元的赌约在先。

如果我们轻易的下这样一个结论,那么我们就是在颠覆一个基本的常识:一个没有技术、也没有工厂、同时也没有渠道的公司,能够在一夜之间做出一个产品,把格力这种在空调行业经营了20多年的领头羊公司颠覆掉。

小米做空调不是为了颠覆,而是为了自己的商业模式

实际上,这并不是小米第一次做空调,而是第三次做空调。

第一次是在2015年,小米与美的合作推出了“i青春智能空调”,价格2699元起,主要的卖点是可以与小米手环、米家智能家庭的实时联动,但是这款产品并不太成功,小米与美的此后没有推出新的产品。

第二次是2017年,小米生态链公司智米推出了一款全直流变频空调,价格4399元。不过在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智米空调的评价数量与格力、美的同价位产品相差甚远——至今这款智米空调在京东旗舰店的评价数也只是1000+。

在经过了两次并不成功的空调产品尝试,小米为什么还要继续做空调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小米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上市后的小米面临着很大的业绩压力——在经过一个争议性的估值方式之后,小米需要持续高速增长以支撑目前的估值水平。但是在小米收入最为倚重的手机产品上,这个市场的整体增长已经放缓,此前增速较快的印度市场也很难保持之前的高速。

鉴于小米去年高达1100多亿的整体规模,小米并不太容易找到一个够量级的新增长点——虽然小米的生态产品已经覆盖了非常多的领域,但大部分的市场规模并不够大,去年小米来自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营收为234.48亿元。而空调是一个可以满足小米增长需求的大市场,仅仅是格力去年的营收就达到了1500多亿。

不仅如此,空调行业的利润率也要明显高出手机公司,以格力电器为例,其去年的毛利率超过30%,而净利率高达15%。对于小米这样以性价比切入市场的公司来说,利润空间大就意味着机会。

小米做空调的另一个考虑并不是去颠覆格力这样的领头羊,也不是要颠覆空调行业,而是要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尤其是IoT(物联网)战略。

无论是手机,电视,还是其他的硬件产品,小米的基本逻辑都是从性价比入手,以较低的价格吸引用户购买硬件产品,(小米品牌+传统企业代工+互联网功能+性冷淡风设计+低价),然后通过持续经营用户,获得持续的互联网收入。

和在手机市场消灭山寨手机一样,小米空调的定位本质上还是要把低端的空调品牌打掉,从而快速形成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用户人群。

如果从这个定位来看,1999元的小米空调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但受到冲击的肯定不是格力和美的这样的领先品牌,而是那些小的空调品牌。

那么,整编了小的空调品牌和它们的市场之后,小米空调能够威胁到格力和美的这样的品牌么?

小米目前做不到的部分:空调行业的竞争门槛

大概是我们看到的成功故事太多了,现在的人都有点浮躁,总认为某些事情的发生会有奇迹。比如认为投资某个理财产品可以获得超过10%的安全投资回报,比如互联网公司能够很快地颠覆某个传统的行业。

颠覆的确在很多行业里都出现过,但真正能够很快实现颠覆的只有两类公司:一是互联网和科技公司,这类公司基于技术和网络效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幅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比如Facebook和Google;另一类是完全重新定义了产品,从而颠覆某个行业,比如iPhone。

相比其他的空调产品,小米空调的确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提升,比如外观的设计、互联网功能的体验以及其他一些细节的体验。但是这些并不是对传统空调产品的颠覆,而只是体验的部分提升。

小米空调这两个维度都没有做到,这意味着小米空调还是一款传统的空调产品。既然是一款传统的空调产品,那么有很多空调行业的常识是小米空调无法很快越过去的。

第一个常识是技术积累。以格力空调为例,截至去年年底,格力累计申请技术专利35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5000余项,其中2017年申请了4182件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专利1273件。而小米的招股说明书的数据显示,小米在空调领域共有29个专利,其中外观设计23个,实用新型6个。

对于小米空调来说,专利是个不小的隐患。今年5月份,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进行了一审宣判,格力电器起诉奥克斯空调涉嫌专利侵权,判令奥克斯共计赔偿格力4600万元。

可预见的未来,小米根本没有能力大规模投入空调的研发。一方面小米本身的利润率很低,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研发,其他研发投入比例本身就低于同类的手机公司;另一方面,小米的研发投入尚不支撑核心的手机业务,更不可能对空调研发投入太多。

空调行业的另一个常识是质量控制。由于固定需求的刚性,空调的返修率会极大影响用户的体验,这也是最重要的竞争门槛之一。业内领先的空调品牌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将返修率控制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准。以业内返修率指标最低的格力为例,2005年左右格力空调产品的返修率就已经降到千分之几(某些批次的货甚至能降到万分之4),而同行的返修率仍在百分之几,指标相差10倍。依靠代工的小米空调也很难在短期内在质量控制上达到顶尖水平。

