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大皇帝司马懿怎么没人练,聚合各大资源站

大皇帝司马懿怎么没人练,聚合各大资源站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1 13:16:19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陈寿,《三国志》。作者简介:李力,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学硕士,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在读。曾就职于五洲传播出版社(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直属机构)从事编辑与舆情研究工作,2013年获得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中国梦”征文一等奖。广泛关注中国近现代史、经济史、民族经济、军事学、传播学与人权学的研究工作,在《江汉论坛》、《军事历史》、《广州大学学报》等期刊累计发表文章20余篇。

司马懿家族权谋盖世,后代为何选白痴当皇帝?

司马懿家权权谋盖世,后代为何选白痴当皇帝?  司马懿那一代,无论是司马懿,还是他的兄弟,个个人杰,权谋的确了不得,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也很厉害,发扬光大司马懿打下的基础,离成功登顶只差一步,可是到了他孙子司马炎这一代,似乎才华就耗尽了似的,司马炎当了皇帝,建立晋朝,统一天下,但是登基后,却屡出昏招,尤其是选白痴司马衷当皇帝,更是直接把王朝拉入了泥潭,内乱之后,中原又沦陷于胡人之手,汉人遭遇了最严重的生存危机。

当然,司马家的后代,也没好到哪去,各种羞辱,各种难堪,一一经历,就连建立东晋的司马家族子孙,也不过是傀儡。为什么这么惨?  归其原因之一,就是司马炎选的皇帝太白痴。司马炎不是不清楚儿子的智商情况的,卫瓘等人也不断地吹风,甚至明示司马炎此儿不可立(那会儿还是太子呢),可是为什么司马炎还是坚持呢?  我说说个人看法,抛砖引玉。

  第一:司马炎有心病,使得他不想改变嫡长子司马衷的人生。  司马炎上位,其实也是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较量的。司马师无子,过继司马昭的小儿子司马攸为子,司马师死后,司马昭立誓,要把位置还给哥哥,这意思自然是司马攸了。事实上司马攸本人也非常优秀,深得群臣拥护,智商此时还在线的司马炎赢得了胜利,最大的筹码就是他是嫡长子。

司马炎终其一生,对弟弟司马攸都非常忌惮,最终,司马攸给忧郁死了。现在,到了他选人接班的时候了,除了嫡次子司马衷(嫡长子早死,司马衷是实际意义上的嫡长子),各个儿子都很好,尤其是第三子司马柬,非常优秀,也非常合适,当年司马炎还特许让他住在齐王(司马攸)府,可是,在选接班人时,这个优秀的儿子和其他的十来个儿子,被司马炎自动忽略了。

  第二:司马炎心也大,使得他相信夸大司马衷的能力。  司马炎早就知道太子妃贾南风的疯狂与变态,她屡屡谋害司马衷的子嗣,但是司马炎只是把她关在金镛城以示惩罚——这得多心大才能不废她啊?别说别的大臣看不下去,就连贾充的妻子郭槐自己都过意不去,让女儿收敛一些。司马炎一时的“宅心仁厚”,不但害了儿子,还害了国家。

  司马炎选的首辅大臣杨骏,实在也是无能之辈。平心而论,司马炎选的其他辅政大臣,如张华,裴楷卫瓘等人,都是很有才能的,可是司马炎没有识人之明,杨骏和谁都不对付,尤其是司马亮,杨骏一上位,大肆打压,又与贾南风势力相对抗,于是引起八王大乱,元气大伤。  司马炎没死,这些人自然不敢斗得太厉害,可是他一死,所有的问题都出来了,而这,却是司马炎始料未及的。

  第三:司马遹的聪慧,为司马衷加分不少。  在《晋书》里,曾经写过一次宫中失火的经历,司马炎登楼观看,才五岁的司马遹让司马炎防备意外,后来,就有杀猪待士的言论,司马炎感慨:“此儿当兴我家”。司马衷是个白痴,可是司马遹的早慧,让司马炎下定了决心,要把大位传给司马衷,这种做法,历史上也有不少,咱就不多举例了。

  第四:司马衷的后台,相当硬。  相较于其他的儿子,司马衷是杨艳的长子,杨艳在世时,多次打感情牌,使得司马炎对这个傻儿子也多了几分感情。杨艳去世后,她的族妹杨芷进门,弘农杨氏一门二后,荣宠无比,杨骏兄弟在朝担任高官,就连杨珧都深感不安,司马衷上位,杨氏的势力自然是他的助力。而贾氏一门,尤其贾充(南风之父)从龙有功,朝中门生故吏多多,势力也相当大,如果司马衷好好表现,贾南风不乱作,晋朝未必二世而亡,可惜司马炎的眼光实在不怎么样,他一死,他认为不会乱的,个个都乱了,天下自然也就没有了——司马懿知道了,得气得再死一次吧,这孙子,哎!(文/宛如清扬)。

曹丕死后司马懿掌握朝政大权,司马懿为什么不当皇帝?

