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弟子规的目标重点怎么写,《弟子规》节选一

弟子规的目标重点怎么写,《弟子规》节选一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2 19:04:48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不能不说,《弟子规》中的内容,糟粕成分大于精华。虽然《弟子规》一上来就高调宣称:“弟子规,圣人训”云云,但其实此书和孔子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这书诞生于清朝雍正年间,是一个终身不及第的秀才叫李毓秀的所写。所以说,远不如让孩子们来读明代萧良有撰写的《龙文鞭影》。萧良有是明朝的神童,十几岁就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得了进士第二名,也就是榜眼,事实上他应该是状元,是因为考官巴结权势正炽的张居正,把状元让给了张居正的儿子。

假如现在有两个人开办 教育辅导班的话,你是愿意送到高考状元清华大学毕业生那里接受学习经验,还是愿意送到一个三本毕业生那样去接受辅导?再看内容,李毓秀为人迂腐腾腾,满纸封建伦理道德的说教,当然旧时的道德,比如尊敬师长之类的也是有一定的可取性的,但是《弟子规》中的教法远远脱离了时代,什么“亲有疾,药先尝”,古时往往是汤药,尝一点知道冷热,而且剂量微小,不会对身体有伤害,我们现在的医药可尝不得,父母有高血压,孩子也吃降压片?父母有心脏病,孩子也吃救心丸,非得出事故不可。

其余像什么“守丧三年”,经常悲戚,断绝肉食之类,这在古代就少有人做到,现代社会中更是不可能的。还有什么“非圣书,屏勿视”之类,是清代进入封建社会腐朽时期的文化专制行为,是愚昧人民的反文明举动,中华民族之所以在这个年代落后于世界,就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弟子规》通篇都是这样的说教,虽然也有一定的品德教育功能,但是并不完全符合现代文明理念和当今的社会价值观。

所以,与其读这个,远不如读《龙文鞭影》,《龙文鞭影》一书文采斐然,而且每一句都包含一个历史典故,有些丰富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对少年儿童增长知识,丰富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帮助是很大的。其余,就算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远远胜过《弟子规》,古代时最常见的蒙学书籍,就是上面说的“三百千千”,在古人都不怎么推崇《弟子规》的情况下,我们现代人何必将思想迂腐,糟粕远远大于精华的《弟子规》奉为圭臬,捧上天呢?古代的东西也不见得完全是好的,我们要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如今国学盛行的风气下,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防止一些文化糟粕包装出来,毒害世人。

小学生背诵《弟子规》有意义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随着传统文化的兴起,社会上兴起了“国学热”,像《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经典书籍又回归到了人们的视野。我觉得,小孩子背一下《弟子规》也无妨,尽管《弟子规》里有许多糟粕思想,但是整体上质量还是蛮高的,肯定是利大于弊。小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教成白就是白,教成黑就是黑。小孩子即使全本背完《弟子规》,也未必能读懂其意思

想真正明白其意思,至少需要到十二岁。但是小孩子的记忆力特别好,如果天天读的话,不到两个月就能全部背会。《弟子规》重在一个“规”字,用来规范世人的行为,读熟了该书,就会明白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语言得体、行为得当,成为一个有教养、高素质的人。当然,背诵该书也需要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毕竟时代不同了,书中有很多观点都落后了,我们理解其意思就行了,没必要严格按照弟子规去做。比如“号泣随,挞无怨”、“事死者,如事生”。我个人认为,有余力的话可以背诵《弟子规》,无余力的话仅仅背会《三字经》就可以了。毕竟小孩子精力有限,需要学习绘画、舞蹈、钢琴、英语等技能,同《弟子规》比起来,这些东西更重要。

文章TAG:弟子规节选目标重点弟子规的目标重点怎么写《弟子规》节选一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