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养殖之土元生长与繁殖特性,土元是怎么繁殖的

养殖之土元生长与繁殖特性,土元是怎么繁殖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1 00:31:30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3)空气污浊,密密麻麻的土元在一个屋子里面生活,所有的小虫也需要呼吸,如果空气太污浊的话,小虫吸进去的是污浊的空气,最容易导致虫子生病,也会导致小虫大量死亡。所以我们养殖房要天天环空气,增加空气的新鲜度,避免土元大量死亡。土元卵块孵化之前先选好选好相应面积大小的孵化室,如果一次孵化50公斤土元卵块,需要面积10/6立方米空间,把卵块和饲养土搅拌一起,放到孵化室内,同时开始加温加湿。

加温用煤炉或电热炉,用煤炉加温应注意用管道把煤气排出孵化室,孵化室内温度长期保持28-30℃,不能忽高忽低,相对湿度保持50-60%。当土元卵块通过适宜的环境孵化,约30多天后,白色幼虫就会脱壳而出。因幼虫的爬动出现饲养土下沉,卵块上浮,或用手翻开有很多白色小幼虫时,可以将幼虫筛出,方法是用直径4毫米孔的筛子将卵块和幼虫分开,然后再在土元卵块中加通过预热的饲养土拌好,比例为1:1,切勿再用过细的筛子筛幼虫,以免降低幼虫的成活率。

筛出的小虫可直接放进饲养池内饲养。饲养池内饲养土应加厚到12厘米左右,温度和湿度要和孵化室内一样,放入饲养池内的幼虫就可以饲喂,用麦麸拌黄瓜丝或菜叶直接投喂。如果加一点豆饼粉增加营养,则效果会更好。孵化幼虫应注意:孵化期内饲养土不能喷水,只能更换。饲养土湿度保持手捏成团自由落地即散,温度不能忽高忽低,更换的饲养土一定要通过预热。

只要掌握好这些关键方法,就一定能达到85%的孵化率,养好土元关键是要孵化好幼虫。卵块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出虫率,可以用以下方法鉴别卵块的优劣:优质卵块鲜褐红色,饱满,通气孔锯齿清晰,用手捏开可见乳白色或浅黄色椭圆形卵粒;坏卵表面粘着泥土,锯齿状通孔有白色霉状物,捏开后可见深黄色或发黑卵粒.卵块孵化不宜在室外进行,应在温度平衡的室内.卵块可放在光滑的塑料盆里,直径50厘米的塑料盆可放5千克卵块,拌入卵块体积一半的孵化土.孵化土要求疏松,有利于气体交换,不易产生霉卵和死卵.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降低孵化卵.卵块发育的起点温度是18摄氏度,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度.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孵化初期温度应控制在25-28度.中后期应控制在28-32度.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湿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卵块所需的湿度,主要依赖空气和孵化土的水分渗透供给,适宜的湿度可使卵块顺利孵化,能减少刚孵化若虫的死亡.孵化土的湿度应控制在20%-25%.在卵块孵化过程中,其锯齿状的透气孔不断吸收孵化土中的水分,经5天左右潮湿的孵化土逐渐干燥,就要及时补充水分.此时注意不能向卵块直接喷水增湿,因喷水的孵化易板结,把卵块的透气孔堵塞,造成幼虫在卵块中闷死.应把干燥的孵化土筛出来.再拌入新的潮湿的孵化土.在换土的同时,如有部分卵块出虫,可把幼虫筛出并放入池中饲养.在卵块孵化时出现螨虫是难以避免的,经30多天的孵化后.有部分幼虫破壳而出,同时寄生在破损卵块中的螨虫也被孵化出来了.这是大量出虫的征兆,不必惊慌.只要用细筛把螨虫去掉即可.43天左右出虫率即达到高峰,50天后孵化便告终结。

文章TAG:繁殖之土元土元养殖特性养殖之土元生长与繁殖特性土元是怎么繁殖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