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系统 > 手机销售排行榜2013,2013手机销量前三名的是什么

手机销售排行榜2013,2013手机销量前三名的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7 14:14:12 编辑:手机知识 手机版

1,2013手机销量前三名的是什么

苹果,小米,htc

手机销售排行榜2013

2,2013年手机销量排行

1.三星 2苹果 3华为 4LG 5联想

手机销售排行榜2013

3,2013国内手机出货量排名

2013年还没完,只有估计值了: 3.012亿台!这将是2013年中国智能机的出货量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4352.html http://www.chinaccm.com/38/20130409/3811_1167935.shtml

手机销售排行榜2013

4,2013年中国手机排行前十有那些

华为Mate20 手机不错的,手机参数如下:
1、屏幕:屏幕尺寸为6.53英寸,屏幕色彩为1670万色,分辨率为FHD+ 1080 x 2244 像素,屏占比为88.07%,高清大屏,玩游戏、看电影更爽。
2、拍照:后置徕卡三摄,1200万像素(广角,f/1.8光圈)+1600万像素(超广角,f/2.2光圈)+800万像素(长焦,f/2.4光圈),支持自动对焦(激光对焦/相位对焦/反差对焦),支持AIS防抖,前置2400万像素,f/2.0光圈,支持固定焦距,拍照更清晰。
3、性能:采用EMUI9.0.0(基于Android9),搭载麒麟980,八核处理器,最大支持扩展256GB,全新麒麟980双核NPU处理器,是全球最早商用7nm工艺的手机芯片,集成69亿晶体管,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全面提升。麒麟980可以轻松驾驭重载大型游戏,带来满帧畅爽的卓越游戏体验和续航体验,强大高效的运行,智慧、智能、感知系统给您带来快捷和便利的生活。
4、电池:电池容量为4000mAh(典型值),标配充电器支持 4.5V/5A或5V/4.5A或5V/2A输出,手机兼容9V/2A快充,理论充电时间约1.5小时,续航更持久。
您可以登录华为商城官网查看手机更多信息。

5,2013年最好手机品牌排行榜(前10 )

第一:三星 第二:诺基亚 第三:HTC 第四:联想 第五:苹果 后面5位不稳定,希望能帮助到你, Qq184847702

nokia 三星 索爱 moto lg 多普达 黑莓 苹果

2013销量,三星第一,苹果第二,htc第三。但htc今年销量一直在下滑

6,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名单如下------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1】SAMSUNG/三星 Galaxy S4 双模手机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2】Apple/苹果 iPhone 5 联通国行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3】Lenovo/联想 k900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4】【暑期 送超值礼包】Nokia/诺基亚 920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5】[巨划算]Samsung/三星 I9300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6】Sony/索尼 L36H Xperia Z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7】小米M2S青春版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8】魅族 mx2 四核手机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9】Nokia/诺基亚 820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之10】vivo X510w Xplay vivo x5 步步高四核智能手机
----2013智能手机品牌-----
三星、联想、诺基亚、京崎、华为、天语、HTC、中兴、大显、摩托罗拉、酷派、飞利浦、金立、蓝天信、索爱、朵唯、长虹、夏新、海信、纽曼、优思、优摩、奥克斯、语信、锋达通、康佳、斐讯、现代、酷比、波导、葳朗、普莱达、宏碁、卓普、海尔、友利通、万利达、步步高、阿尔卡特、中恒、欧盛、亿通。
---智能手机排行榜2013前十名---回答完毕---

7,2013国产手机排行榜?

按照智能手机销量的话:

华为 5500万部左右

联想 55000万部左右 (两次顺序可能有变)

中兴 5000万部左右

酷派 4500万部左右

TCL 2000万部左右

小米 1500万部

oppo和vivo 两家各1300万部左右

手机全部的话:

中兴

华为

TCL

联想

酷派

手机业务销售额排行

华为

联想

中兴

酷派

小米

oppo

vivo

8,2013年手机销量排行

iPhone-苹果 (世界500强企业,1976年美国,多媒体时尚智能高端手机品牌,苹果 公司)2.诺基亚NOKIA(世界500强企业,1957年芬兰,世界手机巨头,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产品制造商)3.三星Samsung(于1938年韩国,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全球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三星集团)4.索尼爱立信SE(Sony Ericsson,世界500强企业,组建于2001年,全球领先手机制造商)5.摩托罗拉Motorola(世界500强,1928年美国,中国驰名商标,全球芯片制造/通讯行业的领导者)6.多普达Dopod(台湾宏达HTC旗下,中国智能手机第一品牌,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7.LG(世界500强,1947年韩国,世界品牌,全球大型企业集团,LG(中国)有限公司)8.黑莓Blackberry(移动电脑键盘式邮件系统终端手机,世界知名高端商务手机品牌)9.HTC宏达-Google(台湾宏达HTC,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0.联想Lenovo(世界500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全球PC领军企业,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麻烦采纳,谢谢!

9,独立后的红米会“红”起来吗?_

今天,红米品牌正式独立,将采用和小米不同的Logo,这个年出货量八九千万台的品牌终于走向了台前。

出货量如此庞大的一个品牌,独立运营需要一个经验老到的操盘手。发布会上,雷军说:“我们花了两年时间,终于请到了卢伟冰”。

在本场发布会之前,小米发布内部信,任命卢伟冰为小米集团副总裁,并兼任红米Redmi品牌总经理,负责红米Redmi的品牌打造、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向总裁林斌汇报。

雷军说,这是小米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选择的场地也是小米1发布会的场地。言下之意,这是小米的又一个新起点。

红米品牌独立后发布首款旗舰机

雷军先介绍了一下红米的成绩。红米第一款手机2013年7月31日发布,截至2018年Q3,红米手机全球累计销量为2.78亿台。雷军说,这相当于过去几年,每个工作日销售20万台。

红米主打千元机,血拼性价比,帮助小米手机销量快速增长。独立后,雷军对红米的要求是:每年认真做好几款手机,不要多,死磕性价比。

时隔半年后,雷军发布了第一款旗舰机红米Note 7。

采用水滴全面屏,搭载660满血版处理器,后置摄像头支持4800万像素。采用第五代康宁第五代大猩猩玻璃,雷军称想打造一款不用贴膜也可以防摔防磨的手机。支持4000毫安的大电量,并且打破行业内12个月质保惯例,首次在红米Note 7上尝试了18个月质保。但起步价只有999元( 3G+32G),最高为1399元(6G+64G)。

由此来看,雷军显然希望这款手机以高性价比成为爆款,让红米手机重新在中国“红”起来,并且尽可能摆脱低价低质的刻板印象。

雷军在这场发布会上很反常地多次直怼友商,多次撂下狠话:“性价比其实与友商无关,等我们全力去干,你就看到差距了。”

而在介绍Note 7某项性能时,雷军还说道:“不跟友商比了,跟他们比有点丢人”这种反常的举动,雷军称是被友商品牌的举动惹怒了。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作他是给新独立的红米品牌吸引更多的关注度。

雷军在发布会上还透露:“不满意没关系,留着钱,买855版的Redmi”。

红米为什么独立?

