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舰队球磨二改怎么样,球磨改二・改二丁

舰队球磨二改怎么样,球磨改二・改二丁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2 14:43:45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而且因为有云天明的存在,第一舰队直接指挥了针对地球的欺骗计划,所以绝大部分智子事实上直接由第一舰队控制,这就给了第一舰队偷袭、埋伏第二光速舰队创造了条件。在广播纪元之后,第一舰队不得不彻底对地球死心,开始全力探测新世界。而第二光速舰队则只能回防自己的母星,尽可能地救出更多的同胞。但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们到达母星,三体世界就已经被摧毁了。

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按照第一舰队的安排,去探测一个更远的世界,以延续三体文明。也可以说在自己的母星被毁灭后,两支舰队实际没有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而是选择了保守方案,分别探测一个世界。但到了太阳系被毁灭之后,随着第一舰队的资源即将耗尽,这支舰队在自身孤立无援之下,只能选择向自己的同胞动手。用诡计欺骗第二光速舰队向自己回航,并提前布置好圈套,消灭了这支舰队。

可能很多人觉得凭借第一舰队的实力很难消灭一支光速舰队,但不要忘了第一舰队除了有云天明这个战略大师(在不懂欺骗的三体世界云天明绝对有资格称得上战略大师)存在,对光速科技了如指掌,因为三体世界的信息是共享的,他们只是在外太空无法进行升级罢了。所以从理论上,他们绝对有能力消灭第二光速舰队。比如提前制造黑域,把第二光速舰队引到一个低光速区域,或者干脆发动突袭……等等,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但好在,最终达到目的,并成功延续了自己的文明。这也就是在蓝星相会之后,云天明对第二光速舰队只字不提,程心在小宇宙中也查阅不到第二光速舰队为什么消失的原因。如果连星舰人类都能观测到第二光速舰队的战役,作为同胞,又拥有更高技术能力的第一舰队不可能对他们毫不关心,毫不知情,所以只能是他们消灭了这支舰队!以上情节纯属个人推测,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致力于科学、科幻,专注深度,欢迎喜欢科幻的朋友关注:深度科幻!。

鱼雷战列舰是什么?战列舰为什么不再装备鱼雷了?

鱼雷战列舰是什么战列舰为什么不再装备鱼雷了

在战列舰上大量装备鱼雷,并以鱼雷为主要武器,最早是美国人提出来的。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脑洞真的很大,相比较传统英国海军一大票以大舰巨炮闻明的战列舰,以当时美国的国情和军工技术显然不能与之抗衡,这个时候美国军方无疑是急需一种低成本、战斗效率高的新型军舰,用来武装美国海军,使美国海军的规模、战斗力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化。

要说在战列舰上装备鱼雷或者是舰载鱼雷艇,其实它的实战意义实际上并不算很大。早在蒸汽机铁甲舰时代的战列舰就装备了鱼雷和舰载鱼雷艇,可惜的是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战绩。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一种鸡肋配置,因为战列舰的甲板空间其实非常珍贵,有富余的地方还不如装备副炮来的实在。如果将鱼雷发射管布置在甲板上时,很容易被敌炮击中,造成殉爆,达到二次杀伤。

而且最主要的是当时的战列舰普遍航速已经超过了十五节,而且主要的口径也最少达到了305毫米,射程最少也达到了17千米,所以战列舰根本没有必要装备鱼雷。放眼当时,一直到二战还对鱼雷情有独钟的,恐怕只有德国人了,毕竟德国的施佩伯爵、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等等主力舰都装备了鱼雷。在二十世纪初,实际上鱼雷在海战中的处境十分尴尬,鱼雷理论上确实是一种非常高效、而且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但受限于当时的鱼雷技术并不发达,射程也并不远,受海浪影响,距离远了命中率又非常低,所以当时的鱼雷只有在非常近距离的情况下发射才可以命中。

但如果到了战列舰动用鱼雷自卫的地步,那么只能说明战列舰周围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都被击沉了,敌舰也基本上达到了和战列舰脸贴脸的地步,所以战列舰被击沉,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德国人使用战列舰上鱼雷的目的有点特殊,除了正常自卫之外,德国人更希望在撤退时可以释放鱼雷扰乱敌对海军的追击,使德军舰艇能够集中火力攻击敌对海军的前部追击军舰,这一点在施佩伯爵上得到了非常完美的体现)就在二十世纪初,全世界国家的军方都不再准备在战列舰上装备鱼雷时,美国人却一直对鱼雷情有独钟。

在美国人看来,鱼雷是一种非常威力巨大、并且十分低廉、高效的武器,所以当时的美国军方一直都希望可以在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上重新设计装备鱼雷。这时候的美国人对于鱼雷已经不能用情有独钟来形容了,只能用走火入魔来形容,美国人非常极端的按照战列舰装鱼雷的思路,产生了一个非常抽象的想法,那就是设计一种全新的战列舰,在保持原有的装甲、副炮、动力的基础上,将主炮换成大量的鱼雷发射架,并且增加鱼雷的口径,以达到威力最大化。

正在美国军方难做取舍时,一名海军军官在1907年提出了一个建造小型鱼雷战列舰的计划,这名美国海军军官提出,可以建造一艘一万四千吨左右的战列舰,在保持原有的副炮火力的前提下,将主炮替换成1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而替换主炮节省下来的重量可以增加装甲,或者提高航速,用来追击敌军大型主力舰。其实这种所谓的鱼雷战列舰充满了很多的弊端:第一,当时的大口径舰炮的射程最少也达到了17千米,而当时的鱼雷的有效射程也不过三四千米,可见这中间是存在火力空档的。

也就是说要想追上敌军战列舰,必定会成为敌军的集火对象。要想追上英军的战列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而且还要保证在追敌军战列舰时,自己还不能被击沉、鱼雷发射管不能被打殉爆。第二,鱼雷战列舰的打击目标群体非常狭窄。简而言之,它只能打击对方的战列舰,要想打战列巡洋舰、装甲巡洋舰、驱逐舰、轻巡洋舰,就战列舰这二十节的航速也追不上,而且战列巡洋舰的火力并不比战列舰差,对于鱼雷战列舰而言,基本上比战列舰还难缠,比如英国新下水的无敌号战列巡洋舰的航速已经超过了25节,火力却非常威猛。

而像驱逐舰、轻巡洋舰,基本上副炮就可以解决,根本犯不上用鱼雷。其实美国人以鱼雷打击敌对战列舰的想法并没错,但错就错在,战列舰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鱼雷发射平台。鱼雷虽然理论上打击效率要比舰炮高效的多,但同样也受限于鱼雷的军事科技。早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各国的海军就已经认识到了鱼雷的作用,和以后发展的前景。

哪怕军事外交羸弱的清政府都已经认识到了鱼雷的作用,所以在两广总督张之洞委托福建船政局制造的三艘轻巡中,福州船政局大胆的将广乙和广丙两舰缩减了装甲和火力,并加装鱼雷发射管,将两舰建为鱼雷巡洋舰,这种巡洋舰造价低,航速也比较快,所以在丰岛海战中,北洋海军广乙号鱼雷巡洋舰能够借着烟雾对日军吉野等三舰实行机动灵活的攻击,并伺机释放鱼雷,在这一点上,管带林国祥可谓将广乙作为鱼雷巡洋舰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文章TAG:二丁球磨二改球磨改二舰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