题主的这个问题有点矛盾,曹丕去世时是公元226年,司马懿掌握曹魏军政大权是公元249年,中间差了整整23年。司马懿当权时已经70出头,局势不稳,他还怎么当皇帝?我们先分析一下这23年,司马懿做了什么?一、成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公元226年5月,魏文帝曹丕病危,临终安排4位辅政大臣辅佐曹睿:大司马曹休、大将军曹真、尚书令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

魏文帝曹丕看到上面这个名单,很多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会想到四大辅政大臣,没错,司马懿和鳌拜一样在四大辅政大臣中排名第四。不过,司马懿没有鳌拜那么跋扈。但是,司马懿比鳌拜能“鳌”。魏明帝曹睿二、成为大魏擎天柱曹睿在位期间,3位辅政大臣相继去世。公元231年与司马懿明争暗斗的大司马、大将军曹真(公元228年曹休去世后,曹真升大司马)病死。

曹真是很能打仗的,绝不像《三国演义》中那样窝囊。尽管他讨厌司马懿,但是基于当时抗击蜀汉诸葛亮入寇的局势,他还是向朝廷建议司马懿统领曹魏的军队。当时,曹家人才凋零,也只能如此。大司马、大将军曹真曹魏朝廷加封司马懿为大将军,此时的司马懿俨然成为曹魏的擎天柱。曹睿也在防范司马懿,他也能压制司马懿。公元238年,辽东公孙渊叛乱,曹睿改封司马懿为太尉,前往平叛。

叛乱平定后,司马懿接到曹睿病危,催他返朝的诏书。三、被排挤的托孤重臣公元239年初,司马懿于曹睿病塌前哭拜,曹睿托孤于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让他们一起辅佐8岁的幼主曹芳。很快,曹睿去世,曹芳即位。曹爽是曹真的儿子,他也知道父亲生前的对手司马懿不好对付。起初,他们轮流领3000兵马轮流保卫皇宫的安全,曹爽还很尊重司马懿,遇大事也与司马懿商量,他们相安无事。

少帝曹芳时间一长,曹爽身边的人给他进言:您是大将军,又录尚书事,掌握朝廷大权,干嘛要和司马懿商量,不如以军功升他为太傅,明升暗降,夺他兵权。曹爽采纳了,这样司马懿升为太傅。这样一来,曹爽就更加为所欲为了,他勾结黄门张当,将先帝曹睿的一些妃子弄出宫来给曹爽送去。曹爽很开心,后来这事被郭太后知道了,郭太后训斥了曹爽。

曹爽把心一横,公元247年干脆把郭太后迁出别宫软禁了。公元248年,司马懿的夫人张春华去世,司马懿干脆向朝廷请了长期病假。可以说,在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懿是受排挤的托孤重臣,他被曹爽挤到墙角了。大将军曹爽四、高平陵之变夺权公元248年冬,曹爽的亲信李胜出任荆州刺史,临行前受曹爽指派到司马懿府中探病。这时,司马懿演出了一场“司马懿诈病赚曹爽”的大戏。

这场装病戏,奠定了司马懿三国时期第一大演员的地位,即使放在现在,司马懿应该也能拿奥斯卡奖。终于曹爽放松了警惕。239年初,曹爽兄弟带着皇帝曹芳等一行拜谒高平陵。司马懿发动政变,一面派人占领武库,一面派人救出郭太后,让她在免去曹爽兵权的奏书上盖章。很快,曹爽及其亲信被夷灭三族。司马懿掌握了大权。接下来司马懿为什么不当皇帝呢?主要原因有:太傅司马懿一、政局不稳司马懿杀了曹爽之后,控制了首都洛阳及周边地区,但是内部还有很多忠于曹氏的人要清洗,外部还有曹爽的党羽掌握兵权的。

因此,他不便称帝。如果贸然行动,国内会大乱。二、年龄大了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已经70出头了,身体也不是很好。自古以来也没有70多岁称帝的,他纵然有野心,也把希望留给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等。三、不想留骂名高平陵之变后,曹芳下诏封司马懿为丞相,司马懿以自己受顾名为由,婉拒了10多次才作罢。曹芳又下诏加司马懿九锡之礼,司马懿又拒绝了。

诸葛亮作为一个军师名垂青史,为什么司马懿成为了皇帝,名声却没有诸葛亮大?

因素:1、封建社会历代帝王政治需要,需要树立一个良相的典范,让朝臣为标。诸葛亮鞠躬尽瘁,效忠恩主刘备。适合推立。司马家谋朝篡权,扳倒曹魏,岂能多作正面宣传。2、罗贯中《三国演义》推波助澜,让美颜的诸葛亮走进千家万户,名声愈响。事实上在品格上,诸葛亮比司马懿也确是强出。千多年来,在朝堂一直是良相的代名词,在民间是智慧的化身。

文章TAG:没人练司马懿聚合各大皇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