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学怎么抓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学怎么抓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0:15:0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如下图所示:先按顺序把每一个数字分为“比13大的数”和“比12小的数”。可以每分一个数划去一个数,避免遗漏。“比10大比18小的数”先找出比10大的数,再比较一下是否也能满足比18小的条件,都能满足的数才是符合条件的数有:15、17、14、11、16。3、找出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此类题的细节在于引导孩子先分析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加减和差”关系,看它们之间差1、差2、还是差5、差10等。

再看和后面的相邻的数是否也满足同样的规律即可。如下图所示:4、认识个位数和十位数表示的意义。例如:1、个位数上是5,表示( ),十位数上是1,表示( ),这个数是( )。2、十位数上是1,个位数上的数比十位数上的数字大5,这个数是( )。这类题关键在于让孩子审题时一定要看清哪是个位上的数,哪是十位上的数,不能排错位置。

并深刻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代表的意义。二、20以内加减法专题1、这部分多是计算,关键在于培养孩子认真看题,算题的能力,很多孩子会看错“ ”“-”符号,特别是加减混合的算式。2、培养孩子将算式写清楚认真的习惯,有同学“0”因写得潦草自己竟然认成“6”等。这也是一个细节问题,把握不好难免吃亏。3、多步的算式,要把前一步的算式得数先算出来并标在原题上,再进行下一步的计算,这样可以划繁为简,避免出错。

三、位置、图形和时间专题细节归纳。这三类问题其实均源于生活,首先要让孩子多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分清前、后、左、右、上、下、中间;观察各个图形的特点,特别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有几个面,各个面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区别等。认识钟表分针、时针所代表的时间数,整点和半点、几点刚过,和快几点了之间的区别以及简单的整点的“加减”问题。

既然此三类问题来源于生活,就要结合生活实物来掌握,只有建立了对实物的真切认知,才能在数学题中合理联想和想象得出正确答案。例如下图的题型,只有正确分清左、右、中间位置关系才能准确无误的解答问题。四、用数学加减法解决问题专项题此类一年级分为两类:1、看图列式题此类题要引导孩子准确理解图中所画的数的“加减”关系,从简到繁建立准确的用加法解决问题还是用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下图所示,两数间的加减关系解决问题题型:引导孩子观察得出此问题是“求总数”问题用加法。而下图知道总数,求总数中的一部分,用减法解决问题。较难一点题是加减混合看图列式题,如下图所示:此类题的教学细节在于引导孩子分步观察问题,分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先看图的左半部分,下车要用减法,即原来车上人数的总和减去下去的人数,再看右半部分,上车用加法,即在左面列出的算式“6-2”的基础上再加3.得出正确答案“6-2 3=7(人)”还有较简单的一点的,思路细节和做法一样:2、第二类题就是所谓的文字应用题。

文章TAG:数学教学质量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学怎么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