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融入到什么舞台带来的,将红色音乐融入美育之中

融入到什么舞台带来的,将红色音乐融入美育之中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3:58:50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同时,这类舞台对他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都是大有好处的。其他方面的特长展示也是如此,经常登台的孩子性格都会开朗大方很多,也会更加愿意表现自己。未来的社会更加青睐敢于表达和勇于表现自己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于孩子长大以后参加工作都是很有益处的。再有能力有水平也要能发挥出来才行,那种”茶壶煮饺子”类型的人是不会有太多的机会的。

传教士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传教士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以前,经常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做了那么多坏事,为什么我们还要去信他们的宗教?”后来所接触到的有关传教士的内容也基本都是负面的,如“传教士都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马前卒”、“从事侵略活动的伪善者”、基督教是“殖民主义的警探和麻药”等等。在某年的10月1日罗马教廷将一百二十名在中国的天主教的“殉道者”册封为“圣徒”,我们的报纸就直接指名道姓的抨击这些“伪圣者”,对这些在中国横行乡里、欺凌百姓,让人民在反抗中死于非命的“伪圣者”们,一针见血的指出他们真实面目。

这篇文章虽然是抨击天主教的,但在国人心中,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是没区别的,他们都是一丘之貉。事先说明,本人不是天主教或基督教的教徒,看到这个问题后,我想用客观的事实依据来阐述传教士在中国所做出的行为。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传教士在华的行为肯定有不足和错误的地方,但如果全盘否定他们在作出的价值,就有失妥当。

在近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西方传教士,尤其是基督教传教士,对中国的文化、教育、科技、医药及社会服务等做出的贡献都是有历史可考的。凡是对这方面历史做过研究的人,都不会将其全部抹灭。(文章较长,还请耐心观看)。语言和文字的通俗化在旧中国时期,通用的文字是文言文,与平常百姓的口头语相差很远,如果没有长期学习,基本无法正常的阅读和写作。

那时候的老百姓百分九十都是文盲,这看似是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的结果,但艰涩难学的文言文也是一大因素。传教士们为了让平常百姓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接受福音,便将书面语言通俗化(把文言文翻译成通俗语言),他们用最通俗的语言来翻译圣经,撰写福音单张,而这是在以白话文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前半个世纪的事。(马礼逊)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他的助手们,翻译和编印了许多讲解基本信仰的通俗小本子,免费发给中国人,后来许多传教士也效仿这个方法。

如中国第一位牧师梁发所著的《劝世良言》就在当时影响了很多人,就连后来的洪秀全也是在这个小本子的影响下,发起了“拜上帝会”。1860年,有一百万份的福音单张分发出去。1890年,将近两百万份单张分发。1905年,增加至三百七十万分福音单张。 这些小册子不只是传播了福音,同时也起到了推广通俗文字的作用,扫除文盲,提高了基层百姓的知识水平。

文章TAG:融入美育舞台音乐红色融入到什么舞台带来的将红色音乐融入美育之中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