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养殖之土元生长与繁殖特性,土元是怎么繁殖的

养殖之土元生长与繁殖特性,土元是怎么繁殖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1 00:31:30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1、交配每一年的春季冬眠后的老龄雄若虫开始出土活动觅食,待到土温达到15℃以上时,经过一段时间便蜕去最后1次皮,变为有翅的成虫。随后与发育成熟的雌成虫陆续交配。1只雄成虫可以与3—5只雌成虫交配。雄虫交配后翅膀破裂,1个月以后陆续死亡;雌虫交配后7天左右开始产卵,1次交配可生产受精卵,但也有在以后还与雄虫交配的雌虫。

土元的交配旺盛期在夏、秋两季,但在秋末入冬以前以及翌年春天也能交配。交配率高低与气温有关,温度在25~32℃时交配率高,随着温度的降低交配率也随之降低。所以,种土元群中夏、秋交配盛期雄成虫要占种虫总数的40%,其他时期保留20%—30%就能满足雌虫受精的需要。交配时,雌、雄虫大部分从饲养土中爬出,集中在池面或饲养土的四周,雌虫分泌性激素,引诱雄虫追逐交尾。

此时可以看到,几只甚至十几只雄虫朝着发出性激素的雌虫方向飞速爬来,争相与该雌虫交尾,只有距离最近的或最强健敏捷的雄虫方能争到交尾的机会。土元交尾行为是,当雌虫散发出雌性激素时雄虫迅速赶到,围着雌虫反复转圈,当认定是该雌虫发出的后,调过头来与雌虫尾部相交,一旦交尾成功,雌虫便不再分泌性激素,其他雄成虫也就不再追逐它,另去寻找其他分泌激素的雌虫。

雌、雄虫交尾时间一般要持续30分钟左右,也有的长达60分钟,最长的交尾时间达120分钟。交尾期间雄虫比较被动,不能吃食;雌虫相对比较主动,按主观意愿爬动,有时还能觅食。在雌、雄虫交尾时,室内要保持安静,不能惊动,特别不能有强光照射,否则它们争相往饲养土里钻,被迫脱尾,影响交配效果,也影响将来所产卵鞘的质量。

2、产卵雌成虫交配后7天左右便开始第一次产卵。雌虫产卵时,生殖道附属的腺体分泌黏性物质,把产出的卵黏在一起而成卵块,即卵鞘。卵埋藏在甲壳质的卵鞘内,整齐地排成两排。卵鞘的长短不一,每个卵鞘的含卵量也不一样,最少5—6个卵,最多的30多个卵,平均15个卵。卵鞘孵化率高低与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长短有关,保存条件好的孵化率高,保存条件差的孵化率低;保存时间短的孵化率高,保存时间长的孵化率低。

雌成虫每年产卵的多少、卵鞘的大小与虫龄和成虫的饲料营养水平有关。开产第二年的雌成虫比初产成虫和第三年的老龄成虫产卵多,卵鞘也大;初产雌虫和第三年后的老龄雌虫产卵少,且卵鞘较小。营养丰富、体质健壮的雌成虫产卵多、卵鞘较大;营养水平低、体质弱的雌成虫产卵少,且卵鞘较小。因此,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给种虫要多喂一些精料,保证其营养需要,同时要保持养殖室和饲养土适宜的温、湿度,才能产更多、更好的卵鞘.提高养殖土元的经济效益。

文章TAG:繁殖之土元土元养殖特性养殖之土元生长与繁殖特性土元是怎么繁殖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