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丫丫三国成都怎么过,连环画《三国演义》

丫丫三国成都怎么过,连环画《三国演义》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2 16:05:01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具体到三国时期,成都是季汉朝廷之所在,是刘禅君臣试图延续汉帝国政治生命的大本营之所在,“复兴汉室”的政治旗号为成都在三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加分不少,再加上诸葛亮时期的三次大规模北伐(第一次、第四次、第五次)造就的唯一一个主动北伐的成都割据政权形象,使得三国时期的成都,在军事声势上,达到了历史上所有成都割据政权的顶峰。

成都,在三国时期的地位如何

成都,在三国时期的地位如何

在先秦时期(古蜀)、两汉之间(公孙述)、三国时期(季汉)、十六国时期(成汉、谯蜀)、五代十国时期(前后蜀),成都是一个每逢乱世都会割据自雄的西南政权首府,三国时期的季汉政权是成都在宋代以前,每每在乱世与中原政权、江东政权分庭抗礼的表现之一,这是成都及其所属巴蜀地区的一个古代史规律。具体到三国时期,成都是季汉朝廷之所在,是刘禅君臣试图延续汉帝国政治生命的大本营之所在,“复兴汉室”的政治旗号为成都在三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加分不少,再加上诸葛亮时期的三次大规模北伐(第一次、第四次、第五次)造就的唯一一个主动北伐的成都割据政权形象,使得三国时期的成都,在军事声势上,达到了历史上所有成都割据政权的顶峰。

以上是成都尤其是三国时期的成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至于成都在巴蜀地区乃至西南地区的域内地位,那便是自古以来的地区首府了。囿于四川盆地在西南地区的优越环境(土地肥沃、平川最多、气候宜人、天险可守),所以,四川盆地一向是控制整个西南地区的首要地域,而成都又在开发上早于其余盆地内城池,且地理条件最为优越,处于远离盆地北门(汉中剑阁)、东门(三峡重庆)的最具战略纵深之后方,自然也便成为四川盆地自古蜀文明以来,当之无愧的核心,也便是整个西南地区的首府,这一点,在三国时期季汉政权的行政体系中,也有所表现:成都正是季汉政权唯一的州级区划——益州的治所所在。

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最远打到了何处,是现今哪里

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最远打到了何处,是现今哪里

诸葛亮南征也就是对南中地区蛮族叛乱进行平乱战争,广为流传的“七擒孟获”的故事就是源于这场战争。此战发生在公元225年,这场战争规模虽然不大,但涉及范围还是很广,将四川与云南都包含在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稳定了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心态,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南征背景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后主刘禅即位。

此时蜀汉政权刚经历了夷陵之战的大败,国君刘备又去世,川蜀本土势力与荆州外来势力的矛盾也随之再起波澜,蜀吴关系也因夷陵之战而恶化,内部黄元叛乱又兴起,因此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六月左右,益州郡雍闓,趁机叛乱,杀死建宁太守正昂,并将张裔送至东吴为俘虏。随后策动越巂酋长高定起兵,攻杀派驻将领焦璜,自立为王,随后策动牂柯郡太守朱褒杀死从事常颀,一同北攻新道,被李严打退。

“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雍闿诸葛亮采纳马谡之策,根据国内形势以安抚为主,并未采取军事行动,但这并未得到良好效果,反而使南中地区少数民族更加肆无忌惮。诸葛亮于是改变策略,先派邓芝出使东吴修好两国关系,解除东境威胁,又在汉中布重兵防御魏国偷袭,并积极训练军士,制造军械,补充军资,准备南征,彻底平定南中混乱局面。

南征过程诸葛亮以杨仪为参军,龚禄为主将,率军1.5万人于西路南下,意图沿线消灭越嶲郡(今四川西昌)高定主力军,进而攻击益州郡雍闓与孟获大军;令庲降都督李恢,率本部2千余人走中路,由平夷县(今贵州毕节)迂回山路至益州郡(今云南东部),攻击孟获本部,切断孟获与高定之间的联系;令门下督马忠,领2千余人走东路,攻击牂柯郡(今贵州黄平西南)朱褒所部叛军。

公元225年三月,诸葛亮大军按照战前部署开始进军。诸葛亮大军走水路到达僰道(今四川宜宾),建立大营,分兵南下。 东路马忠按既定战略自僰道南下攻击牂柯郡,一战即定,随后留下安抚当地军民;中路的李恢军亦按既定战略偷袭孟获的后方。诸葛亮军到达卑水(今四川美姑)地区后,扎下营寨,吸引高定集结部队,以便决战。 高定将主力向卑水地区集结时,雍闓、孟获受高定请援,亦亲率部队进发此地。

