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什么活动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什么活动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19:38:09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儿童绘画活动中的创造性表现由于儿童的知识储备较少,其创造力会更多地以艺术的形式(如绘画和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比如在绘画课上,一些孩子会将太阳公公的胡须画得很长很长,成了一座小滑梯,小朋友們在太阳公公的长胡须爬上滑下。再比如小班的孩子在画太阳时,会在太阳上点许多小黑点,并且解释说,“老师,这是芝麻。太阳公公喜欢吃芝麻。

”这些都是因为孩子根据周围环境中已有的物品,不断地在构建自己想象中的世界,并在绘画活动中不断体现,这就是儿童创造力的表现。父母怎么做:鼓励孩子涂鸦。首先,打开孩子的五感,让孩子认识到世界的多样和色彩纷呈,父母多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大自然中,观察各种植物与动物的色彩和形状,去看不同的风景。其次,在孩子绘画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给予鼓励,不要有过多的限制,哪怕是孩子把苹果画成绿色的三角形,你也不要去干涉他,可以多请他讲一讲自己的画,也许你会发现,那些“画错”的地方正是他创意的精彩表现。

儿童游戏中的创造性表现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创造力的发展也同样如此。儿童游戏的发展过程主要分为3个水平阶段:感觉运动水平阶段(0~2岁)、象征性水平阶段(2~4岁)和规则性水平阶段(4~6岁)。0~2岁的儿童处于感觉运动的阶段,其认知发展主要依靠简单、机械重复的动作运动。此时他的游戏主要以感知运动性游戏为主,如大运动类游戏、用手的游戏、身体的游戏等,伴有象征性游戏的萌芽。

在这个阶段,孩子也会表现出相当的创造力,如在障碍跑的游戏之中,有的孩子不能手脚协调地站着弯腰穿过圈圈,就会创造性地采取爬或滚的方式通过。2岁以后,儿童进入象征性游戏阶段。象征性游戏包含着3个基本因素:第一是情景转变,即儿童在假想的情景下做出一些象征性动作。研究者认为,象征性动作的发生是以儿童对于物体的关系的认知为前提的。

第二是以物代物,即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代替物。第三是以人代人,即角色扮演,其心理结构十分复杂。孩子经常进行的“过家家”游戏,几乎包含了象征性游戏的所有因素,可谓是象征性游戏的代表,在这类游戏中,孩子一方面表现着他们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在锻炼着他们的创造力。

4岁之后,儿童进入规则性游戏阶段。此时儿童可以用语言、动作替代实物进行游戏,喜欢进行有一定难度的棋牌类和富有挑战性的体育竞赛类的规则游戏,并且还会创新规则进行游戏。事实上,游戏活动贯穿了个体发展的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而学龄前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并且能促使他们不断产生新的需要。

文章TAG:创造力培养孩子活动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什么活动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