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盘点2021年度教育热词,高考到底什么改革

盘点2021年度教育热词,高考到底什么改革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6 10:31:0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学科选择正确的方法应是“以终为始”。即,先基于个人的职业兴趣(内在的,非指表面兴趣)、职业能力(内在的,非指表面的一时的学习成绩)和职业价值观,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和专业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学习情况以确定学业方向,即学科选择。此处所涉及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均非表面的、一时的兴趣、成绩、喜好,而是深植于内在的,基于心理测量和专业解读所得到的结果。

符合内在特征的学科选择是学习者的原动力所在。相反,如果只是基于目前的成绩和所谓的表面的兴趣进行学科选择,不论走班与否,其学习的持久性和耐挫性是值得怀疑的。正如《大学》所言之为学七次第:知,止,定,静,安,虑,得。道路千万条,高考第一条。高考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其重要程度当然是不一样的。作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对于个人,不论豪门学子还是寒门书生,高考之于个人的重要程度的观测点,都无法也不能离开时代特点和时代要求。高考恢复后的约二十年,基本属于人才选拔阶段,高考决定了人的身份,类似于科举。科举是中国原创的经由考试而分门别类进行人才选拔的重要人事制度,也是西方文官制度的老祖宗,是不折不扣的中国方案!当年的中专以上学历,可都是国家干部身份,即使后来改革了,这部分人的人事档案也是首先过渡到人才市场代管,而非劳动力市场。

在此之后,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从在象牙塔里的社会精英培养,一步步转变成了为各行各业进行高素质高知识高技能劳动者的培养方向。换句话说,高考无非是为了在未来获得更多更优质的就业机会。于是,追求更高学历对大多数人来说,往往不是因为真正在学业上职业事业上的伟大志向和浓烈兴趣,而更多情况下不过是为了获得被人雇佣时多一点优势。

当然,高考也就必然是未来机会的重要敲门砖。进入新时代了,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普通本科和职业学校的优化措施更加到位,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注定越来越接近市场的实际需求。国务院最近出台的相关文件可见端倪。因此,新时代高考对个人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以终为始”,不能及早确定更加具体的发展目标,依然以过来人自居,甚至完全以过往的经验来指导现时代的高考,到头来出现事与愿违甚至违背初衷的情况也就是不足为奇了。

总之,高考是重要的,但并非是当然的。其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关键在于个人是否拥有了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客观实际的并且是相对具体的生涯发展目标。结语:目前,教育尤其是高考制度中最大的弊端是什么?新高考除弊的同时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新问题?相信高层设计者的头脑肯定比我们凡夫俗子要强大得多。但是,不论怎样,如果不从根子上深挖,而只在形式上修修剪剪翻新花样,也会初心不保,甚至事与愿违。

中国的高考未来改革方向是什么?

中国的高考未来改革方向是什么

针对高考改革,近年来有一种声音是取消高考,而取消高考不但制造社会的焦虑,也并非高考改革的方向。高考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改变现在统一考试的功能,在保留目前统一考试的基础上,把统一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一方面依据,由学生根据大学的成绩要求申请大学,大学则结合统一考试成绩、中学学习成绩、大学面试考察等进行评价、录取。

这样的改革,以统一考试保证基本的公平,以学生申请大学,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以大学自主评价录取,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由此扭转基础教育目前的唯分数论、应试教育,实现中学自主办学,考试社会评价,大学自主招生。过去30多年来,我国一直在进行高考改革,但是高考改革主要是科目改革,录取方式却一直未变,都是按高考科目总分排序,结合学生的志愿进行录取,包括正在推进的新高考改革也是如此。

而其实,我国高考制度的关键问题,在于录取制度,但对于改革录取制度,我国社会又担心会制造新的不公平。这是因为一提改革录取制度,就有人把这解读为取消高考,不举行统一考试,就按高中成绩,实行推荐入学了。而这是对改革录取制度的错误解读。近年来,国外很多名校在招生我国学生时,已经提出认可我国高考成绩,但他们并不是对我国学生排序进行录取,而是把高考成绩作为评价的一方面依据。

文章TAG:热词高考年度教育改革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