但此时叛军产生内乱,雍闓被高定部将所杀,孟获得知此事后,便停增援。 诸葛亮见叛军无法集结到一起聚歼,便改变策略,先将高定击溃。 高定溃败后率部撤至邛都(今四川西昌),诸葛亮率军追击,再次击溃高定军,并斩杀了高定。随后诸葛亮开始追击向益州郡撤退的孟获军,而此时的中路李恢所部已经荡平了益州南部地区,并占领了孟获的大本营,孟获军已无退路。

225年五月,诸葛亮渡过泸水,进入益州郡,在味县(今云南曲靖)以北地区追上了孟获所部,并生擒了孟获。随后,诸葛亮与李恢会师于味县,二者合兵一处继续西进至滇池(今云南晋宁东),平定了周围部族。整个南征除了李恢深陷包围,诱骗后才得以战胜以外,其他战事均很顺利,在南中地区平定以后,诸葛亮分南中地区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为六郡,即益州、永昌、牂柯、越巂、云南、兴古,并以当地人或将领统领,且不留一兵一卒,并派遣士卒帮助少数民族部落发展农业、水利设施,传授制盐、冶炼、种茶的技术,从此,南中地区趋于稳定,成为蜀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综上所述可知,诸葛亮南征最远是打到了云南曲靖和滇池附近。注解:“七擒孟获”在《汉晋春秋》与《华阳国志》中均有出现,但作为三国时期正史的《三国志》并未记载,而裴松之注解里提到了此事,司马光也将此事记载在《资治通鉴》里,所以关于这个事件,在历史上还是存在争议的。而南征之战并非大战,诸如魏延、赵云、吴懿、马谡等人并未随征。

东汉末年四川未经历过战乱,为何大家都说蜀汉人口不过百万?

东汉末年四川未经历过战乱,为何大家都说蜀汉人口不过百万

所谓蜀汉人口不过百万应该只是对资料的误读,实际上三国时期蜀汉的人口至少有两三百万以上。所谓蜀汉人口不过百万的由来在裴松之所注的《三国志·后主传》中,他引用了王隐《蜀记》中的数据,说公元263年魏国发动灭蜀之战,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投降时,蜀汉的人口总数是94万。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由于裴松之所注《三国志》流传很广,是研究三国时期最重要的史料,所以这个数字也是广为流传。

像《三国演义》中就采用了这个数字。但是对于这个数据,历来也颇有争议首先来说,按照这个数字蜀汉人口不过94万,但是却有军队10.2万,官员4万人。差不多6.6个人里就有一个是需要供养的脱产者。这个比例不要说是古代农业社会,即使是现代工业国家,显然也难以承受,因此极不合理。其次,根据永和年间的统计,益州人口大约有700万之多。

从永和年间到蜀汉末年,益州虽然也有战乱发生,比如说巴郡的板楯蛮夷曾经多次叛乱,刘焉、刘璋父子统治益州期间,也多次和益州豪强发生冲突,刘备和刘璋为了争夺益州打了两年的仗,诸葛亮、姜维更是多次北伐。但是相比中原来说,益州还是要太平不少,人口不大可能损耗如此之大,因此这个数字存在很大问题。第三,关于三国时期人口数量,各种史书的记载极为混乱而不合理。

比如说唐代的《通典》记载,在公元280年司马炎灭吴以后,西晋共有人口7672881人。但是《晋书·地理志》则记载,此时西晋在册的人口共有16163863人,两者数字足足差了8490982人之多。所以很多人认为不能光靠《蜀记》上这么一句话,就认为蜀汉只有94万人,这应该只是益州官府在册的人口数。在东汉时期,地方上的豪强士族控制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

比如说《三国志》就提到糜竺家产上亿,家中有僮仆上万,而这些人口往往不在官府的户籍之中。此外中国古代一向有农民依附于豪强士族,向官府进行隐瞒,以逃避人头税的情况,所以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隐户。隐户占总人口的比例有多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各不相同,通常认为是在总人口的20-50%之间。此外蜀汉对于南中采取了比较宽容的统治政策,不留兵不留官,允许地方自治,只是征发一定的兵马钱粮,这样南中的人口数据也极为不可靠。

文章TAG:丫丫连环画三国演义三国成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