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格列夫游记》,格列夫游记如何运用讽刺手法的

《格列夫游记》,格列夫游记如何运用讽刺手法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18:38:32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小说第一卷,小人国的故事,其实是当时英国的缩影,故事中的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争斗,并不是在为国计民生谋福祉,不过是政客们无聊的勾心斗角;第二卷,大人国的故事,映射的是英国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等等,也是对时政的抨击;第三卷,作者的笔锋直指那些所谓的“学者”,科学家沉迷于虚幻的想象,评论家颠倒黑白,发明家则荒诞不经;最后一卷,作者借格列佛之口,揭示了战争的实质,也讽刺了法律的虚伪。

《格列佛游记》的叙述方式怎么模仿?

《格列佛游记》的叙述方式怎么模仿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格列佛这3格字,一看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当我看完这本《格列佛游记》时,我再也不觉得这个人没 什么了。 这本书第一站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确小,格列佛一只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只海军舰队。大致说 来这是个十二分之一的微缩国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 复的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

例如,小人国的国民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名工匠, 搭建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木架: 但是主要的困难是怎样把作者抬到车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 们用带子捆绑住作者的脖子、手、脚和身体;然后用像作者他们包扎物品用的那么粗的绳索,一头缚在木 柱顶端的滑轮上。

九百条大汉一齐动手拉这些绳索,不到三个钟头,就把他抬上了架车……一万五千匹高 大的御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着我向京城进发…… 在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显的渺小委琐。而我们庞大的、具有五千 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如果我们也能让全国人民的雄心衔接在一起的话,我想这会儿,我们国家已经是 世界上的强国了。

而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他与大人国国王的一段对话,不仅构成对英国的批评,也展示了两种不 同的思路,并使它们互为评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 苦。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的缘故。 这个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说带向另一个层面的讽刺:即对人性的怀疑。 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

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十分明确了——因为格列佛自己也变成了 “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 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人的行动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 力量伤害。 如此,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便进而转化为对普遍人性的怀疑。

《格列佛游记》在奇异的想象中隐含着辛辣的讽刺,你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

《格列佛游记》在奇异的想象中隐含着辛辣的讽刺,你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

很多人会把《格列佛游记》和《鲁宾逊漂流记》弄混,的确,两本书都充满了传奇色彩。虽然两个人物并不是一个人,但在性格方面却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是那么不同寻常,天生爱冒险,不甘寂寞,勤劳勇敢又机智善良。不同的是,鲁滨逊遇险,流落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胆识谋求生存;而格列佛更多的时间是在和不同国家的人周旋。

他聪明机智,又有胆有谋。有人说,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活化体现。比如格列佛不计个人得失,对待身边的人关怀备至;他谦虚好学,敢于承认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是一个正直的人;哪怕他沦为玩物,供人观赏,他也不自暴自弃,依然保持尊严;他热爱自己的国家,更热爱和平,不肯为小人国国王的扩张侵略效力……作者赋予了这个形象种种美德。

的确,这本书中隐藏着辛辣的讽刺。小说第一卷,小人国的故事,其实是当时英国的缩影,故事中的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争斗,并不是在为国计民生谋福祉,不过是政客们无聊的勾心斗角;第二卷,大人国的故事,映射的是英国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等等,也是对时政的抨击;第三卷,作者的笔锋直指那些所谓的“学者”,科学家沉迷于虚幻的想象,评论家颠倒黑白,发明家则荒诞不经;最后一卷,作者借格列佛之口,揭示了战争的实质,也讽刺了法律的虚伪。

文章TAG:《格列夫游记》格列夫游记如何运用讽刺手法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