最后一个常识是渠道。和手机市场类似,空调的销售也非常依赖线下。经过近20年的残酷竞争,无论是代理是直营,领先的空调品牌已经建立起了比较高的门槛和渠道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既包括销售的规模,也包括利润空间。低价位的小米空调本身利润空间就有限,很难给予传统渠道商太多的利润空间,这就使得小米空调很难撬动传统的线下渠道。

小米自建的线下渠道小米之家也许可以弥补部分线下渠道的不足,但仍无法解决此后可能面临的售后问题,包括维修、清洗、更换耗材等需要上门服务的部分。这也是空调行业比手机行业更依赖线下渠道的原因所在,小米空调作为一个新品牌很难短时间解决。

小米模式能撬动空调行业么

从产品本身来看,小米空调并没有太大的创新之处,仅仅是比同类的空调产品的外观上更有设计感了,也增加了一些细节的体验。

从竞争的角度看,小米空调更大的差异性来自于小米自身的IoT(物联网)平台——家里的不同硬件设备打通之后,用户可以获得更加便利和智能的体验。一方面,用户可以更加便捷的调用这些设备,另一方面,打通后的数据可以优化硬件设备的相关性能。

距今小米已经投资了200多家生态链企业,其中超过90家生产智能硬件。官方数据称,目前小米IoT平台全球接入的激活设备数超过 1 亿台。截止至 2017 年 11 月,IoT 智能设备超过 800 多种,日活跃设备数超过一千万,已连接家庭超过两千万家庭;每天的请求数超过 400 亿。

格力这样的空调领先公司拥有好几亿的用户,在产品上也拥有明显的性能和质量优势,但是这些用户都是沉默的,格力无法和这些用户形成有效的互动,也无法形成更多的商业价值。这是传统的硬件公司在战略上的短板。

小米从四五年前就开始布局IoT,这称得上是一个超前的正确的方向选择。在去年推出AI音箱小爱之后,小米的IoT战略有了一个极好的整合终端——AI音箱是家庭IoT设备最佳的整合和输出平台。

目前来看,小米拥有业内最完整也最深入的IoT业务,这也是小米要做空调产品的底气所在。

但是小米IoT也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小米太不聚焦,进入了太多硬件产品市场。小米投资了90多家生产智能硬件的公司,这意味着小米需要在如此众多的产品线上去和不同的公司竞争。从常识和历史来看,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公司可以同时在如此多的产品线上赢得竞争。

小米本身的资金能力、研发投入以及制造管理能力绝对无法同时兼顾这么多产品。这种投资或者贴牌的产品扩张模式可以很快地带来规模,但是很难有持续性。类似空调这样的产品,小米无法真正和业内的领先公司竞争。

在小米IoT平台上的1亿台设备中,路由器、手环、电视盒子和电视差占到80%以上的份额,再去掉AI音箱、空气净化器、智能摄像头和智能电饭煲等出货量超过百万的产品,小米的90多中智能硬件能够形成规模的并不多,能够形成产品差异性的更少。

当然,如果小米一开始聚焦也不可能有现在的IoT平台的规模性,这和小米做手机的逻辑是一样的。

小米会逐渐提升自己的IoT产品性能和品质,而传统硬件公司也会增加自己的互联网性能,而且会和其他手机公司或者互联网公司联合。在这个时间窗口中,小米和传统的硬件公司都各有短板和优势。

问题是,互联网体验PK产品能力,哪个的提升难度更大?

10,前途未卜的小米处理器_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

作者:李寿鹏

日前,小米旗下的松果电子宣布,将与阿里旗下的中天微达成合作关系,具体就是以中天微的RISC-V CPU处理器为基础平台,松果电子提供极具市场竞争力的SoC智能硬件产品,共同促进和加速RISC-V在国内的商业化进程。由于这里涉及了新的开源架构RISC-V,松果电子的这个宣布在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小米这种大玩家的进入,也给国内正在探索RISC-V未来的先行者带来了更多信心。

在笔者看来,在振奋于小米入局RISC-V之余,我更关注的小米自研手机SoC——澎湃系列处理器的进展。自从去年2月份公布了这个系列的首款芯片的澎湃S1之后,小米和其旗下的松果电子就再也没有公布这个产品线的最新进展。

记得当时雷军在澎湃S1的发布会上曾经说:“小米选择这条路是九死一生, 可能十年才能见硕果。”结合最近的情况来看,难道在发布豪言壮语之后,仅仅过了一年多就要宣布转型了?

