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苏轼《琴诗》蕴含的哲理意义。,小学四年级琴诗的哲理是什么

苏轼《琴诗》蕴含的哲理意义。,小学四年级琴诗的哲理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1:11:28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父母上班的时候,家里的老人也会放录音听,孩子玩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沉浸在这些文字和故事里的。这个时候孩子是全方位地吸收的,会说话的时候,大人读一句,孩子读一句。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会读,甚至会背了。上小学时很多孩子都报识字班和拼音班,我家孩子没报。小学一年级时候,其实拼音有的也搞不清,因为学校基本默认孩子们都学过了,讲得也很快。

这个时候我也没太着急,到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她就跟上了。身边很多家长问过,四书五经孩子们读得懂吗。小的时候可能是读不懂一些深刻的道理,但到十几岁了,随着孩子接触越来越多的人和事,有些就慢慢懂了。所谓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就是这个道理。关键是我们家长切不要急于求成,在孩子们成长的时候,有的时候可以用读过的书里面的话来教育她,她不会感到陌生和被教育,会感到这个话我熟悉,我见过呢。

苏辙有一句话:早岁读书无甚解,老来省事有奇功。意思是说,小的时候读书都是不求甚解的,有了人生阅历后,审察事物时却有了奇特的功效,这便是早年记忆的沉潜。这句话特别有道理,但关键的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能不能够有机会、有条件大量的读书,吸收好的知识和智慧,在这个数字化信息纷乱、观点横飞的年代,还是需要家长的智慧和定力的。

关于选择版本问题,一开始选择的版本是拼音版,否则咱们大人有很多字也不认识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是不会问什么意思的。如果问,我们就讲给她听好了。其实这个问题不是问题,不要在懂与不懂这个问题上纠结,纠结一时还好,太多人纠结一年两年的,这不耽误了孩子读书了嘛。谁都明白,书没有白读的时候。读多和读少那是不一样的,读什么书就更不一样了。

所以,诵读经典,永远不会过时,读经典开智慧也不是一句空话。以上也只是说了一点点,想具体了解的不如留言一起讨论。我只是分享了家里孩子十几年来真实的案例。记得女儿在小学二年级读到《大学》时,朗朗上口,她说,妈妈读起来跟唱歌似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第一段读读看,是不是很有韵律跟唱歌似的。回到上面的《大学》里这一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说得太好了。现在家长给孩子们报那么多培训班兴趣班,大多在追求“末”,真正读书求知做人的“本”放弃了呢。好了,为了避免长篇大论的说教了,再说说女儿读这么多经典后的学习情况吧,想必很多人都关注这个呢。

文章TAG:琴诗哲理四年级蕴含苏轼苏轼《琴诗》蕴含的哲理意义。小学四年级琴诗的哲理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