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身韵气息的重要性,气息为什么重要性

身韵气息的重要性,气息为什么重要性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4:03:4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整个《内经》书中的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十二经络的基础上的。”(《经络之研究》译本自序)对于经络学说的重要性,《灵枢·经别》作了精辟的概括:“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指出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对人体的生存、疾病的形成,以及保持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痊愈都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初始学医的人开始就应学好有关经络的理论,即使学术造诣很深的人也必须深入加以研究,才能很好地掌握治疗疾病的技术。其次,经络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中容易被忽视的中医的辨证方法很多,有八纲辨证、气血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它们虽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又是互相联系和互相补充的。但多为定性辨证,唯有经络辨证是定性辨证基础上的定位辨证。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来概括经络病变的临床表现以及经络、脏腑病变时的相互影响,总结出病变表现时的一般规律,实现以病归经,以经知脏,准确诊断。一方面,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是人体内外联系的桥梁和网络周身的系统,经络辨证更易于将体表收集到的征象与内在脏腑功能变化之间建立联系,使诊断更准确,例如口干一症,唇周干燥应胃,足阳明经“环唇”;口颊干应肝,足厥阴经“环唇内”;咽喉干应心肺,手少阴经“上挟咽”、手太阴经“从肺系”;舌干以舌下舌根为重应肾,足少阴经“循喉咙,挟舌本”;舌干连及上鄂则应肝,足厥阴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又如头痛一症,前额痛应阳明经,多伴恶心欲吐的胃肠道症状;侧头痛应少阳经,多伴有情绪异常、口苦眩晕的肝胆症状;后头痛应太阳经,多伴有恶风怕冷、颈项僵直的外感表证;巅顶痛应厥阴经,多伴有记忆力下降、头昏的肝肾不足、髓海失养症状。另一方面,经络辨证,包括经脉辨证(或称为十二经脉辨证)、奇经八脉辨证等内容。其中,十二经脉又统领着相应的皮部、络脉、经别和经筋,共同把人体划分为十二个基本不相交错的区域(或区带),每个区域内又分为表层的皮肤、浅层的络脉、中层的经脉与经别、深层的经筋。

也就是说,十二经脉辨证除了将人体外部表现与内在脏腑变化联系起来,分析辨别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以及各脏腑的功能盛衰,进行定性辨证外,更为独特的是根据症状出现的部位特点,结合解剖结构,进行定位辨证,而且这种定位辨证,不仅是线性、带状的,还是分层次、立体的,是更为精确的层次定位辨证。例如各类腰部伤筋(包括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现代医学疾病),多辨证为足太阳经和足少阴经经筋病,根据疼痛及疼痛放射的具体部位归经辨证,选择小腿背侧承山(膀胱57)、飞扬(膀胱58)或筑宾(肾9)深刺治疗,多有显效。

文章TAG:气息重要性身韵身韵气息的重要性气息为什么重要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