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问答 > 科技知识 > 又一家电企业海外基地投产,国际家电企业有哪些

又一家电企业海外基地投产,国际家电企业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7:18:03 编辑:科技知识 手机版

下面我们就从全球品牌影响力、全球渠道影响力以及全球用户影响力三个层面来全面解析一下中国家电三巨头海尔、格力、美的的全球化实力。全球品牌影响力:海尔稳居第一、格力紧随其后,美的奋起追赶众所周知,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知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比如美国的耐克、德国的奔驰。

而中国家电虽然已经承担了全球市场7成以上的供应量,但是放眼全球,无论是冰箱、空调还是洗衣机、电视,真正“叫得出”、“叫得响”的中国家电品牌却是“屈指可数”。根据谷歌数据显示,海尔海外品牌影响力居首位。这主要源于,与其他企业“出口创汇”不同,海尔一开始坚持“自主创牌”,“海尔”品牌逐渐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

青岛海尔三季度报数据显示,海外收入高达507亿元,占据青岛海尔全球总营收收入的43%。更引人注目的是,海尔家电业务全球收入近100%来源于自有品牌。紧随其后的是格力。与海尔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不同,格力走的是一条专业化出海之路,主要优势在空调。数据显示,世界上每3台空调中就有一台是格力造。排在第三的是美的。

美的的全球化之路走的是海外并购之路,先后收购日本东芝以及德国库卡,通过海外并购不仅减少了美的对空调业务的依赖,短期来看也是走向全球企业的一条捷径,美中不足的是“美的”品牌的世界影响力仍然有限。全球渠道影响力:海尔深受各国渠道欢迎,美的、格力相差不大“渠道为王,终端致胜”,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想让国外消费者迅速认识、迅速接受,渠道是最重要的手段。

可以说,渠道是一个企业赢得市场的“命脉”,但是国外的渠道大多都掌握在欧美巨头手中。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初来乍到最重要的就是渠道。分布三大洲的Best Buy(美国)、Cdiscount(法国)、Rakuten(日本)三大电商平台作为极具影响力的全球渠道商,其所反应出的指数是自主品牌产品渗透率、也是海外影响力的缩影。

北美电商平台代表:Bestbuy(百思买) 是全球最大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零售集团,目前线上跨境业务主要在北美国家,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如上图,海尔在Bestbuy产品渗透率拥有绝对优势。这与海尔较早进入美国市场有很大的关系。早1999年,海尔就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设立了占地44.5万平方米的首个海外生产中心;格力在2011年成立了美国分公司,也开始了自主品牌之路;美的在2016年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研发中心,未来也将在美国市场布局。

欧洲电商平台代表:Cdiscount为法国购物网站,拥有1600万买家,国际业务主要分布在哥伦比亚、科特迪瓦等。如上图,海尔在Cdiscount产品渗透率居第一。在欧洲,海尔先后建立了德国研发中心、意大利设计中心、法国营销中心,实现设计、制和营销“三位一体”本土化模式,并采用缝隙化和差异化战略成功进入中高端市场,在法国卖场里卖的最贵的冰箱就来自海尔;美的在欧洲市场更多的还是OEM代工产品,格力尚未布局。

亚洲电商平台代表:Rakuten.com目前已成为日本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乐天购物聚集了3000卖家、超过8000万客户和2300万产品。如上图,海尔在Rakuten.com产品渗透率达到10,而格力、美的均无布局。全球用户影响力:海尔套圈领跑 美的、格力外围跟随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是个性的、不受控制的,尤其是面对全球庞大的消费人群,如何把无数小众的需求,变成相对大众的订单。

这个挑战很大。企业自己只有依靠互联网才能了解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就说要与用户对话、沟通。Facebook平台上每天被发送出去的消息数量高达120亿条、每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13亿人、用户们每天在Facebook上执行搜索命令的次数为10亿次……作为在海外最具影响力的用户交互平台,Facebook上的用户指数成为品牌在海外影响力的有力见证。

如下图,海尔在Facebook的总赞数达到20万、关注总人数达到19万。自2012年起,海尔就通过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邀请用户参与产品设计、创意和传播,使用户成为产品的创造者、购买者和宣传大使,仅在欧洲五国,海尔Facebook忠实粉丝就已达 60万。美的总赞数2444,关注总人数2469,排名第二;格力总赞数2167,关注总人数2210,排名第三,但是与第二名相差不大。

美的、格力、海尔、究竟哪家企业进了世界500强?你怎么看?

