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将军的斗篷有什么用,古代将军上战场时

将军的斗篷有什么用,古代将军上战场时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1 19:23:44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从这方面来说,军队的穿着对蒋介石有着很重大的意义,而如果蒋介石在参观军队的时候,看到接见自己的将领都披着威风凛凛的斗篷或者大衣时,那他必然就会首先在感官上对这支军队感到满意,第一时间给这支军队打下良好的印象分,而将领们得到蒋介石的满意自然就会开心无比,以至于对未来的晋升都有着一定的好处。所以说国民党的将领穿大衣不穿袖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模仿了披风斗篷的形制,我觉得这些斗篷并不仅仅只是符合了蒋介石自己个人的审美观,这些大衣、斗篷即便放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来看,都仍然非常美观威风,从这方面来看,蒋介石与希特勒是有些类似的,他们都极力的追求着军装的美观,在纳粹军队拥有了世界上最帅气军装的同时,蒋介石的军队在军装美观的道路上同样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古代打仗的将军为什么要穿着披风?

古代打仗的将军为什么要穿着披风

古装电视剧中常常有将军身穿披风,披挂上阵的情景,披风随风飘扬,显得威风凛凛。那么古代将军在战场上身穿披风仅仅是像电视剧那样,为了耍帅而特意穿的吗?其实不然。披风这种服饰盛行于明清时期,是披用的外衣,大多直领对襟,颈部系带,有两条长袖,两腋下开衩,是明清时比较流行的一种服饰,明末的《云间据目抄》里面就提到了“披风便服”,清朝入关以后,由于“男从女不从”,披风仍然流行了一段时间。

明代王圻写的《三才图会》中提到:“背子,即今之披风也。”由此可以知道,明代时的披风,就是宋时的“背子”,《三才会图》中“背子”的插图,展示就是一种直领对襟,两腋下开衩,有二长袖的长衫,它的样式和清末画家改琦的《红楼梦图咏》中王熙凤身上所穿的外衣是一样的。《红楼梦》第六回中借刘姥姥的眼写王熙凤道:“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可以看出当时王熙凤的服饰造型。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朱舜水,在明朝灭亡后客居日本讲学二十二年,成为日本教育史上的一位大教育家,被尊称为“日本孔子”,八十二岁时在日本逝世,留下了大量遗稿,他的学生安积觉把它的遗作刊印成《舜水朱氏谈绮》三卷,其中提到披风的造型:“披风为对襟直领,制衿,左右开衩。”由此可以看出,古人所穿的披风与如今影视剧中所展示的披风在造型和用途上都是不一样的,古时的披风较厚,主要用于御寒保暖,倒是斗篷跟现在所看到的披风较为相似,不过那时的斗篷常穿于室外,披风室内外均可穿。

影视剧中所展现的披风,是直到清朝时才出现的。披风演变到民国时,也有一些少数将领会穿戴披风,不过这时候的披风已经被绿色的军大衣所取代,古代将军上阵对敌,也不会穿像影视剧中所展现的轻飘飘的披风,而要相对厚实实用得多,不过将军穿上披风,确实能振作士气。穿这种披风行军打仗,驰骋疆场,固然十分拉风,也能让己方军队辨明统帅的位置,但一旦战败,主帅也由于目标清晰,衣着鲜明,往往有性命之忧,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在潼关被马超打败后,逃亡之际,就被迫割须弃袍,才侥幸逃过一劫。

古代有的将军画像为何铠甲外再斜披战袍?比如岳飞,关羽?

古代有的将军画像为何铠甲外再斜披战袍比如岳飞,关羽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战袍?大兄弟那叫文武袍,听着名字您就能感觉到,这袍子其实就是给武将添加那么一点文气。从式样上大家伙也能瞅出来,里头披一铠甲,外头罩一袍子,这袍子还得把半拉肩膀露出来,一瞅啥感觉?没跑——儒雅!咋说呢?您可以把这袍子看成是一礼仪服装您比如大胜归来,皇帝过来要瞅两眼啥的,哎,你弄这么一袍子,让皇帝不仅能看到将军的威武,还有他们的儒雅。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将军就是将军,讲究一个肃杀之气,整的那么文绉绉的干嘛?”干嘛?哎,这事说起来也是咱的痛啊,就这袍子其实是在宋朝时候流行起来的,过去武官们出去其实就整一个披风而已,没那么多讲究的。说道这里估计大家伙也能明白了,宋朝那是无限制的抬高文官的地位,而武官的地位是被压制的。同样是个五品官,您这武将见到了文官,首先就矮一头,其实别说是同一级别,就算是五品武官遇到了六品的文官依然矮一头,这就是先天的。

文章TAG:将军斗篷战场古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