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如何种植草莓(如何种植草莓?)

如何种植草莓(如何种植草莓?)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8:08:19 编辑:教育经验 手机版

45.栽后7天,见草莓心叶发亮时,每亩施稀粪水500-750公斤或用尿素5-4公斤对水浇施1-2次。早防病治虫。

46.尽量选择生物农药、高效低残毒农药。如遇连续5-7天阴雨,傍晚用速克灵烟熏剂防治灰霉病1-2次,确保果实优质。

47.采用滴灌技术。滴灌技术主要应用于草莓中后期控水。用传统的沟灌方法易导致田间湿度大,采用滴灌技术可节约用水,确保无污染。

48. 放峰及疏花疏果。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和在每个大棚放置一箱蜜蜂的方法。能提高授粉率、着果率和增加产量。及时摘去赘芽、老叶、病叶和匍匐茎、级序高的花蕾、小果及少数畸形果。

49.温湿度调控。10月底至11月5日前,盖好大棚薄膜和地膜。现蕾前后,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5-28℃,开花结果期24-26℃,采果期20-24℃。

50.棚内湿度控制在70%以内,如湿度过高,晴天中午适当通风散湿。早上8-9时,草莓心叶不吐水或掀开垄上地膜见表土发白时滴灌水,这样既可控制病害发生,又利于花期正常授粉。

51.垄沟铺草。11月底,在每个大棚的垄沟里铺新鲜干稻草150公斤,施有机肥500-600公斤,使垄沟稻草发酵增温,缓慢释放出二氧化碳气肥,这样做可提高棚内温度8-2℃,提高草莓产量和抗病能力,促进果实早熟。

52.适期采收。冬季或早春以果实九成熟、果面着色达90%以上时采收,翌年3月底以果实七八成熟时采收为宜。 ­ ­ 怎样使大棚草莓优质草莓大棚促成栽培,使果实成熟期大大提前。

53.有的只注重产量,忽视品质的提高,或虽重视但技术上不得要领,因而影响了大棚草莓的经济效益。那么,怎样提高大棚草莓的品质呢?

54. 选择适宜品种 棚栽草莓要选用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条件下开花多,自花授粉能力强,耐低温,黑心花少,果型大而整齐,畸形果少,果实风味佳的品种,如静宝、丰香、明宝、宝交早生等。

55.采用脱毒壮苗 草莓因病毒侵染引起品种退化,是导致品质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通过建立无病苗繁殖基地,控制病毒病的发生。

56.生产上繁殖草莓苗时,要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优良植株作为繁殖母株,并经常选优汰劣,使种性得以保持和提高。

57.适期定植扣棚 定植和扣棚过早,容易造成生长过旺,结果少,果实发育慢,病害严重。反之,则结果迟,影响早期产量和品质。

58.一般在草莓花芽分化后尽早定植,我国南方在9月下旬前后定植,北方要适当提前。扣棚要在草莓通过休眠、满足对低温要求后进行。

59.一般在白天气温低于15℃时扣棚为好。 控制适宜温湿度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温为18~25℃。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温度,必须在大棚内套中棚再加小棚并盖地膜,力争棚温白天达到25~28℃,夜间5℃以上,最低温度0℃以上。

60.但出现32℃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土壤湿度以保持70%~8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

61.合理施肥 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肥早衰,要重施基肥,中后期多次喷肥,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在施肥上要掌握适氮增磷钾。

62.一般每亩基施优质农家肥4000公斤,配施复合肥50公斤,中后期结合喷药,喷多元微肥或883丰产灵等有机营养液,可促进中后期果实的发育,提高果重及含糖量。

63.摘叶疏果 衰老叶制造光合产物少,而呼吸消耗大,对草莓生长和浆果发育不利,匍匐茎的无谓发生也消耗母体营养。

64.因此,结果期对下部衰老叶要及时摘除,并及早去除匍匐茎。另外,在开花前后蔬除一定的高级次花果,不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低级次花果发育,使果个增大,提高整齐度。

65. 综合防治病虫害 防治大棚草莓病虫害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即通过采用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水旱轮作及避免干旱、高湿等措施预防病果、烂果的发生。

66.田间发现病烂株叶和果实要及时清除,严防扩展蔓延。药剂防治要注意开花前后不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

67.采果期要尽量少用药,必须用药时应选择残毒低的药剂,并且喷药后2~3天内停止采果,防止果实残毒影响人体健康。

68. 适时采收 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红色时方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果实8~9成熟进采收。

69.早春过后温度逐渐回升,采收期可适当提前。采摘应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进行。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

文章TAG:如何种植草莓如何种植草莓如何种植草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