遭遇挑战,效仿华为自研手机SoC

从某个角度看,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是智能手机产业的一个分水岭。

在这家公司出现之前,普通大众对手机的了解仅仅局限于颜色和屏幕,只有少部分的读者会关注到性能或者跑分之类的东西,更别说对高通、联发科和展讯等厂商的了解。但自从小米横空出世之后,不但智能手机的价格下降了,公众对手机的认知也上升了一个层级。小米也凭借这种高性价比的模式,圈得了一大批粉丝,公司也在过去几年里迅猛发展,并在今年成功登陆港交所。

小米的招股说明书披露,从2010年开始运营到2015年底,公司的业绩从0暴增到668亿人民币,当中大部分都是来自手机产品贡献的营收。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小米也以6750万部的出货量,15.4%的份额蝉联中国手机出货量第一。

2015年大陆手机出货量统计

但在当时,正在风口浪尖的小米面临华为、OPPO和vivo等奋起直追。

从手机的构成上看,小米的手机,除了整个ID设计是自己的以外,其他的部件不论是SoC,还是存储、屏幕,都是第三方提供的。换句话说,小米所宣传的优势,也是其他厂商能买得到的。而国内这些好学的手机厂商,也正在效仿小米的模式,杀向小米的腹地。

尤其是华为,依赖于自研Kirin处理器的优势,这个老牌手机国产厂商不但能够解决供货问题,在价格和差异化打造方面的灵活性,也都是小米所不能比拟的。至于运营高手OPPO和vivo,他们也凭借线下开店的优势和品牌效应,在一步步蚕食小米的市场。到了2016年,小米的出货量出现急转直下。

据IDC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年度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为14亿7060万部,其中总销量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OPPO和vivo。前五大手机厂商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1.2%、14.6%、9.5%、6.8%,5.3%。在国产厂商我海外厂商的双重夹击下,小米在2016年的出货量同比大幅度下跌了36%,首次跌出了智能手机出货前五的榜单。

2016年全球的手机出货量统计

但如果回头看,小米雷军其实在2015年就看到了这一点。

在2017年2月28日举行的澎湃S1发布会上,雷军表示,你们看到的这是28号发布的芯片,其实我们早在28个月前,也就是2014年10月左右,就开始了自有芯片的研发。也是在这一年,搭载Kirin 920的华为Mate 7掀起了一股旋风。华为手机在当年的出货量也暴增40%达到7500万台。相信雷军也是看到华为这样的表现,动了研发自由芯片的念头。

其实除了华为以外,苹果和三星也在自研手机处理器,这些厂商的成功,更加夯实了雷军自研芯片的决心。

前途未卜,澎湃芯不见澎湃

雷军是有远见的,但这个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软件高手,也许没想到自研芯片会是一条比他想象中更困难的路。

回到澎湃S1,这是采用28nm工艺打造的一颗完整的 SoC,在当中集成了 CPU、GPU、通讯基带、ISP 等部分。其中,CPU 部分为 8 颗核心(4 个 2.2GHz A53 + 4 个 1.4GHz A53),GPU 部分为四核 Mali-T860 MP4,28 纳米工艺。

虽然当时很多媒体将这颗芯片与联发科MT6755进行对比,得出了小米这颗芯片的高性能结果。但今天回看,小米只把这个芯片搭载在其一款手机上——小米5C,且这款手机销量不错,由此可以看出小米研发这款芯片更像是一次试水。坦白讲,做手机芯片真的没有像IC设计工程师调侃所说的“堆积木”那么简单。

对比现在市场上直流的手机SoC玩家,苹果在2008年就收购了由业界大拿开创的Palo Alto Semiconductor(成立于2003年),并在两年后收购了处理器设计公司Intrinsity(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在这样的团队和技术的支持下,A系列处理器才在全球逐渐打响了自己名头。

华为公司也在2009年推出了其首款应用处理器K3V1,经历了K3V2的失败,并最终在2014年的Kirin 920上,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我们应该看到,作为国内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华为海思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华为于1991年创立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这些产品的成功,也并不是短短几年的积累。

而三星也在2009年开始猎户座芯片的研发,这个全球营收最高的半导体公司在芯片设计领域有了深厚的积累,但在手机SoC的研发上也吃过不少亏,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其他如高通、联发科和紫光展锐等第三方手机芯片供应商,无论从历史沿革、公司积累或者人才水平方面,也都是经过多年历练才成长起来的。相反,小米旗下松果电子研发的澎湃系列芯片,无论在哪方面都似乎有所欠缺。据知情人透露,这个芯片的技术是是来自于联芯的SDR1860平台。考虑到联芯过去几年在手机SoC方面的表现,我们也应该对小米这颗芯片的实力有了直观了解。