先说世界500强,通常说的500强是营收500强,可以简单理解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500个公司,当然最大并不意味着最挣钱哈。还有一个500强,是指品牌500强,主要是品牌纬度,也就是你的品牌影响力,这个跟营收有关系,但关系并不是特大。从营收500强来看,2018年的数据,美的集团是323名,青岛海尔499名,勉强挤进500强,格力压根儿没进榜。

这里还说说一下,美的集团是包括它旗下的所有产业的营收,青岛海尔应该是海尔集团下的一部分,不能说是冰山一角,但也不是海尔的全部。关于青岛海尔,海尔电器,海尔集团请专业人士来解释一下。纯粹按目前的榜单来说,三巨头,美的排名最靠前,其次是海尔。至于格力,压根儿进不了世界500强。然后是品牌500强,这一块就没啥说的了,中国只有38个品牌入榜,三巨头目前只有海尔入榜,而且排名很靠前,2018年是41名。

这一点我感觉应该是海尔的全球化布局优于另外两家企业,海尔收购了新西兰品牌斐雪派克,美国老牌家电GE,日本三洋,包括最近刚刚完成售后的意大利卡迪,所有品牌全球化影响力比较大。美的这几年虽然收购了库卡,日本的东芝等,但明显落后海尔的布局,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格力这几年虽然在谋求多元化,但磕磕绊绊,基本都是空调这一块。

2019年世界品牌500强发布:家电企业海尔入围,你怎么看?

从最近公布的2019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榜单来看,中国上榜共计有40个,入选品牌数量位列世界第五,其中共有10个品牌进入前100名,排名最前的是国家电网,位列500强榜单第28,而海尔排名第41,华为排名第51。《世界品牌500强》是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发布的榜单,目前已经连续发布16年,被公认为全球三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

这份榜单以品牌的世界影响力为评判依据,根据品牌市场份额、品牌忠诚度和全球领导力三个关键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海尔连续多年入选该榜单。说到中国的白色家电品牌,大多数人会想到美的、格力、海尔。也许美的和格力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不亚于海尔。但是海尔的全球化比较早,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大型家电品牌。其在全球的知名度远高于美的和格力。从这个榜单可以看出,海尔是中国唯一入选世界品牌500强的家电企业,排名比较靠前。

文章TAG:家电企业投产基地海外国际

最近更新

  • 手机里的图片都在哪里?,你们手机里的照片都存在哪里

    手机空间释放后,上传到腾讯相册不显示占用空间,手机操作过程中也不会出现卡顿现象。清理手机垃圾时,腾讯相册不会有垃圾,所以整体上没有发现内存占用现象。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储存照片的好方法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20

  • 人为什么要有价值观,一个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价值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决定一个人价值观的标准不一样。根本区别在于各自的创造力、精力,差异化的社会分工,利益分配平衡中相对统一的需求。一个人的认识和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19

  • 为什么黄牛抢票用什么软件,为什么还会有黄牛抢票

    黄牛使用的抢票软件是独立软件。最后黄牛用的抢票软件和我们的差别很大。我们平时用的软件都是市面上常用的。这些抢票软件都是很多人用的,服务器平均分配后自然减少了我们每个人的份额,这也是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18

  • 为什么苹果亮银贵,为什么苹果的数据线这么贵

    你知道为什么苹果的数据线贵但是容易断吗?苹果手机最大的优势就是iOS系统和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关键是最便宜的苹果数据线官方售价149元。按照大部分苹果数据线不到一年的使用寿命,光是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18

  • 谷歌眼镜显示屏在哪里,哪些VR眼镜值得买

    VR眼镜的分类目前VR眼镜主要分为VR盒子VR一体机和PCVR。去的太早了,先发明骑行用的智能眼镜还好,但还没消失。第二代企业版谷歌眼镜高通SnapdraonXR1平台运行,不出售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18

  • 上海哪里体验一加手机,一加手机真的快不行了吗

    说到一加,总会有一大批人说一加手机只活在互联网上。比如现实中没有一加手机的踪迹。一加定位,首先你必须是网络爱好者,否则一般没机会看到。其次,一加一直以来都是精品旗舰策略,每一次新机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17

  • 为什么冬季雾霾最严重怎么办,夏天难道就没有雾霾吗

    为什么冬天有雾霾,夏天没有?看来雾霾的主要原因还是气象条件。其实冬天的雾霾已经比以前轻很多了。所以直到现在,冬天还是有雾霾。个人认为和农民烧麦秸没关系。入秋以来,随着来自中国的西北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17

  • 苹果为什么好用,苹果的系统那么难用

    我用的是苹果安卓,我觉得苹果不好用。我承认苹果系统很流畅,但是旗舰安卓机型还可以,更重要的是也很耐用。苹果系统真的没有安卓系统自由。换了苹果第二天就开始想念安卓了,应用很忙。微信视 ......

    科技知识 日期:202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