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中国军人为什么不敢亮剑,我们为什么不敢亮剑

中国军人为什么不敢亮剑,我们为什么不敢亮剑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3:10:1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所以为了突出“亮剑精神”,剧中的这一桥段并不太真实,首先是日军步兵旅团并没有“骑兵联队”的建制,它只存在于日军师团和骑兵旅团的单位中;其次是日军的骑兵联队不全是乘马骑兵,还装备有轻装甲车中队,九二式和九七式“骑兵装甲车”就是专门为骑兵部队研制的;再者一个鬼子骑兵联队有1400多人,百余人的独立团骑兵连如果与敌人正面交火的话,几乎一个照面就要被淹没了。

不过,真若发生八路军小股骑兵与日军骑兵联队遭遇的情况,鬼子还确实不会全部用火器解决战斗,这一点倒是认同《亮剑》的演绎。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是日军骑兵经过长期专业的训练,以及三八式、四四式骑枪的普遍配备(骑兵联队还有个机枪中队),而我们八路军的骑兵都是仓促组建的,一般只有战斗骨干才有骑兵专业经验,骑枪和马刀都未必装备齐全,双方的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因此日军有很强的心理优势。

另外中日双方的骑兵都缺乏速射武器的装备,八路军不用说了,鬼子的三八式、四四式骑枪也无非就是缩短版的“三八大盖”,五发弹仓一会功夫就打光了,在颠簸的马背上补充弹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在初期的交火之后,如果一方弹药耗尽应该会出现马刀对砍的情况。这就如同八路军和日军步兵经常发生白刃战一样,八路军可能是没有子弹了,鬼子难道也缺乏子弹吗?显然不是,那是军事条令和战斗实际的要求。

注意细节,骑兵连并非一开始就与鬼子马刀对砍的,而是经过血战后只剩下几个人时,小战士才报告子弹打光了,孙德胜于是下令扔掉枪支准备白刃格斗。日军6.5毫米的有坂子弹穿透力很强,双方人马混杂一起抡刀的时候,鬼子开枪很可能伤到自己人,既然有强烈的心理优势,而对手已经只剩下寥寥数骑,1000多鬼子完全没有必要再开火了。

日军的骑兵部队数量并不很多,到1940年前后野战师团数量激增,师团属骑兵联队都改为“搜索联队”,大多以轻装甲车和摩托化步兵为主。这一方面说明骑兵是“夕阳兵种”,一方面说明日军的预备役和后备役骑兵不足。因此能够在早期骑兵部队中服役的官兵遴选严格,普遍素质较高,就像《亮剑》里的黑岛联队长是男爵一样(硫磺岛的西竹一中佐也是男爵,奥运会马术金牌获得者)。

素质高的部队其军人荣誉感也较强,远比那些后入伍的预备役垃圾们正规(军纪最差的也是这些),你说武士道也好,说鬼子装叉也罢,既然小股八路军打光子弹进行“自杀式冲锋”,人多势众的日军骑兵再开火射击就不公平了。所以在骑兵连全体壮烈牺牲后,黑岛大佐还特别下令厚葬,这是符合日军“欺软尊硬”之传统的,张自忠将军血染沙场后,日军在撤退前也给予下葬,尽管是比较匆忙的简单处理。

文章TAG:亮剑军人中国军人为什么不敢亮剑我们为什么不敢亮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