每一次危机时,手机厂商都需要走出舒适区才能突破自我。

小米最初以性价比、互联网渠道取胜,2016年陷入低谷后,小米开始广铺线下。IDC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Q3开始, 小米在国内市场出货量下跌了11%。

为此,小米打出的牌是多品牌战略。同一品牌的市场容量是有上限的,通过更多的品牌可以覆盖更多细分的市场,从而扩大小米公司整体的盘子。

小米旗下有五大品牌,主打中高端市场的小米,主打中低端市场的红米,主打印度高端机市场的POCO,主打游戏市场的黑鲨,主打女性市场的美图。但POCO、黑鲨、美图都是相对小众的品牌,出货量担当主要还是小米和红米。

而红米的独立运营,则有助于提升小米、红米两大品牌的形象。

红米是以千元机为主,在小米体系内扮演出货主力的角色。可是大量红米手机涌入市场,并与小米共用同一Logo,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对小米品牌的认知。

2018年,小米在中国市场的核心战略是,上探高端市场,提升品牌形象。为了让小米品牌更高端化,小米公司似乎在中国市场刻意淡化了红米品牌,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未发红米新机。

要兼顾中高端和低端市场,让红米与小米独立,两者各自形成鲜明的品牌形象则是最好的办法。

“小米和红米分开,各自按不同的方向发展,可以把小米品牌做得更好,红米Redmi专注极致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小米专注中高端和新零售。”雷军在微博上与网友互动时曾如此表示。

红米独立以后,也给小米解套了。

小米掌门人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

与此同时,红米也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对于红米未来的规划,新上任的红米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提到两点:第一,未来价格区间会有所上调,第二,会加大国际市场的部署。

雷军介绍,红米独立之后,将逐步做到2500元,未来将会发布骁龙855版。

2019年,中国手机市场持续下滑的形势下,所有的玩家为了保持销量,势必要在性价比上做更多的文章。

这种形势下,红米在中国重出江湖的必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10,手机厂商的下一个战场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Feng科技”(ID:ifeng_tech),作者 刘正伟,36氪经授权发布。

智能手机市场经过了连续多年的井喷式发展之后,终于在5G来临前夜放慢了脚步。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2 亿部手机,同比下滑 1.8%,连续第三个季度同比下降,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滑则达到了5.9%。

寒冬来临,头部手机厂商打响了技术之战,屏下指纹、3D结构光、AI等。同时,小米华为OV等手机厂商还准备在物联网层面开启全新的战争。IoT未来将逐渐成为它们在手机之外的第二战场。5G网络时代即将到来,它关乎着未来。

IDC的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达4.331亿台,比上一年增长27.6%,2022年市场出货量达到9.397亿台,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8.5%。预计到 2020年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260亿个,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7万亿美元。

智能手机市场饱和下滑,新兴的物联网市场空间庞大,手机又是IoT非常重要的一个入口。拥抱IoT这个新的春天,成了手机厂商的必然选择。

“目前阶段已经形成这样的格局,大家都想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每家都在做自己相应的布局。”欧普照明首席市场官兼智能系统规划负责人金鑫在接受凤凰网科技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任何一个新的业态和新的技术出现蓬勃发展机会的时,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

厂商之间各怀心思

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到1995年的时候,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这本书中也曾提及物联网,但遗憾的是在那个年代压根就没有引起广泛重视。四年之后,“物联网”的概念首次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凯文·阿什顿教授提出,用一句非常简单的话总结就是——万物皆可连接互联网。

十年后,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蓝色巨人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同年8月,领导人一篇“感知中国”的讲话,也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

面对手机市场增幅持续放缓,布局IoT领域成为苹果、谷歌战略的重中之重,这两大国际互联网巨头,几乎是同时在这个领域开始发力。苹果推出HomeKit平台,谷歌则在发布物联网操作系统 Android Things。而国内的手机厂商以及互联网公司,如小米、华为、OV等,也在稍晚谷歌一两年时间内推出了各自的IoT战略以及各自的智能家居产品。

虽然巨头们的IoT布局十分火热,但这在vivo副总裁、人工智能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看来,目前IoT发展还只是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其应用和网络建设也还刚刚开始,用户对现有的IoT设备的使用的活跃率也刚刚开始有起色。

IoT的发展有两个业内公认的痛点,一是设备与不同智能手机互联互通的适配开发,另一个则是不同的IoT设备都需要安装一个应用。金鑫说,传统家电厂商布局IoT要比手机厂商早很多年,有的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IoT平台。“每家都希望做自己的标准。”

对传统家电企业来说,把传统家电产品智能化容易,但提供一套与之匹配的智能化操作体验却很难做到。并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这个核心入口还是掌握在手机厂商手中。手机厂商又很难什么产品都自己做,剩下的选择就只能是找合作伙伴,打造生态圈。

各怀心思之下,手机厂商、家电厂商、智能硬件厂商、服务提供商等,在随着2020年5G网络大规模商用化后将要带来的IoT巨大市场变革前夜,携手走到了一起。

小米:生态链别人学不来

2010年开始组建公司的小米,用了四年时间就做到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在2013年年底的时候,雷军看到了智能硬件和IoT趋势,决定用小米做手机成功的经验去复制100个小米,提前布局IoT。

“做互联网的人都知道,我们前面有三座大山——BAT(百度、阿里、腾讯),如果不想被它们挡的无路可走,唯一的方法就是绕行,去开辟一个新的战场。”小米在布局IoT的同时,也是为了绕开BAT这三座大山。雷军当时让刘德组建一支队伍做投资,从小米公司拉出来的十几个工程师,开始了小米在IoT领域的百亿投资布局。

手机厂商布局IoT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像小米这样打造一个以手机厂商为核心的生态圈,在吸纳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同时,手机厂商自身也参与研发部分智能硬件。

以小米为例,它目前投资了的100多家做智能硬件的公司,核心入口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视、路由器等则选择自己做,另外还有“米家”这个智能硬件品牌,也会推出电饭煲、电动滑板车、空调等智能硬件。因此,小米的IoT平台所接入的产品品类丰富程度,是如今华为等手机厂商难以比拟的。

“小米这种模式其他手机厂商现在根本学不来!”提及小米的IoT模式,深圳一家手机厂商高管有些感慨。对于这些做可穿戴智能设备、空气净化器、移动电源、净水器等产品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小米给他们钱,帮他们组团队,告诉他们如何定义一款产品,帮他们理顺供应链。

