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有句话是魏什么蜀什么吴国打酱油,为何东吴后期变成打酱油了

有句话是魏什么蜀什么吴国打酱油,为何东吴后期变成打酱油了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21:18:35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年初;第三次北伐(公元229年)。这次蜀军北伐,诸葛亮没有亲自出马,而是派副将陈式 。陈式的主攻方向是较为偏僻,但对汉中极有战略意义的武都、阴平两个郡。 这次北伐相比前两次来说反而取得了效果,主要原因是魏军在这里的军力非常薄弱,所以陈式很快就把两郡划进了蜀汉的版图。

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吴蜀正式结盟,定分魏之议。基本上在战争上也没有形成响应。 四、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二月;公元230年,12月,东吴攻打合肥不利,撤军!第四次北伐,诸葛亮依然选择了以祁山作为战略突破口。除了对第一次北伐莫名其妙的失败心有不甘外,诸葛亮的目标是斩断魏关中、关西地区的战略通道,对北伐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次北伐的开始阶段,诸葛亮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大破魏军主力郭准和费曜所部外,还夺得到了上邽地区的粮食,“大芟刈其麦”。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蜀军的粮食问题,尽管诸葛亮在北伐时是动用了最新式运输工具——木牛流马。最大困难也许还不仅仅是粮食,更是他的对手——司马懿!司马懿恰准了诸葛亮想速战速决的心思,所以干脆下令严守不战,和诸葛亮拼消耗。

而李严以粮尽为借口,骗刘禅召诸葛亮撤军。 中都护李平的粮食供应没有跟上,上邽的麦子也消耗殆尽,诸葛亮只好含恨撤军。 张郃的威迫下出山追击诸葛亮,被诸葛亮在木门道射杀,但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依然以失败告终。 在这几次北伐劳而无功后,诸葛亮认识到了粮食是取得军事胜利的首要物质基础,所以从汉中撤回来后,诸葛亮“劝农讲武”,休养生息。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和第五次北伐中间相隔的时间最长,足足三年! 五、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第五次北伐的准备工作足足作了三年,终于在234年,诸葛亮亲率十万雄师,在春暖乍寒之际,高举大汉旗帜,心情复杂地穿越斜谷,悲壮地向关中挺进……,而对手司马懿算定了诸葛亮不会从郿城出武功,而是驻屯五丈原,诸葛亮果然留在了五丈原。

而司马懿还是一直不肯与诸葛亮直接开战,一个字“拖”,诸葛亮从二月份出兵,一直耗到八月,在半年时间里,诸葛亮都没有机会和司马懿正面决战。心情抑郁到了极致,再加上公事操劳身体不好,终于扛不住命运的进攻,大病一场,卧床不起。在勉强向朝廷来使李福托付了他死后的人事安排后,诸葛亮含恨病逝于五丈原,寿五十四岁。公元234年五月,吴军十万大举北伐。

曹操有五子良将,刘备有五虎上将,孙权有什么?

曹操有五子良将,刘备有五虎上将,孙权有什么

众所周知,曹操有五子良将:于禁、张辽、徐晃、张郃、乐进,刘备在正史中只有四虎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而在《三国演义》 中再加一个赵云凑成五虎上将。那么孙权有什么?曹操唯才是举,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刘备仁义重情,以情义感动人才。孙权靠父兄两代,留下的人才班底,世居江东,称霸一方,积极进取平定江东的同时,多方招揽人才。

孙权年仅19岁就接手江东,主少国疑,但孙权以实际行动维护了父兄留下的基业,不仅成功守住江东,而且还发扬光大,到了后期,东吴能与曹魏、蜀汉鼎立三分天下,人才至关重要,孙权有四大都督和江表十二虎臣。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江表十二虎臣: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四大都督,这个就非常有名了,江东文有张昭,武有周瑜,周瑜最早就跟随孙权的兄长孙策打天下,在孙策去世后,辅佐孙权,力主抗曹,赤壁之战领导孙刘联军大破曹操,阻止了曹操一统天下的步伐,之后在南郡之战后,攻占江陵城,只可惜英年早逝。鲁肃,东吴战略型人才,谋士,是最早提出三分天下战略的人才,赤壁之前力主联刘抗曹。

吕蒙,东吴猛将,与孙权一起谋划了袭取荆州,有勇有谋,是东吴的栋梁之臣。陆逊,东吴后期的全能型人才,夷陵之战大败刘备,守住荆州,一战成名。石亭之战,大败魏国曹休,之后出将入相,因太子之争,被孙权逼死。江表十二虎臣是孙权雄霸江东的主要功臣,为孙权在历次战争中立下不少功劳。程普,东吴名将,资历最老,程普跟随孙氏父兄三代征战,程普曾跟随孙坚平定过黄巾军,讨伐董卓,协助孙坚杀华雄、破吕布。

文章TAG:酱油有句吴国东吴后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