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铁骑三国为什么关服了,1k2k《铁骑三国》过关斩将

铁骑三国为什么关服了,1k2k《铁骑三国》过关斩将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9 02:02:57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明朝唯一能正面硬扛八旗军的关宁铁骑,为何被崇祯帝解散?

明朝唯一能正面硬扛八旗军的关宁铁骑,为何被崇祯帝解散

大兄弟你怕是对“关宁铁骑”这个概念有所误解吧。真实的历史上,应该不存在拥有这样一个“番号”的成建制军队的,只是基于地理位置,将辽西防线一代的军队,统一称之为“关宁军”,“关宁铁骑”是明末清初的学者们将关宁军之中的精锐部队冠名的。关宁铁骑,其实在历史上争议很大,首先就是他的成军时间,以及建立者没有定论,一说成于孙承宗。

孙承宗主持辽东军务时,主张建立辽西防线,及山海关-宁远-锦州一线。在这一线广筑堡垒,征当地辽人练兵,其中也募集了部分骑兵。骑兵在那个时代,训练装备的成本是相当之高的,在万历中期纵横辽东,打得白山黑水女真诸部没脾气的辽东铁骑,实际上也不过只有3000人而已。养这样一支军队,是李成梁靠着贪墨辽东卫所军饷才得以实现的,而且这是一支家丁队伍,主将倒台失势,自然也就解散了。

家丁在明代是潜规则,武将们大多以军饷来训练供养一支规模不大的精锐,依靠这支完全忠于自己的精锐来建立战功,由于其私人武装的性质,所以注定规模不可能大。孙承宗打造关宁防线的原因,是因为明军此时已经无力跟后金野战,所以主要的钱粮都用来筑堡和连防御为主的军队了,明廷此时基本没有可以跟八旗野战的精锐野战军。所以,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辽东训练一支朝廷经制的骑兵完全就不可能。

所以,关宁铁骑,实质上应该还是一支家丁队伍,他不应该是孙承宗所训练的,也不会是后来袁崇焕所主持的,而是当时防御锦州的祖大寿所训练的家丁骑兵。同时,我们再来探讨一下,真的存在一支可以跟八旗正面刚的骑兵队伍么?从孙承宗主持辽东开始,到松锦大战明军唯一的主力精锐丧失之后,这段时间里,对于后金的攻势,明军只赢过两次,一次是宁远之战,一次是宁锦之战,两次都是袁崇焕组织的防御战,依托堡垒坚城打退了八旗的进攻,并没有发生任何一场野战。

而在之后的宁锦之战中,相关记载关宁铁骑首次亮相,在皇太极被宁远城上的炮火击退后,出现了一支几万人的明军骑兵,异常凶猛,跟八旗激战了到了中午,后来八旗伤亡过大,不得不撤军。就这个描述来看,显然是不现实的,首先,宁远的守军加上锦州方向的援军拢共就几万人的规模,突然出现一支几万人的骑兵,这根本不可能。朝廷加派的辽饷,一年上百万砸在辽东这个窟窿里,实际上这些钱大部分都拿去修筑防御工事了,辽西遍布几百个堡垒,修这些就花费了军费的大半,哪儿来钱养几万人规模的骑兵?其次,清军不可能损失惨重,皇太极此次出兵6万而已,损失最多也就几千人,因为在两年之后,皇太极组织了10万大军,绕道进攻北京,显然对于人口基数少的满清来说,不可能两年之内就凭空出现那么多兵力吧。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支部队只可能是祖大寿的家丁骑兵,虽然有一定战斗力,但显然也不可能敌得过满清,因为在松锦之战中,祖大寿守锦州可是闭门不出,如果他有一支战斗力跟清军持平,规模上万人的骑兵,难道他不会派出去机动作战,或截粮道,或切割清军。毕竟后来清军实际上留在锦州的兵力不多,大部分都去打援,也就是打洪承畴的明军主力了。

被明朝和袁崇焕花巨资打造的关宁铁骑,为何率先抛弃了明朝?