但,小米生态链公司不是小米的部门,也不是子公司;小米对生态链企业也不是单纯的投资,更不是ODM和OEM。它们是一个基于企业生态的智能硬件孵化器,小米对它们的投资不控股,生态链企业都是兜里的公司。除了米家和小米品牌的产品外,它们同时研发、销售自有品牌的产品。

这个模式的关键在于小米会对生态链公司输出产品和方法论、与生态链企业共同定义产品、主导设计、协助研发、背书供应链。最后对通过小米内测后的生态链公司的产品,按类别开放米家和小米两个品牌,并提供渠道支持、营销支持、负责销售和售后。

这样研发出来的产品有几个特点:

1、有较为统一的小米系工业设计风格;

2、都能无缝接入小米的IoT平台,通过小米手机、小米小爱智能音箱等进行操控;

3、售价比同类产品更具竞争力。

小米集团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小米IoT所接入的设备(不含手机、笔记本电脑)已经超过1.15亿台。

上述人士称,小米的IoT平台虽然目前也对第三方的非生态链公司开放,但整体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生态圈。华为和小米选择的也是同样的路线,但打法却有较大的差别。

华为HiLink:只选头几名

“一匹狼来到了会场。”

这是邵洋在2016年代表华为第一次参加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的时候,主持人对他的介绍词。

华为是一家“狼性十足”的公司,这在中国企业界是声名在外的:它涉足一个市场,就会对这个市场的其他玩家产生巨大冲击,意味着收割。这样一家战斗力十足的公司出现在一个家电厂商云集的行业盛会上,也就难免会引发从业者的担忧:华为这是干什么来了?是要做电视机,还是扫地机器人?

事实上,华为进军智能家居市场并不是要自己做家电,而是搭建一个开放新的平台,帮着传统家电厂商卖家电,帮它们更好地拥抱智能家居。

作为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记得特别清楚,华为HiLink智能家居平台于2015年12月12日正式对外发布。到了2016年的时候,华为推出智能家居三件套:华为HiLink协议、Huawei-LiteOS、华为IoT芯片。邵洋表示,HiLink协议是进入华为与合作伙伴构建的智能家居生态的必须要素。

今年3月份的时候,华为HiLink战略进一步升级。“我们希望三年之内,把支持HiLink家电设备的销售额做到超过100亿美元。”邵洋对凤凰网科技表示,其今年的目标是希望这个平台的注册设备数达到1000-1500万台。这项计划,华为对外称之为“百亿计划”。

从当时华为给出的数据来看,华为HiLink平台中硬件激活率已经超过70%,同时还积累了2000多万用户,接入30多个品类,并与100多个合作厂家,覆盖200多款产品。合作伙伴覆盖智能硬件厂商、家电厂商、各类渠道厂商以及各种内容服务提供商等,合作TOP品牌包括欧普、九阳、美的、科沃斯、720、公牛、海尔、老板、方太、科大讯飞、中粮地产等。

在2年前的一个技术研讨会上,欧明照明开始了与华为HiLink团队的第一次沟通。“华为对我们围绕智能家居领域的技术储备和整个理念,大家觉得非常合拍。在这样的层面上就互相认识,然后就慢慢进行各方面探讨,越谈越深入。”金鑫说,到最后整体合作方案的出炉,双方前前后后谈了小两年的时间。

华为体量巨大的流量和营销通路,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品牌背书,对这些传统家电厂商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布局IoT,新零售也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不管是生态链还是第三方合作伙伴,小米在线上会提供小米官方商城和有品电商平台的渠道支持,线下则还有坪效仅次于苹果的小米之家零售店。

渠道支持,也是吸引合作伙伴加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华为会在其Vmall官方商城为HiLink合作伙伴提供线上渠道支持。在线下会与苏宁、京东等合作开辟HiLink专区。今年3月份华为在中国区开了8家实体店,下半年这个数字会扩大到2000家。

邵洋此前接受凤凰网科技采访时表示,华为的合作伙伴时,先阶段会选择细分领域Top 3的龙头企业,来保证产品功能和质量。这种做法本质还是具备一定的封闭性,会把一些中小规模的厂商排除在外。他表示,加入小米生态链的厂家大都是一些小厂家,是一些新进入这个领域的厂家。他们需要去依托小米品牌,依托小米一些光环效应帮助他们进入这个市场。华为HlLink则不同,有一定的进入门槛。

“我们现在大概有50个领域,每一个领域必须是前三。”邵洋说。早期给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做过代工的深圳ilife扫地机器人市场负责人告诉凤凰网科技,在华为刚刚推出HiLink战略的时候,ilife便与之表明过想要加入合作的意向,但因为“只选头几名”的原则,华为并没有看上这家公司。

OV:搞联盟,走开放路线

另一种是走开放式路线,推出共同遵守行业的标准规范,并逐渐扩充生态圈的范围。

今年7月,vivo联合OPPO、TCL、美的和极米科技等多家厂商举行IoT开放生态联盟大会,会议通过了IoT开放生态联盟合作共识,并公布了IoT产品方案。该联盟的IoT开放生态优势在于可以在不改变厂商私有协议的基础上,实现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

OPPO与vivo在智能手机市场上,是公认的在新战略选择上比较谨慎保守的厂商。前几年平板电脑、可穿戴产品火热的时候,这两家厂商却依然很克制,还是坚持以手机为主。一加手机上个月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视市场,原因是一加手机CEO刘作虎认为电视将会是未来智能家居的一个重要入口。坊间传闻,刘作虎以前的老领导OPPO公司CEO陈明永实际上并不看好这个市场,因此,OPPO虽然成立了团队布局IoT,但并实际并没有做电视的打算。

华为和小米IoT战略的优势在于,在它自己的生态范围内,可以保证产品体验的互联互通和流畅性,但劣势也十分明显,智能家居厂商必须要适配相应的标准,有所谓的定制化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智能家居厂商生产产品带来了掣肘。

“IoT这个行业其实发展了这么多年,现状一直都是私有的或者封闭的,这个痛点很难打破。”周围表示。据他介绍,vivo IoT开放生态优势在于可以在不改变厂商私有协议的基础上,实现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

vivo与OPPO所发起的联盟,试图打造一个最开始就是开放、平等、没有设置任何障碍的协议。一方面,消费者在使用的时候,不再需要下载多个APP,可以在一个应用上实现对所有设备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开发者也无需针对不同品牌不同阵营的产品去做优化适配,对开发环境的生态有不小的提升。

据周围透露,从今年7月4号第一批7个代表企业开始到这次正式发布,如今vivo Jovi物联平台已经吸引了二十多家企业加入。“经过这60多天,我们把各个厂家的设备已经全部都适配好了。”周围说。接下来,vivo会快速扩张联盟,增加新的成员。

