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中国高考制度的利与弊,为什么要实行高考制度

中国高考制度的利与弊,为什么要实行高考制度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9:03:1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这不是科学,这是宗教。如果学会了物理,我们对任何的知识都不会武断地认为是对的,而是要检验它,也可以质疑它。在物理界,没有绝对的权威,爱因斯坦可以挑战牛顿,玻尔可以挑战爱因斯坦。任何原来经典的理论必须要无时无刻接受检验,只要不符合现实,就是错的,需要纠正的。物理更多的讲的就是这种方法论。这是我们人类在正确道路上的最重要的武器。

为什么只有中国把高考看得很重要?

请问为什么要去天津参加高考

谢谢邀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回答非常现实,相信也比较中肯,有些观点可能会引起某些人的不快。如有不当或是冒犯,还望您能及时提醒,以便我做出修改,谢谢!为什么只有当今的中国把高考看得很重要呢?我的观点是:当今的中国社会上上下下全都把高考当做一块“敲门砖”了!不是吗?自打文革后恢复高考,重新崇尚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理论以来,高考便变得日益重要起来,因为考上了大学,尤其是考入一个重点大学,便等于此生有了保障,可以“含着金钥匙”进入社会,可以比别人省去许许多多的努力,轻易便可以做“人上人”,可以“挣大钱”,还可以拥有一个高品味、高质量的家庭,正如古人崇尚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于是,在这种氛围下,高考便变成了中国社会诸多孩子们自出生以来的第一场战役!对于许多人尤其是那些寒门学子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改变自己未来生活与命运的战役。您说,能不重要吗?在此,我想弱弱的跟这个社会说一声:崇尚孔子,并没有错,但是应该崇尚的不应该是孔子的“学而优则仕”思想,而应该是孔子在《大学》开篇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学成后,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而非一心只想着升官发财,出人头地。我想,文革时期,毛伟人提出“批孔”,应该也是出于此种考虑吧?因为他老人家满心里想到的都是如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不是为了“颜如玉”和“黄金屋”而拼命学习的书呆子。

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是更有利于选拔人才吗?

从强基计划和3 1 2看应该是更有利于学校选拔自己想要的专业人才。1.强基计划学校考核占比重15%,这说明不再一考定终身,选拔权部分交给了学校,预计这个比重可能逐步扩大。2.强基计划15%中的试卷是分专业考试的。学校的考试是根据学生专业报考,分专业考试的,这说明专业相关知识越来越重要。3.3 2 1预计会和学校专业挂钩,例如选历史没选物理的学生不能报考物理相关专业。

这样更有有利于因材施教,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专业,学校也能挑选专业优秀的人才。如果今后数学英语也能变成可选择专业,将是偏科孩子的福音。针对以上变化对家长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专业特长从小抓起。发现孩子爱好特长——学习特长班培养——结合强基计划学校专业考试学习,参加相关竞赛。就是从小就要开始准备。例如:如果想考清华网络安全,从小学就要开始编程机器人等课程学习,到高中结合清华相关专业历年学校考题针对训练,参加综合评价可能形成亮点的竞赛。

所以只能说家长的任务更重了,孩子更忙了。2.培养孩子要更全面。强基计划学校评分里有一项综合评价,有一项体育测评。这就要求在高考成绩保证的基础上,参加各种竞赛,训练体能,全面发展。预计各种球类班将获得招生红利。针对高考改革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保障公平公正。15%的学校权重,学校自主出题,自主考试,谁去监督考试公平,谁来确保试题不外泄,批卷公平。

高考对于一个人真的那么重要吗?就像以前的科举制度吗?

高考对于一个人的一生,真的是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家庭贫困,或者是没有背景的农村人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通过高考能改变自己的前途和命运,通过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只要自己的智商还行,不怕吃苦,愿意努力,最后考上理想的大学,不但自己跳出农门,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能给家庭带来荣耀和尊荣,甚至给下一代都创造了比较好的生活环境。

建议京津冀统一高考,教育部回应目前还不宜实行,你怎么看?

开篇先给朋友们声明一下:河北代表提议京津冀统一高考是去年两会期间提出的,今年两会并未提出此议案。京津冀统一高考为何不行?教育部给出的解释是虑到京津冀三地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不同、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不同以及现阶段我国实行分省录取制度等因素,目前还不宜实行。关于教育部给出的理由老李来一一分析一下。第一点:三地基础教育发展水平。

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京津冀三地的基础教育如果从师资和硬件水平上来看应该是北京最好、天津次之、河北第三。北京的中小学这几年引入的老师大都是名校毕业并且很多都有硕士或博士学历。我的同学是清华大学博士现在在北京教初中,她是河北人但是她没有选择回河北。北京留住了很多外地的优秀人才,因此在师资层面来说北京的师资是最好的,天津作为直辖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要强于河北,河北的师资水平确实不如北京天津。

河北的经济实力与北京天津也存在差距,因此河北学校的硬件水平大都不如北京天津。但是河北的学生爱学习呀,正是因为较低的高考录取率激发了河北孩子的学习热情,因此单从考试成绩上来看作为河北的老师老李敢说河北孩子的考试成绩绝对不比北京天津孩子差。我想说的是京津冀三地,河北的基础教育师资和硬件是最差的,我们也不嫌吃亏,统一高考就统一吧,吃点亏我们也没意见。

第二点:高考改革方案及高考试卷不同。我觉得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目前京津冀三地都已开始新高考,关于高考改革无非就是3 3和3 1 2的区别。俺们河北比较听话,两位老大哥你们说怎么考就怎么考,俺河北人听你们的,没意见。京津冀三地的高中教材都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上不存在任何差异,这一点已经统一了。三地高考试卷是不一样的,河北用全国卷、北京用北京卷、天津用天津卷。

还是那句话,统一这个就更好了。两位大哥表示,对于河北考生用哪种试卷,他们没有任何意见。我们平时400分的学生,在北京卷子能考500分,我们没问题。第三点:录取制度。只要试卷统一,分数统一,我们河北考生怎么录取都没意见。河北省好的大学也向京津倾斜,多招这两个地方的学生。且不说什么技术问题,都2020年了,我们还有这个技术。

文章TAG:高考制度利与弊实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