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浅析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浅析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3:25:0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一、小说中,无论对酒店柜台环境的描写,还是对老板对待顾客态度、伙计态度的描写,都无情揭露了病态体制下人们思想行为的严重扭曲: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掌柜说,我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以上描述中,人的衣着似乎都成了划分等级的标志:短衣帮——贫苦的中下层劳动人民;长衫——体面阔绰的上等人士。

不同的身份,也决定了酒店对待顾客的态度:短衣帮柜台外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店里面坐下来要酒要菜慢慢喝……“我”样子太傻,也成了无权服务上等人的理由!而这一切的描写,又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不得不承认,鲁迅先生的目光如炬,聊聊几笔便写出人与人之间滑稽又现实的不公平性。二、正是因为病态旧制下,人们扭曲的价值观,造就了孔乙己这个深受旧制迫害的不伦不类的下层读书人形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沦为下等人又不甘,所以坚持穿长衫;一心想要往上爬又无能。所以,不得不在柜台外站着喝酒。接下来对他窘迫的外貌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这个生活在社会夹缝中的小人物的艰难,就连对他随意的称呼都显示出人们对他的不尊重。

如此,一个旧体制残害下,具有现实代表意义的下层读书人形象即刻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三、封建旧体制笼罩下的社会,仿如一个无形的冷面杀手,一点点蚕食着人的尊严,消耗着人的生命,终致其体无完肤,即使极其艰难的生活也难以为继,为此,难以示人的“偷”,便成了一个无能文人唯一能维持生存的手段: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上文对他细致的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及众人的调侃内容,预示着这个酸腐固执的旧知识分子已然连最后的斯文都被无情地踩在地上。在此,文中专门提到他“偷窃”的原因:虽读书,但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还好喝懒做,不得已才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文章TAG:孔乙己根源悲剧浅析命运浅析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