随着OPPO和vivo的正式入局,再加上华为和小米,智能手机在IoT上的竞争,毫无疑问将掀起一个新的高度。

360:再造IoT版安全卫士

360公司从安全业务起家,随后业务延展到了浏览器、搜索、移动分发渠道、游戏、手机硬件、直播等领域。虽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表现平平,手机业务也做得并不是很出色,但360围绕着路由器这个家庭网关重要接口所做的IoT战略布局,目前也正式浮出水面。

“我一定要做硬件,因为在未来,硬件必将成为我们接触这个世界的连接器。”这是周鸿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和小米相比,360的智能硬件品类并不多。如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锁、智能路由器等,均与安全相关。

智能路由器算得上是360硬件产品中最为成功的一条产品线。官方最新数据显示,目前360安全路由器用户超过1500万,接入上网终端5000多万台,平均每个月销量约40-50万台,今年占据整体路由器市场8%份额。

与前面提到的小米华为OV不一样的是,360除了统一接入协议,更多的是从数据和安全的角度出发布局IoT,目的是再造一个IoT版的360安全卫士。

“现在IoT是风口,很多厂商都去做,小厂商最核心的利益价值是把产品的规模发展起来,让更多的用户使用IoT设备,他们更多解决的是功能性问题,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很少。”360信息安全部负责人高雪峰接受凤凰网科技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如今大家都在布局的IoT其实面临一个问题:对安全关注度、安全意识基本都比较差。据了解,360会把安全路由器的接口打通,开放给第三方硬件厂商,一旦发现漏洞,360则会对所有接入自家IoT云平台的设备进行及时预警。

不以智能手机作为IoT平台的载体,而是选择路由器这个智能家庭重要的网关入口,算得上是360结合自身大安全战略的一种差异化选择。相比有着亿级用户的手机厂商,360的这种打法对第三方厂商的吸引力在最开始并不具备优势。

小米IoT布局,上百个生态链兄弟一起上“打群架”,华为HiLink只要优等生,OV两兄弟则是搞联盟,来者不拒。如今智能手机厂商第二战场目前的布局已经开始。目前能够确定的一个趋势是:正处于寒冬期的智能手机市场的春天很难再来,下一个战场在IoT。

11,三星手机雪崩式溃败中国:从20%跌到0.8%_

日前,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第四季度,三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由5年前的20%降到了——0.8%。

▲左: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显示三星中国市场份额跌至0.8%,右:GFK公布的2017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数据(图右由腾讯科技制图)

根据IDC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约为14.72亿台,三星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3.17亿台,市场份额高达21.6%,占据全球第一。而根据GFK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约为4.49亿台,换算过来约为全球市场的30%,而2017年三星总共在中国卖出了1107万台手机,市场份额仅占2%。

▲今年2月IDC发布的2016/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报告

三星,这个安卓时代的智能机王者,这个从功能机时代一路厮杀前进、造就市场传奇的传奇品牌;其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中国市场第一(超过20%)一路滑落到仅剩2%,只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

那么三星是如何做到的呢?

1988-2013:广泛技术布局+精准营销战略, 一路攀升至市场老大

2018年除了是三星集团成立80周年外,还是三星手机推出30周年纪念。三星的第一款手机于1988年推出,跟摩托罗拉在1973年推出首部重达1.1kg的大哥大比起来,晚了15年时间。

因此,在1988年三星手机进入手机市场的初期,其实处在弱势阶段,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相比,既没有品牌优势、又缺少手机打造经验。不过由于对市场营销及品牌定位的敏锐捕捉,三星在功能机时代录序推出了超薄手机SH700、女性手机A408、MP3手机M188、彩屏手机T108、以及集蓝牙与视频等尖端技术的“商务时尚”手机D508,在功能机时代打下一片江山,2007年第二季度,三星取代摩托罗拉,占领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品牌的位置。

而在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转换潮流之中,才是三星真正一战成名的市场。

前文提到,三星集团的前身是创始人李秉哲于1938年成立的“协同精米所”的粮食加工厂,卖鱼干、蔬菜水果、面条等。随着战后韩国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扶持,三星企业开始快速发展,三星电子于1969年成立,随后从家电制造开始逐渐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逐渐掌握了内存、处理器、显像管、液晶面板等核心技术。

▲三星Galaxy S i9000

因此,在智能手机时代,三星几乎拥有智能手机上所有配件的研发技术,于是它陆续将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整合起来,保证三星手机拥有一流的屏幕、芯片、内存、CMOS、镜头。2010年3月,三星推出旗舰手机Galaxy S i9000,这款配备了4英寸800*480分辨率显示屏、搭载Exynos 3110处理器、后置500万像素+前置30万像素摄像头的手机可谓一鸣惊人,在当时的智能手机界引起了不小轰动。

而在2011年,三星顺势推出Galaxy S2(GT-I9100),这是三星第一款双核手机,在短短85天内达到了500万台出货纪录,一举成为当时销量最高的手机。

2011年12月,三星以全球第一市占率甩开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等老对手,登顶全球最大手机最大制造商宝座。此后,三星又陆续尝试了大屏、曲面屏、光学变焦、安卓/塞班系统等多种技术,在发现市场突破口后集中资源轰炸,一时在全球市场风光无限。

2013年,三星通过优质产品+大规模广告与营销轰炸,推动其手机销量节节攀升,在当年的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了将近20%,成为中国最大手机品牌商,这也是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三星的因其全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力的优势也开始凸显,但同时也埋下了隐忧——后来的HTC总裁王雪红曾经在当年的采访中表示,三星的屏幕等产品会由于要给自家手机的优先供货,导致HTC产品上市受限:导致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华为、HTC、金立等不少手机厂商都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优先采购三星配件。

2014-2018:四大原因致节节败退,Note 7爆炸成最后一根稻草

在经过了2013年的“登顶”之后,三星虽然在全球市场一直维持着领先的地位,在中国市场却呈现出巅峰之后却持续下跌,落入节节败退的窘境。

1)国产竞争品牌快速崛起

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开始显露出进入成熟期的迹象,各厂商间的技术差距在不断缩小,产品开始走向同质化的开端。

上图是来自市场咨询机构Sigmaintell在2017年上半年的研究数据,我们从图中可以看见,自从2013年以来,华为、小米、vivo、OPPO这四大国产品牌都在快速崛起,尤其是华为、vivo和OPPO,自2013年以来都几乎是以直线抬升的涨势在掠夺中国市场。

通信行业资深分析师孙琦认为,而在这些国产竞争品牌中,对三星冲击最大的恐怕要数华为了。由于三星手机一直主打的高端商务形象已经被华为替代,消费者对三星品牌的认识度在不断下降。

