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为什么教师研究课题

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为什么教师研究课题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3:46:28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对于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在课题方面进行要求,如果教师业余时间进行了研究,课题结题了,那当然好,没有也不必要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没有必要一定要课题研究,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不是教科研,课题反映的是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是教育教学水平。

中小学教师有必要都搞课题研究吗?

中小学教师有必要都搞课题研究吗

中小学一线教师搞课题研究纯粹是瞎扯淡!作为一线老师,根据教学实际,写一些心得、反思之类的无可厚非,让老师去研究什么课题,就显得过于勉强,既然是课题,那就要那些搞研究的人,根据众多的个体现象去优化总结出普遍的结论,再经过返回个体进行论证,最后形成可以实施的值得推广的一些经验或模式。如果一个学校、一两个老师就能研究出课题,那要那些所谓的学者、专家干吗?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至于怎么教,各有专长,各有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能够让学生认真、主动、乐意且快速掌握所学知识,就是好的教学。

请您谈谈:教师做课题研究是否影响他的正常教学?

请您谈谈:教师做课题研究是否影响他的正常教学

教师做课题研究,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更不会影响他的正常教学。一、老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有人质疑,课题研究应该是科研院所或大学进行的工作,与普通中小学教师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中小学教师是需要课题研究的。首先,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包括老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分析、对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也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动手实践操作等,每一个方面都制约着教学质量。

其次,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际组织者,必须在实践中寻求最优化设计。比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师提问的启发性、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等,都要课前经过老师的思考研究,才能实施。这个过程,可以随意,也可以规范。最佳选择就是以课题化方式进行研究。二、老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最合理?课题研究不能假大空。有一些老师觉得课题研究是负担,影响教学,问题就在于课题研究脱离了工作实际,申报那些与自己关系不大的课题,或者题目本身太大,根本不适合普通老师研究。

老师要研究的课题,必须是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价值、结合实际、边研究边改进。比如,教师提问的设计研究、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应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研究等,都是老师日常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确定完课题之后,就是进入研究阶段了。课题研究的好处是,引导老师用合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课题研究的程序是,提出一个课题、收集相关资料、拟订研究计划、撰写开题报告、积累相关数据与材料、撰写观察报告、研究心得或论文、撰写结题报告。

文章TAG:教师研究课题研究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为什么教师研究课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