另一方面,小米首颗推出的澎湃S1是面向高通、展锐和联发科正在血拼的中端市场。

如果小米继续在这个方向发力,这不符合手机厂商进入自研芯片市场的既定目标,因为现在的苹果、华为和三星在自研芯片方面,基本都是高举高打。也就说小米的初衷也许就是打造高端的处理器,而S1只是一个他们提早切入市场的一个过渡。但芯片研发成本的提升还有对技术的要求,也许就限制了他们走向高端的路,拖延了澎湃系列的步伐。

今年五月,网上曾盛传,小米旗下的澎湃S2即将亮相。消息透露,这是一颗使用台积电16nm FinFET工艺打造的4个A73和4个A53打造的处理器。但直到现在还没看到它的亮相,这或多或少与芯片设计技术难度加大、芯片研发成本提升有关。

Semiengingeering之前曾刊发过一篇文章,介绍了不同工艺下开发芯片所需要的费用,其中28nm节点上开发芯片只需投入5130万美元,16nm节点需要1亿美元,7nm节点需要2.97亿美元。到了5nm节点,开发芯片的费用将达到5.42亿美元。现在领先厂商都已经跑到7nm,对小米来说,这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或许会让这家年轻的公司吃不消。

也许正是在这种种优势的影响下,小米澎湃改变了他的方向。

不同工艺节点下的芯片研发成本

雷军之前曾经说过:

“大家说芯片业也是软件业,本质上它是用软件把芯片的设计原理写完以后,直接固化到晶体管上的。大家知道芯片是怎么做的吗?芯片其实也是写软件,写完以后,用编译器给你编译成晶体管,最后全部做成晶体管。我们的做法是什么呢?没有全部固化,只固化了一部分,用了一个通用的高速矢量处理器,在上面做算法。所以,它的速度快,所以我们有很多的创新在里面。”

但从松果电子的发展看来,事情也许并没有雷军描述得那么复杂。

网上对不同品牌处理器表现的调侃

进攻RISC-V,拥抱物联网的大机会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华为升级了新一代的Kirin 980,三星猎户座也更新了,高通的骁龙855也即将面世,联发科和紫光展锐也还在默默努力,但澎湃S2依然没有踪影。在很多分析师和专家看来,小米松果的自研手机芯片,也许离他们的目标越来越远了。但在笔者看来,现在与中天微在RISC-V上的合作,未尝不是他们的一个新机会。

RISC-V是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设计原则的开放指令集架构(ISA),由伯克利大学于2010发起。相对于大多数传统ISA封闭的生态以及高昂的授权费用而言,其最大特色就是开放和免费。

由于基于该ISA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对指令集进行扩展和裁剪,并且在不用花费高额授权费用的情况下针对具体情况实现处理器内核,因此获得众多志愿者、行业专家以及商业巨头的支持,围绕着RISC-V的生态迅速成长。

在很多专家看来,这个架构有性能、功耗、面积和价格方面的综合优势,加上开放,免费和扩展的特点,这就使得这个相对新的架构在即将爆发的物联网和边缘计算市场大有可为。国内外也有SiFIVE,芯来科技、Greenwave、CEVA和西部数据等一大波厂商投入这个产业当中去。这对于正在打造智能硬件生态的小米来说,无疑是一个机会。

根据招股说明书,小米把自己定位一个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通过投资和管理建立的方式,小米打造起了一个庞大的智能硬件生态,俨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消费IoT平台。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小米的生态系统已经拥有了超过210家公司的庞大阵容,公司的IoT平台也连接了超过1亿台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这在小米产品矩阵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艾瑞咨询的数据也显示,2015年到2017年间,全球消费物联网硬件的销售额从3063亿美元增长至4859亿美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6%。预计至2022年,将达到15502亿美元,未来几年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也将达到26.1%。依赖于平台和产品优势的小米,也势必会在其中分一杯羹。

当然,更上游的芯片厂商也不例外。

未来几年的物联网硬件设备销售额

在过往,小米生态链的智能硬件产品用的都是第三方半导体公司的芯片,对于一个大体量的系统厂商来说,这种依赖外部供应主核心芯片的方式,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受待见。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国芯和自主可控的目标推动下,很多大型系统厂商开始投入到芯片的自研中去。小米松果也是瞄着这个目标而去的。

微软、谷歌、亚马逊、百度甚至格力等厂商涉足芯片的现象表明,系统厂商设计芯片似乎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事情。

从三年前就开始意识到的小米,虽然在澎湃处理器上的发展不及预期,但这次转攻物联网市场。对他们来说,或许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虎Cares

这么大的太阳,每天上班还要生一堆闷气

谁不需要一个「职场保命利器」

怼天怼地怼到戏精昏过去

穿上这件「职场内心戏系列T恤」

老板想批评你都得三思而后行

文章TAG:小米鼠标小米无线鼠标的使用体验怎么样小米鼠标无线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