通信产业专家、飞象网CEO项立刚则认为,在同定位的产品竞争中,三星手机的品质不一定比其他品牌强上很多,但是价格却比竞争品牌高出很多。

2)本土化能力缺失:产品体验与渠道运营

在智东西对手机爱好者的随机走访中发现,手机产品的本土化能力薄弱是被一众消费者吐槽得最多的一点。三星手机的中文操作系统被他们调侃为“负优化”,“手机特别明显的越用越卡,如果其他手机用一年就卡,它只用半年。”

此外,三星手机的系统功能和易用性也被评价为“不符合中国人审美和使用习惯”,很多界面功能的安排逻辑、一些针对中国用户的小功能都不如华为、小米等品牌贴心,不过据称从2016年三星推出的Galaxy S7开始,三星已经针对这点有所改良。

另一位通讯业资深分析师则认为,三星的本土化做得不好,在应用市场、逻辑功能等方面都采用全球视角,没有像很多本土品牌那样针对中国消费者去做优化,这一点与摩托罗拉没落的原因非常相似。

此外还有,早在2014年,正是4G时代火热的萌芽期,不少中国手机品牌都在积极推出4G手机,运营商在加大对4G手机的补贴,但是据手机行业人士表示,由于三星对中国市场的把握偏差,彼时还在集中销售3G手机,导致分销渠道库存堆积,影响利润。

与这类似的还有三星对中国线下分销渠道掌控的薄弱。正如众多行业分析者指出的,vivo与OPPO的“逆袭神话”不得不归功于向对线下渠道的强大掌控能力与对潜在市场人群的深度挖掘、精准营销,从积极邀请流量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再到重点突出美颜、时尚等手机功能,不一而足。与之对应的,小米与华为荣耀则在此前重点布局了互联网营销模式渠道,打造了不少小而美的爆品。

反观三星,由于中高端市场受到苹果和华为的挤压,中低端产品却在性价比上弱于同行,在产品体验与渠道运营上本土化能力又较为薄弱。

3)人工智能时代的落后者

目前,排名全球前三的另外两位玩家——苹果和华为,都已经开始积极进军人工智能,从芯片、应用、生态等多方面发力。相对而言,三星在AI布局中属于最不激进的一方。

先拿芯片为例,在今年1月的CES 2018上,三星发布了最新旗舰处理器Exynos 9810,不过并没有搭载专用AI模块。与三星的“AI芯片”至今悬而未发相比,华为的麒麟970和苹果A11都已在其品牌机型中发布了将近半年。

在AI应用方面,三星打造集中在以Bixby为入口的语音、视觉、提醒、主页等功能。2016年10月7日,三星以2.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I虚拟助手创企Viv Labs,它就是Bixby的前身。但即便如此,一直到2017年11月,三星才在北京推出了Bixby的中文版。

总的来说,三星在手机AI应用生态打造方面相对不太激进,其围绕智能手机所构建的生态主要是以内容、资源整合为主,并没有集中打造一个可供开发者接入的AI平台。

飞象网CEO项立刚认为,三星的硬件能力非常强大,但是AI能力确实是落后了。虽然三星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正在努力追赶,但此时再要超越苹果和华为已经有难度了。

4)Note 7爆炸事件成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说起三星手机,Note 7爆炸至今仍是一个不得不提的负面事件。

从2016年8月末开始,三星在月初推出的年度旗舰机三星Note 7开始陆续在欧洲地区报出手机电池爆炸事件,造成用户损伤与财产损失,同期欧洲地区开始对这款手机进行召回。

9月2日,三星宣布开放全球召回,召回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共250万部Note7手机——中国除外。8月26日,三星Glalxy Note7国行版在北京正常发售。

随着9月国行Note 7的发售,还有一份三星企业的声明,声明中表示目前在中国大陆销售的Note 7使用的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电池供应商,并不存在安全隐患。半个月后,三星公告首次召回国行1858台产品,但再次重申国行版不存在安全隐患。

然而从9月18日开始,中国用户陆续曝出了两出三星Note 7爆炸的新闻,但三星在经过调查分析后对此的回应是“为外部加热导致”,一直到同年10月11日,在国行版Note 7爆炸新闻接二连三曝出后,三星才宣布暂停Note 7生产,并召回全部国行版本。

在发生爆炸事件后,三星手机在国内市场的形象一直不佳,在安抚消费者与复苏国内品牌形象方面动作较为迟缓,可以说是致使三星失去中国市场份额的最后一根稻草。至今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要求航班飞行期间禁用或者托运三星Note7手机。

印度市场已被超越,其他新兴市场也已受到冲击

说完中国市场,我们来说说印度。

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宣布完成了一项壮举——在印度市场正式超越三星,成为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这是三星六年以来首次丢掉这项桂冠。

而根据IDC数据,在2017年印度销量前五的手机品牌中,只有三星一家是海外品牌,其余四家均来自中国:小米、vivo、联想(摩托罗拉)、OPPO。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趋近饱和、甚至逼近负增长的当下,印度等新兴市场已经成为不少手机厂商寻求增长点的重要市场。根据IDC研究显示,2017年印度市场智能手机销量增幅高达14%,成为世界第一大快速增长的手机市场——其中53%的出货量来自中国手机品牌,2016年这一数字为仅34%。

通信行业资深分析师孙琦认为,三星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中的地位会受到冲击,因为从性价比方面三星品牌不占优势,生态也没有强大的抓手,所以三星的壁垒太低,在新兴市场份额会萎缩。中国手机品牌性价比较高,而市场份额主要受低端压制。

飞象网CEO项立刚认为,印度只是一个开头,未来凭借着高品质、低价位战略,三星等手机品牌在每一个地方市场都会面临中国企业竞争,被超过或者挤掉市场份额。

但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三星在中国的“风光登顶”与“陆续下滑”正是中国手机厂商出海需要深刻借鉴的经历:一方面,你能否拿出适合本土化市场的产品?另一方面,当新兴市场的本土品牌崛起后,你能不能保持巅峰?一旦受到冲击、销量下滑时该如何及时处理?

