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读全球通史有什么体会,全球通史适合什么人读

读全球通史有什么体会,全球通史适合什么人读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3:31:38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在我读这二部史书的时间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读完此书时,不但对世界史及中国史,有了一个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清楚认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也树立了正确的唯物史观,对于后来读书有着正确而积极的指导作用。当然作为国史,比较有权威的则是《廿四史》,但作为只有初中文化的现代中国人,在缺少古语言知识(文言文)的普通人,是很难读懂的。

建议,在五十后有限的人生时间里,就别钻古典历史的牛?角针吧。历史总是不断地前进的,通过考古学家的不断挖掘,是否是对历史有新的发现,是否对部分历史重新作出定论,这是每个读者都必须具备的历史视角,随时关注历史的新进展,新证据和理论,与时俱进,以史为鉴,以免犯历史性错误。以上是本人读史的点滴体会,如能值得诸位借鉴,实感荣幸,如有谬误,谨请斧正,谢谢!。

如何看待《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版)对中国历史的描述?

老外写的历史,怎么描述中国历史呢?L.S.斯塔夫里阿诺斯,希腊籍美国人,是美国久负盛名的历史学家,他写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反响很大。作为世界史,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书中有很多描述中国历史的部分。外国人的历史书中,会怎么说中国呢?【尔朱少帅】带您一起来看看:【有一些观点很让人受不了】L.S.斯塔夫里阿诺斯书中认为,史前文明最早起源于中东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后面的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都受到中东文明的影响。

书中认为中国的最早国家,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商朝(比古埃及晚1500年,比古印度晚1000年)。而商朝人是来自西北的游牧民族,商朝人因为掌握了来自中东的青铜技术和战车技术,从而有了军事优势。商朝人一举侵入黄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原始部落,中华文明由此开始。【有一些观点比较新颖】◆《通史》认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三个年份:①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征服全国,建立帝制。

②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消灭帝制。③公元1949年新中国成立。◆书中认为,中华是唯一一个连续没有间断的文明。中华文明能一直延续原因呢?首先,中华文明地理偏僻,经常打交道的游牧民族人口和文明上都处于弱势。即使游牧民族打进来,也会被海量人口和先进文化同化。其次,中华各种哲学派别都讲究“实用”。神权、宗教不但没有挑战统治者,还很好的配合统治者。

儒学则让更多的人保守固化,安守本分。再次,秦始皇统一文字,奠定了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汉代开始,中华文明才开始赶上其他文明。汉以后,中华文明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富、文明最先进的国度。【有一些观点跟咱们不同】书中认为,中国人标准里的软弱王朝:宋朝,恰恰是中国帝制时代的“黄金时期”,宋代文化、经济都达到了中国帝制时代的顶峰。

事实上,宋代军事也没那么弱。蒙古骑兵把更远的中东征服的时候,对南宋对进展却很艰难,比征服中东艰难很多很多。另外,由于科举制对儒家的唯一推崇,千百年下来,使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正统”的固化观念,引起中国人思想的傲慢和保守——导致一个严重后果,宋代以来,中国领先的技术(航海术和四大发明),对本国对影响很有限,反而传播出去后,让西方产生了爆发性发展。

【L.S.斯塔夫里阿诺斯一些常识性谬误】其一,书中把商朝作为中华文明起点,完全忽略了我国史书中,夏朝和尧、舜、禹的记载,也忽略了我国二里头、陶寺等考古新发现。其二,书中把东汉灭亡,分裂成魏、蜀、吴三国的原因,说成是突厥—蒙古部落入侵导致。其三,混淆了汉代“察举制”跟隋唐“科举制”的区别,误认为汉代“察举制”也是全国性考试选官制度。

文章TAG:通史人读全球体会读全球通史有什么体会全球通史适合什么人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