袁崇焕其人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曾任福建邵武知县、兵备佥事、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蓟辽督师、太子太保。袁崇焕因好军事、喜兵法,从一个地方知县进入兵部任职,后来前往辽东边关任职,之后得到了孙承宗的赏识、重用,从此辽东就成了袁崇焕建功立业之地,也成了他惨死的根源。明熹宗朱由校时期,努尔哈赤举大军进攻宁远城,袁崇焕指挥守城,让努尔哈赤折羽而归并在之后一年内去逝,宁远保卫战胜利被称为“宁远大捷”,此战后升袁崇焕为右佥都御史,并重设辽东巡抚以袁崇焕担任。

一年后,皇太极在接替努尔哈赤之位后再次举兵进攻宁远,被袁崇焕守城久攻不克,皇太极从宁远撤退攻击锦州,仍旧无法攻克,且伤亡惨重只得撤兵,史称“宁锦大捷”,此战后其他将领都得到应有封赏,仅袁崇焕加官一级,最后袁崇焕愤而辞官。明思宗朱由检时期,重新启用袁崇焕,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此期间袁崇焕提拔重用祖大寿、何可刚、赵率教三人,杀掉毛文龙,袁崇焕被加封为太子太保。皇太极率兵绕过宁远、锦州直逼京师,袁崇焕尾随率军赶奔护卫京师。京师保卫战胜利后,袁崇焕却被治罪,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被凌迟处死。关宁铁骑考证关宁铁骑是明末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曾与后金的八旗军多次正面交锋,被称为明末三大军,分别是祖大寿关宁铁骑、孙传庭秦兵、卢象升天雄军。

“关”是指山海关,“宁”是指宁远,“关宁铁骑”就是根据“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策略,从山海关、宁远、锦州等辽土选拔训练的骑兵。关宁铁骑有人说是由孙承宗和袁崇焕组织并训练的骑兵部队。但在许多史料里却没有袁崇焕关于关宁铁骑的记载,《明史》、梁启超《袁崇焕传》以及金庸《袁崇焕评传》也没有关于袁崇焕与关宁铁骑的记载,可见袁崇焕与关宁铁骑是没有关系的。

关宁铁骑的成分中包含了许多军队的影子,包括李成梁的辽东铁骑、戚继光的戚家军、祖大寿的私兵。关于关宁铁骑的史料记载有:《满文老档》记载,“天聪五年七月至八月,汗曰:‘明人善射精兵,尽在此城,他处无有也。山海关以内,兵之强弱,我所素悉,以我思之,天若以此城畀我,则山海关即可得,天若不与,则不能得山海关矣。

’”这是大凌河围攻战之时皇太极所说,当时守大凌河城为祖大寿何可纲统帅的关宁军。《东华录》记载,“昔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这是皇太极对进攻宁远、锦州失败后,对关宁骑兵的评价。《国榷》记载,“当时朝议坚出师,武臣力犹争先处强,高阳布置进止,动中窍会。

故能恢复滦永,不至为唐之安西、北庭,宋之灵夏。则祖大寿辈功不可没也。”清人毛霦撰《平叛记》记载,“关宁诸将如靳国臣、祖宽、祖大弼、张韬,血战功属第一。先是贼尝私语:杀山东兵如刈筑,虽十万无奈我何。各镇兵咸非吾敌,惟虑关外兵耳。”《怀陵流寇始终录》记载,“自成解之曰:匹夫可奋臂,况十萬众乎?今吾兵且十倍官军,虽关宁铁骑,无能为也。

”明人王家彦《王忠端公文集》记载,“关宁铁骑素为敌惮。”明人姚希孟《文远集》记载“城外援兵四集俱孱弱不足恃所恃者惟关宁兵。”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关宁铁骑应该是由祖大寿所率领的骑兵,兵源主要来自于当地辽人,由于训练主要针对的是后金骑兵,由于训练方式先进、武器装备精良、训练资源的集中,因此可谓后金部队克星。

文章TAG:铁骑三国过关斩将关服1k2k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