韩国最大企业集团,李氏家族掌权80年

其实,我们所熟知的手机业务只是三星电子业务的一部分,而三星电子也只是三星集团的一部分。

三星电子主营业务包括四大板块(以下数据来自三星电子2017年12月Q4财报):

三星电子2017年第四季度营收为65.98万亿韩元(约合613.61亿美元),同比去年53.33万亿韩元增长24%;营业利润为15.15万亿韩元(约合141.3亿美元),同比去年9.22万亿韩元增长64%。

* 器件解决方案,营收占比48.6%,包括半导体和显示屏业务;

* 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营收占比38.6%,包括手机、电脑和网络系统业务;

* 消费电子,包括电视、空调、冰箱等,营收占比19.3%。

* 三星曾以80亿美元收购了Harman集团,获得汽车音响、专业音频、音响等业务,营收占比3.5%。

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也是一间家族企业,由李秉哲于1938年创办——他是现任实际控制人李在镕的祖父——三星集团旗下拥有85个下属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涉足电子、医疗、人寿、金融、建筑、酒店等领域,全球员工总数超过20万人,这种家族企业在韩国被称为“财阀”。

三星集团的发展史,可以看做了一部李氏家族的动荡史。三星集团——或者说李氏家族——在过去这整整80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一连串的嫡长争权、遗产争夺、政商暧昧、牢狱之灾、总统特赦、“老主”中风、“少主”继位等风波,跟TVB八点档点的家族争权桥段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三星电子副会长(副董事长)李在镕

而目前的三星“少主”,集团实际控制人、三星电子副会长(副董事长)李在镕曾在去年2月因贿赂朴槿惠及其亲信崔顺实而被拘押监禁。2017年8月,一家韩国低等法庭对他判处5年监禁,但他此后在今年2月被判缓刑,当庭释放,预计韩国最高法院最早在今年8月宣布最终审判结果。

然而“少主”的牢狱风波似乎并没有对三星集团的业务造成影响,相反,三星集团在2017年业绩大增,仅拿三星电子为例,2017年全年,三星电子预计总运营利润将达53.6万亿韩元,较之2016年的利润29.24万亿韩元相比翻了将近一倍,内存和OLED屏幕两大强劲需求对此贡献甚多。

不过,相较起三星集团的蒸蒸日上,三星在中国的手机业务,则是既跌宕起伏,又冰火两重天的另一个故事了。

结语:丢掉中国市场,然后呢?

虽然对于三星集团来说,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败退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但是作为曾经的中国手机市场王者,在短短5年内下滑到这种地步,还是让人唏嘘不已。

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败退,说明了国产手机品牌的全面胜利,至此我们看到中国消费电子品牌在前沿技术、用户体验、本土服务等多方面已经全面领先于日韩欧美品牌。如果说目前这场较量还只停留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手机市场上——那么这场较量有可能随着中国手机品牌出海而逐渐蔓延到全球。

也许很快,三星手机丢掉将并不仅仅是中国市场这一块蛋糕。

此外,三星在中国市场的败退也对国内手机品牌商出海提供了教训,在产品、服务、用户体验等方面要进行深度本土化,当新兴市场的本土品牌崛起后,仍要保持竞争力。

对于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如此夸张的份额下降,三星移动部门总监DJ Koh曾经在今年3月23日的股东大会上向股东道歉,并表示将会重整中国三星组织架构来加快决策速度,以改善这种情况。而根据韩国先驱报网站报道称,三星为了拯救在华份额,可能会在中国推出一款中端手机,属于S高端手机的迷你版本。

12,全球手机销量一哥之争:三星守得住?华为攻得下?_

继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连续两个季度销量超越苹果稳居第二之后,近日业内有关华为超越三星成为第一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与此同时,华为消费者业务部门CEO余承东在8月接受CNBC独家采访时表示:“明年我们与第一名的距离非常接近,也许会与三星并驾齐驱。至少一年后即2020年我们也许有机会成为第一。”

针对余承东的言论,同样是在 8 月份的采访中,面对记者关于华为放言将超越三星手机的提问,高东真说:“三星将保持强势第一,未来这一事实不会改变。”双方火药味之浓可见一斑。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场攻守战中,究竟最后谁能如愿以偿?双方应在此攻守战中采取何种战略?我们不妨从当下智能手机全球及主要区域市场(按影响出货量的规模大小)双方的综合表现及未来应可能采取的策略予以分析。

中国市场:华为优势尽显当挖潜三星理应战略性放弃

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据IDC的统计,华为(华为+荣耀手机品牌)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以出货量2520万部和21.4%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0.2%的大势之下,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却同比逆势增长13.4%,这无疑预示着未来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依旧有增长的空间。

不过需要提醒华为的是,尽管在中国手机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其依旧保持了增长,但在增长率上,据IDC的统计,vivo在第三季度以18.5%的增幅排名第一,另外,如果单独计算华为和荣耀手机品牌的话,据Counterpoint的统计,二者在出货量上均未能单独超越OV,且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一直对标小米的荣耀手机,在第三季度,其在出货量同比大增14%,而小米同比锐减15%的情况下,出货量仅比小米多出了20万部。

另外,据极光大数据和MobData两家国内统计机构的统计,第三季度华为在手机销量TOP10手机和国内用户最爱换机TOP10中的表现并不突出。例如在国内用户最爱换机TOP10中,华为品牌没有机型上榜,只有荣耀10上榜(占比0.5%)。而在销量TOP10中,也仅有两款手机(分别是华为P20和荣耀10)上榜,且排位在倒数第一和第二。

不知业内对此作何评价?我们认为华为在创新,尤其是创新在手机高密度应用的今年,其并未充分发挥出创新的效率,而这对于华为既意味着挑战(如何在未来提升创新和营销的效率),也意味着机会,即随着创新和营销效率的提升,会更多转换为实际的销量。

相比之下,三星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则下降到了冰点,仅为60万部,更有分析称,三星今年全年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仅维持在300万部左右,所以无论是从季度(仅占三季度三星全球出货量的不足1%)还是全年的角度,与三星全球出货量相比,中国市场目前对于三星已经失去了战略价值。

从未来看,虽然三星今年开始意识到其在中国市场战略的失误,并在不久前发布了定位中端的Galaxy A9s以及只在中国发售的 Galaxy A6s,但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仅凭借一两款手机不仅很难改变现状,也不能完全证明三星战略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市场目前依然是华为、OV、小米的重要战略市场,尤其是聚焦中端市场的OV,虽然在中国手机市场下滑之下也在拓展海外市场,但从过往和第三季度其销量的2/3依然来自中国市场看,OV对于中国市场的争夺和竞争强度只会加强。

其实不仅是OV,从极光大数据和MobData两家国内统计机构对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三季度的统计分析看,排名前三的中国手机厂商华为、OV均把资源和重心放在了1000—1999元和2000—2999元这两个中低价位段,加之小米在千元以下和1000—1999元低端和中低端的封底,三星翻盘的机会可谓微乎其微。

另外,由于三星在中国市场的衰落始于三年之前,截至到目前,其渠道体系也已经近乎于崩溃,如果再将中国市场作为重点,无论是产品、营销、渠道等无异于重建,而鉴于三星手机在全球各主要区域市场均处在下滑状态,这种重建,除了宝贵的战略资源的浪费,没有任何的价值。

至于业内近期所言的,三星在明年可以借助所谓的折叠屏手机和5G作为创新卖点,先不说除了三星之外,华为、OPPO、联想等中国手机厂商也已经曝光了明年发布上述手机的计划,仅就三星自身而言,其明年首发的接近百万部的折叠屏手机将优先在北美和韩国本土上市,三星似乎也明白,仅靠折叠屏和5G很难在与中国手机厂商形成本质上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更何况,据英国IHS Markit的预测,可折叠手机的市场规模到2019年将增至约140万部,到2020年增至约520万部。也就是说在未来的2年内,折叠屏手机根本成不了手机市场的主流,对三星手机销量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

