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水稻机插秧技术要点,机插秧秧龄怎么算

水稻机插秧技术要点,机插秧秧龄怎么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8:05:19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再者,水稻吸肥和相对的最易生长期是苗期、分蘖期、抽穗成穗期等。而对过了秧龄的水稻苗进行移栽,其醒棵时间则更长,吸肥能力变弱,甚至造成滞长缓长,和整株的枯竭。以上这些均是造成水稻生长枯竭的因素。二:会拉长其醒发的时长,及影响后续生长的时长。超龄的秧苗在起秧(把秧从秧池中理出的时侯,)在搬运过程中更易造成“脱水昏迷”,或经不起环境的高温和短时的脱水脱肥,更易造成其茎发软,其叶发卷,在栽入后其醒发的时间相对于正常秧龄的时长会更长一些。

这样即便醒发过来,也应更加耗水多肥。还会影响其分蘖的时间及效果,以及缓生长滞生长影响其后期的扬花、抽穗等,甚至使整块秧田的生长参差不齐。三:对超龄秧苗的注意事项。对于稻秧育栽要根据品种、地域环境、外界温度等合理把握正确的栽插时间。若疏忽了合理正确的植栽时间,则要注意以下的事项。1.轻启深栽。对于超龄秧,在启离秧池或秧盘时应轻启,尽量做到轻启以防拉伤叶和根须,或拉折秧苗的秆茎,给其醒棵和成活率造成折损。

在栽插时,应比正常秧龄的秧苗栽得稍深一些,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从多方面(如田水过大,或大风等)减少浮根及折秆伤秆等。2.注意田间保水量。对于超龄秧苗应注重田间保水量。水量不能过大,否则在起风的环境里更易造成秧苗的脱泥浮根。水量亦不能过小,否则在起风时更易造成秧茎折秆。综合历来的经验来看,其保水量一般保持在秧苗高出土壤部分的50%为宜。

3.注意密植度。根据秧苗超期的时长及高度,综合地域和土壤环境,合理密植。4.做好料肥的补施。尤其是微肥促根肥的补施要适时适量适宜。5.做好补苗工作。超龄稻秧苗相对于适龄秧苗来说,其枯竭率要稍高一些。要做好后续的补苗工作。总结。农村插秧时,过了秧龄期的稻秧苗,对其生长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若及时做好跟踪管理,尤其是前期(栽插后)的管理,和后续的管理,其对后续的产量和品质等基本的影响,是可以在前期优质的管理中追补回来的。

水稻的移栽,秧龄多长才合适?怎样确定水稻的移栽期?

水稻的移栽秧龄多长才合适?怎样确定水稻的移栽期?由于各类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的特点不同,适栽秧龄的长短也有所不同,早熟品种要求短秧龄,迟熟品种要求较长的秧龄,中熟品种在早熟与迟熟的之间。水稻高产栽培要求秧苗移栽后最少能长出3—6片新叶,才开始幼穗分化。就是移栽后大田期要能长出6—9片叶,这样植株才能具有足够的营养生长量,为穗大粒多奠定物质基础。

如果移栽时苗龄过大,那么返青后就进入幼穗分化,难以达到穗大粒多。据试验结果,杂交水稻高产要求的适宜移栽秧龄以6—8叶(45—50天)移栽为好,秧龄超过60天以上,产量显著下降。一般中早熟品种以5—6叶龄为好。秧田环境不同,其移栽秧龄也有所不同,高温季节移栽秧龄比低温季节短,湿润育秧移栽秧龄比保温育秧长,采用长龄多蘖秧,还必须同时采取降低秧田播种量或者寄栽密度的措施。

请问机器插秧水稻颗数有的就一颗两颗苗,影响水稻分蘖吗?

机插秧的基础穴株数过少,不会对秧苗自身的分蘖能力产生影响,有影响的是整体的秧苗分蘖数量造成整体分蘖数量过少、有效穗数较少而形成产量过低的情况。秧苗的分蘖数量是水稻产量形成因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稻的最终穴株数是以机插基础株数和分蘖数量组成的,正常情况下水稻秧苗是依靠第1-4叶的同伸分蘖来达到理想的穴株数。

但是很多时候第1叶的同伸分蘖会因为苗床上第1叶的腐烂或者移栽之后第1叶水泡腐烂,而造成第1叶同伸分蘖的损失。所以,建议在理想穴株数的基础之上合理的调整机插基础穴株数来达到理想中的穴株数数量。以我们黑龙江农垦为例,普遍以穴株数保持在25-27株为较为理想的穴株数,以9寸*4寸的插秧规格来说每平方米的穴数需要保持在27穴左右,也就是说每平方米的株数大概在675-729株之间。

如果穴苗数为25-27株,只有基本苗数在5株左右,穴苗数才能在25-27株之间。但是,由于失去了第一片叶子的同延分蘖,因此需要增加目标基本苗的数量,以达到每平方米675至729株之间的理想苗数。所以,如果你的幼苗第一片叶子已经干枯腐烂,建议把机插基本描述加到6株左右。这样,如果你的机插基本苗数量在1 ~ 2株之间,那么你的最终穴数只有5 ~ 10株左右,这对最终产量形成因素是非常不利的。

文章TAG:插秧秧龄要点水稻技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