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水稻机插秧技术要点,机插秧秧龄怎么算

水稻机插秧技术要点,机插秧秧龄怎么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8:05:19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在早稻“青头”之后,立即用10%多菌灵25克,兑水喷雾防治一次。在栽插前7天再用10%甲基托布津25克,兑水10公斤喷雾一次。早稻育秧低肥可以用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亩,氯化钾5公斤/亩即可。以前化肥紧张的时候,农民用农家肥、绿肥混合在田中发酵腐熟后做底肥,追肥在水稻分叶之后,每亩5公斤尿素撒施,在栽插前7天再追施“送嫁肥”,每亩10公斤。

带药、带肥栽插,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为宜。管理上重点防控“倒春寒”寒潮天气影响。晚稻育秧没有了冷空气南下了,播种后,水稻秧苗生长快,病虫害较多,要在播种后每隔7天对病虫害防治一次。底肥与早稻差不多,但不用小拱棚覆盖,要拔草,把稗子拔掉,追肥在分叶期追施尿素5公斤/亩,在晚稻栽插前再追施尿素10公斤/亩,带药栽培,带肥栽插。

晚稻秧龄依早稻收割期而定,早稻成熟期迟,晚稻秧龄栽插就长,我们当地正常年份35日龄栽插,但也有年份晚稻60日龄栽秧的。当晚稻秧苗不够时,只能到外地“判(盘)秧”栽插,必须等人家晚稻栽插完后,才能“判秧”回来,这样秧龄达到45天——60天左右。另外,“双抢”时间短,在7月中旬——8月上旬必须抢割抢插完毕,如果人手不够,早稻成熟度不够,就要“秧等田”,晚稻栽秧必须推迟,晚稻秧龄也会长。

早稻、晚稻产量在我们当地都不高,两季稻产量加起来还不如一季稻产量高,人搞“双抢”还累得半死的,所以,我们当地现在只种一季稻了。早稻育秧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必须要丰富的经验,心思全放在育秧上,要聚精会神地去管理。而晚稻育秧要轻松一点,管理上主要防治病虫害,早稻生长周期90——100天左右,晚稻生长期105——115天左右。

水稻机插秧对秧苗有什么要求?一天最多插多少地?

水稻机插秧对秧苗有什么要求?一天最多插多少地?水稻机插秧对于秧苗的要求较高,播种的密度、秧苗的高度、根系生长情况都有着一些严格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很可能出现秧苗散花、叶片损伤甚至是“倒栽葱”的情况发生。1、播种的密度。建议播种量在每亩地用种10斤左右,大概360平方米的苗床用种量在560-640斤的区间,每盘播量干籽在2两半左右,这是对于塑料毯式盘的播种密度,也是最常见的育秧用育秧盘的播种密度。

密度太小,根系量不足,容易散花;播种量太大,第一片叶因为通风的问题容易腐烂,影响水稻的后期分蘖,因为东北地区水稻的分蘖是靠前3-4片叶的同伸分蘖,第一片叶腐烂了,第一叶的同伸分蘖就没了。2、秧苗的的高度。秧苗高度尽量控制在15cm以内。东北旱育壮秧一般在叶龄3.5-4叶左右移栽,在秧龄3.5叶时,株高在11-12厘米左右,这是正常的壮苗高度。

如果达到15厘米,水稻茎叶节间的距离过大,不利于秧苗的返青。如果秧苗的的高度超过15厘米,那就不是壮苗了,茎秆细弱、叶片细长,返青慢、死苗率高,并且高度过高,很容易出现机械移栽时秧爪子将叶片移栽入田间、根系却在外面的的情况。所以,控制秧苗的高度很有必要,最简单的就是通过水分和通风来调节。3、根系生长情况。

正常情况下,3.5叶左右的秧苗根系在11-14条,能达到11条根系的数量是正常的。要求根多、根白。其实这个和播种量也有些关系。播量不足,根系再好也不能保证移栽时秧盘的完整。如果播量足,根系生长量不足,也会影响秧盘上插秧机的完整性,就是咱们常说的秧盘散花。出现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浇水过多以及立枯病、青枯病的影响。

农村插秧时,过了秧龄期,会不会影响水稻的生长?

农村插秧时,过了秧龄期,会不会影响水稻的生长?水稻种植(植育)有多种方法。其中包括有:旱育秧;抛秧;水植播;人工手插秧;机械栽插秧;等多种方法。在以上水稻植育的过程中,要先行进行水稻秧苗培育的有:抛秧、人工手插秧、机械栽插秧、等几种。在实际操作(植栽)过程中,过了秧龄期插秧是会对水稻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的,为什么这么说,有如下要素。

一:会影响水稻秧苗的成活率。过了一定秧龄的稻秧苗(一般稻秧苗根据品种、地域、气候、环境的不同等等,其整苗齐苗期一般在25~40天左右。题主并没有说秧龄具体超过多少时长),其秆茎发挺发硬,己经长于正常时长生长期的秧苗,其叶片也稍宽长于正常时长的秧苗。其己进入处于正常生长期,而并非育苗助苗期。在栽入操作时,其茎秆易受折断,栽入后由于是初栽入,其根须未深(生),抓地不牢,其叶长叶大,秆茎又高,遇风易折易倒,更易造成"浮根”,从而造成稻秧植株的枯竭。

文章TAG:插秧秧龄要点水稻技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