印度市场:三星承压扳盘机会犹存 华为间接为主主攻为辅

作为目前仅次于中国手机市场的印度,这两年一直是中国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同时也是支撑三星出货量的主要区域市场之一。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统计,第三季度三星在印度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960万部,市场份额为27.3%,排名第二,同比增长4.8%,应该是三星全球各主要区域市场为数不多尚还增长的市场。同期,排名第一的小米出货量为1170万部,市场份额为27.3%,二者实际出货量相差210万部,尽管看似差距很大,不过从第二季度三星曾经一度反超小米夺回印度智能手机市场首席看,三星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力犹存,至少颓势刚刚显露。

另外,虽然说在印度手机市场,还有中国的OV,但从第三季度的出货量和市场占比看,与三星仍存有较大差距,即目前在印度市场,三星最大的对手就是小米。

实际上,印度已经是三星除了美国之外的第二大手机市场,在痛失中国市场之后,三星要想稳住或者说抵抗住华为的攻势,印度是三星绝对不能再错失的市场。原因很简单,印度市场每个季度都为三星贡献接近1000万部的销量。

为此,三星去年6月投入492亿卢比(约为7.1亿美元)扩大三星在印度诺伊达工厂的产能。目前,三星在印度已经生产6700万部智能手机,而随着新工厂投入使用,预计将年产量达1.2亿部手机。鉴于此前三星手机大部分都是在中国或者韩国生产制造,然后出口到印度市场销售,需要支付20%的关税。对此,有分析称,诺伊达工厂投产后,在印度市场上,三星将有足够的资本与小米等中国厂商打价格战,尤其是该工厂主要制造价格在千元(人民币)以下的智能手机。

另外,三星还增加了在印度的营销费用,尽管具体数字没有公布,但可以确信的是随着经费增加,三星将会在印度进行更加大手笔的营销,这也将给小米、OV等中国厂商带来压力。

与三星相比,由于该市场处在智能手机发展的初期,价值较低,所以华为此前并非真正发力,所以直到今天,华为手机在印度市场仍未进入前5。尽管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华为荣耀手机位居印度第五大智能手机品牌,但仅占3%左右的市场份额,同期,三星的市场份额为29%,二者的差距可见一斑。

不过,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加剧,华为意识到印度已经成为其与三星争霸以夺得新一波增长的重要市场。

为此,华为在印度日前公布了投资破亿的三年计划,计划投资超过1亿美元以扩大印度的生产和销售渠道,预计将为当地工人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推动印度的经济发展。如此做将有利于获得印度政府的支持,从而推动扩大华为在印度的销售。另外,在三年计划中,华为计划投资超过1亿美元,除了建立更多本地生产设施,并于2019年开始在印度开设1000家门店。

但是也有报道称,华为在印度已经加强了攻势,其主要策略就是低价抢市场。

如果说上述是华为手机直接发力印度市场的话,鉴于印度市场目前三星占有较大的领先优势,以及聚集了在中国手机市场排名前5的中国手机厂商(小米、OV),华为发力又晚于上述厂商,那么这种直接发力要想在出货量上对于华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尚需时日。所以我们认为华为在直接发力的同时,间接发力显得尤为关键,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从过去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厂商的表现看,虽然小米、OV号称国际化,但从本季度其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小米为1170万部、vivo为450万部和OPPO为290万部看,仅印度市场就占据了这些厂商海外市场销量的一半,甚至是2/3,足见印度市场对于这些厂商在海外,甚至是全球市场的战略价值。

也正基于此,小米、OV在印度可谓投以众多资源。小米计划投资1500亿卢比(约142亿元)用于制造手机零件,OPPO在印度城市北方邦新建了两个工厂,vivo的工厂则雇佣了超过5000名员工。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和 OPPO 还分别推出了针对印度市场的子品牌 Pocophone 和 Realme。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从竞争的角度,后来入场的华为理应乐见这种在印度市场白热化的竞争。小米、OV,尤其是海外市场越来越依靠印度的小米,除了与OV彼此间的倾轧,给予冲击最大的应该是三星。具体到华为,就涉及到我们在前述中国市场部分为何要进一步提升与OV、小米的竞争效率,这样,在增加了自己绝对的出货量的同时,持续在中国市场给OV和小米造成压力,进而让其将这种压力不得不释放到海外,尤其是它们重点攻坚的印度市场,进而传导到三星的身上,降低三星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

北美市场:非市场竞争因素成三星天然屏障 华为短期难破

曾几何时,北美市场不仅是华为手机业务,应该是整个华为始终亟待进入的市场。具体到华为手机,就在今年年初其已经与美国运营商Verizon和AT&T达成合作,距在美国市场销售手机仅有一步之遥时,最终合作告吹,随之而来的非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让华为手机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变得相当渺茫,尽管华为此后一直在争取将手机打入美国市场的工作,但从短期看,美国市场将与华为手机无缘,进而华为失去了在全球最具价值的手机市场与三星一较高下的机会。

虽然华为仍在通过零售、电商等非运营商渠道在美国市场销售手机,但鉴于美国市场独特的运营商与手机捆绑销售的机制,其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不足1%,且销量难有实质性的提升,毕竟从目前看,非商业化的市场竞争因素短期内难以解决。

在华为手机被美国市场拒之门外的同时,三星却在美国市场攻城略地,优势独具。

据Stategy Analytics 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三星在北美市场的出货量占比为 27.8%,同比去年的 25.7% 略有上升,出货量达到 1030 万部。排在三星之前的苹果出货了1300 万部 iPhone。第三名是 LG,出货量占比为 16.2%。

由此看,北美市场三星的最大的对手就是苹果,尽管在美国市场有中兴、摩托罗拉、TCL,包括新进入美国市场的一加等中国手机厂商和品牌,但从过往看,从价位和出货量看,对于整体市场,尤其是三星的影响并不大。在该市场对于三星的遏制,华为只能寄托在苹果身上。

不过不利的是,苹果已经放弃了在手机市场销量上的争夺(下一个季度将不公布iPhone的具体销量),所以即便是在美国本土市场,苹果也并非以出货量作为首要诉求,这势必会影响苹果在销量上与三星竞争的投入;其次是近来频频曝出苹果新iPhone减产和销量不振的消息,这无疑对于三星在美国市场是一大利好。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三星的旗舰机,例如今年发布的Note 9,与中国的华为手机等相比被诟病为创新乏力,但依然凭借其独有的产品特征(比如说无刘海、IP68防尘防水、保留 3.5mm 耳机孔)在北美市场颇受青睐。也正是如此,明年在北美市场首发的三星折叠屏手机及常规旗舰机Galaxy10,在缺少华为等中国厂商的对比之下,恐怕还会延续Note 9的市场表现,至少三星在美国市场每个季度千万级的出货量在短期内仍呈现稳定的态势。

EMEA(欧洲、非洲和中东)市场:华为应加码西欧 三星力保非洲增长

对于三星和华为,由于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失利,华为被阻挡在北美市场之外,从市场规模、营收和利润的考量,EMEA中的欧洲市场就成为两家必争,甚至某种程度上的决胜之地。

众所周知,按照市场区域划分,欧洲市场主要有西欧和中欧及东欧市场组成,其中西欧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手机的ASP均要高于中欧及东欧合计两大市场。

例如在规模上,据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西欧市场的季度出货量为3010万部,中欧及东欧合计的季度出货量仅为1590万部,西欧市场是中欧及东欧合计市场的1.9倍左右。此外,从三星和华为在欧洲市场的出货比例,中欧及东欧合计的市场仅占到双方整个欧洲市场的1/3左右看,华为与三星在欧洲市场的争夺更多集中在西欧市场。那么双方在西欧市场的表现如何?

据IDC日前向科技博客The Verge披露的今年第二季度西欧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统计显示,三星以881万部,32.4%的份额位居第一,华为以674万部,24.8%的份额位居第二。但三星的出货量同比下滑15%;华为同比增长75%。市场份额相差7.6个百分点,而在此前的第一季度,三星还仅是同比下滑2.7%,华为同比增长33%,市场份额相差达到19.3个百分点,仅仅一个季度,华为的市场份额就与三星缩小了11.7个百分点,由此不难看出一个趋势,那就是在西欧市场,华为每个季度的高速增长和三星每个季度递增的大幅下滑,双方在西欧市场的争夺将很快以华为的赶超而结束。

不过三星在中欧及东欧合计的市场以及MEA市场依旧占有出货量的优势,尤其是在MEA市场。例如在非洲,据Canalys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三星出货量为340万部,市场份额为23%,同比增长42%,华为仅为110万部,市场份额为7%,同比下滑3%,双方市场份额相差16个百分点,到了第二季度,据IDC的统计,三星的出货量达到了519万部,又环比增长了52.6%。

需要说明的是,有国内媒体爆料华为BG内部人士的说法,称华为目前在非洲市场的总体份额已经达到了15%左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至少证明华为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速相当惊人。而作为欧洲市场的西欧市场的战略地位的即将丧失及华为在东欧市场开始的高速增长及MEA市场的投入,三星在这些市场也将承受较大压力。但鉴于三星在该市场也依然处在较高的增长状态,短期内华为超越三星的可能性不大。

更为关键的是,在非洲市场,华为还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就是来自中国的传音(Tecno),而且非洲市场几乎是传音智能手机业务的全部,所以其势必会拼死相争,而由于传音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几乎没有业务,华为又不可能利用中国市场予以施压,只能是硬碰硬地与其竞争,在其与三星在西欧市场决胜的关键时期,我们认为,华为应在资源不变的前提下,将西欧市场作为重点,力争尽快超越三星,取得在EMEA市场的战略地位。

作为三星,西欧市场的丧失已经不可避免(据称此前为了抗衡华为的猛攻,其已经大幅增加了200美元以下手机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比例),但由于非洲市场仍然处在增长之中,理应力保这种态势,尤其是针对传音制定相应的产品和市场策略,毕竟传音在今年第二季度已经在此市场超越了三星,颇有些印度市场小米上演反超三星的桥段,理应引起三星的重视。

拉丁美洲市场:三星应扩大优势 华为变则通或按部就班

据Counterpoint的统计,2017年,三星共计出货了5610万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38.3%,排名第一;华为出货量为1110万部,市场份额为7.6%,三星的市占率华为的5倍左右。但是到今年的第二季度,同样是Counterpoint的统计,三星的市占率下降到了华为的3.1倍。

尽管如此,相较于除北美的其他市场,拉丁美洲市场应该是三星对比华为尚存优势较大的市场,这主要是因为三星在拉丁美洲地域打下的优良基础,尤其是在巴西和阿根廷两地。强势的投资策略主要集中在营销、销售、供应链方面。所以能否充分利用这种优势遏制华为高速增长的势头就成为三星在该区域市场能否继续领先的关键。

对华为而言,类似于上述的非洲市场,除了三星之外,其还有一个对手就是中国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众所周知,拉美市场一直是联想手机业务的核心市场之一,其主要的增长均来自这个市场,但从其所占市场份额看,依然和三星存有较大差距,竞争力远不如在非洲市场的传音给予三星的威胁大,反倒是让排名第三的华为步步紧逼,所以保二将会成为未来联想在该市场的第一目标,也就是说紧随其后的华为将成为联想的优先对手。

虽然有报道称,华为手机在拉美市场的成绩主要得益于高端机的破局。但从今年头两个季度看,低于220美元以下的低端机依然是出货的主力,拉美市场仍是价格敏感市场。在面对三星必须扩大优势,联想誓死保二的对手面前,华为此前的策略是按部就班还是需要改变值得仔细斟酌。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在华为与三星争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一哥之争中,双方在不同的区域市场可谓各有优劣。

不过从最大的(市场规模、以ASP衡量的市场价值等综合考量)北美、中国和欧洲这三大市场看,三星在北美市场几乎屏蔽掉了华为的竞争,而在中国市场,华为也同样让三星几无任何威胁,但鉴于北美市场的智能手机的ASP几乎是中国市场的1.58倍,三星与华为在中国和北美市场出货量之和的差距也基本是在1.5倍(过去的第三季度统计),可以说三星在美国市场的优势和华为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基本相互抵消掉了,这也是为何欧洲市场成为二者竞争的焦点。

但就像上述的分析,欧洲市场失守对于三星将不可避免,那么剩下的就是印度、MEA和拉美市场。三星能否在上述三个区域市场保持优势的增长或者延缓优势的丧失将是决定三星整体出货量能否保持第一的关键。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北美和中国市场仍然在双方对决销量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三星所处北美市场的竞争强度不如其他市场,尤其是在其未来如果真的战略性放弃中国市场之后,将会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北美市场,甚至是欧洲市场。

对于华为所在的中国市场,由于在印度、MEA和拉美市场,其仍处在追赶的状态,其在当下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市场,通过提升与友商的竞争效率来获取更高出货量的难度可能要远小于在印度、MEA和拉美市场获取出货量的难度,还可以如前所述,利用中国市场间接施压友商分流三星的出货量,最典型的就是印度市场。

那么到底是华为攻下,还是三星守住?到2020年,也许什么都可能发生。

文章TAG:手机销售排行榜20132013手机销量前三名的是什么手机手机销售销售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