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三国有什么国,司马炎属于三国什么国

三国有什么国,司马炎属于三国什么国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1 17:56:25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时间大概也是190年。由于交趾过于偏僻,古代从中原步行到交趾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士家独霸一方,相当稳定。士燮是个优秀的官员,创业不行,守业还是很强的。交趾在他的控制下,安定繁荣,没有战乱。中原大乱后,一些汉人为了活命,逃到交趾,因此这里也逐步繁荣起来。208年赤壁之战以后,士燮明白北方的东吴极为强大,已经不能与其对抗,就开始称臣。

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形式上管理交趾,但实际上地方还是士家控制。曹操也想方设法笼络士家,但由于地理上不喝交趾接壤,影响力没有东吴那么大。士燮没有辽东公孙家那么糊涂,他明白自己1万左右的兵力,不足以和东吴作战,所以比较老实。士燮将儿子送到东吴作为人质,每年对东吴上贡。在夷陵之战中,刘备派人拉拢士燮,后者坚决支持东吴,获得了孙权的认可,被孙权封为卫将军、龙编侯。

226年,士燮以90岁高龄去世。在古代,普通男人一般就活到50多岁,90岁相当于今天的110岁,堪称长寿至极了。士燮控制时期,交趾长达36年实际上是独立的。但士燮死后,他的儿子士徽认为士家在交趾的势力根深蒂固,根本不怕东吴,开始起兵和孙权作对。东吴立即派出部队攻打交趾,士徽这才发现自己老子士燮的英明。

交趾的军队虽是地头蛇,在精锐的东吴士兵面前不堪一击。士徽兵败出城投降,兄弟6人都被斩首,士家几乎被孙权族诛,只有少数人幸免。士徽失败后,地盘被东吴吃掉,改为交州和广州。即便如此,士家也盘踞交趾30多年,但并没有建国。河首平汉王宋建河首平汉王宋建的地盘在西凉,面积同上面两个人不能相比,大体是以他的家乡枹罕(今甘肃省临夏县)为根据地得附近地区,几个县而已。

184年黄巾起义以后,中原大乱。宋扬、边允、韩约、马腾等人借机在凉州起兵叛乱,他们大多数是依靠强悍的羌人武装,战斗力很强。但中原王朝很快平叛,连续击败这几个家伙。宋扬由于被大汉通缉犯了诛九族的罪,就改名为宋扬,改为盘踞枹罕,自号“河首平汉王”,改年号,置百官。由于宋建地盘非常偏僻,得以从184年一直割据到214年,长达30年之久。

因宋建实力较弱,曹操优先对付马超和韩遂,开始并没有对付他。但211年,马超和韩遂再次骑兵攻打曹操,曹操出兵将其击败,随后追击到西凉。到了214年,马超和韩遂都被彻底击败,马超投靠刘备去了,韩遂也朝不保夕。这种情况下,曹操命令大将夏侯渊顺便收拾地头蛇宋建。夏侯渊派遣张郃率领大军进攻,沿途羌族部落纷纷投降。

宋建试图逃走,但已经来不及了,被张郃大军围住后几天内就被打败,宋建也被斩杀。宋建的力量薄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也在夹缝中称霸了30多年。曹操对夏侯渊很满意,赞扬“宋建造为乱逆三十余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孔子)有言:‘吾与尔不如也。’(宋建造乱已经三十多年,夏侯渊一举消灭他们,像老虎般进步关右,所向无前。

为什么东汉末年有4个国家,只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

为什么东汉末年有4个国家,只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

首先国家这个词要弄明白先,曹丕称帝前只有东汉这个国家,无论其再衰败也没有魏蜀吴,只有数个割据势力,国家不正统是不能被承认的,后来三个最强割据势力相继称帝,东汉这个国家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从这里开始才有了三国这一说法,除了这三国当时也就辽东太守公孙“氏”几任太守的势力相对较强,这太守就算再牛逼也是太守,何来一国?这种太守历史会记录成一国吗?这不是搞笑吗?。

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当时的中国还有哪些其他国家?

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当时的中国还有哪些其他国家

谢悟空邀请:三国之所以让后世津津乐道、不光是《三国演义》的宣传和感染、他是汉人谋臣虎将发展到顶峰的一个乱世!边境少数民族无不闻风丧胆、只能俯首称臣!曹操的"青州铁骑"深入塞北、直抵辽东、早期公孙瓒据"幽州"手下"白马铁骑"还有西凉马腾"铁骑"、蜀汉孔明渡泸水南征孟获…魏蜀吴三国之间常年征战不息、人口大减、边境依然安然无羌…以至西晋后期人才飘零、到了东晋、却只拥有半壁河山、南北对峙…其实三国人物都长得高大威猛、史书记载虽少、但《三国志通俗演义》主要人物都明显标有身高:吕布身高过丈、关羽身长九尺三寸、须长一尺五寸(毛版改九尺)、华雄、王双都是身长九尺、其余都在七尺到九尺之间、曹操和陈武最矮只有七尺、三国以后小说虽然虎将武力都威猛、但都没有明显标有身高、有网友说三国一尺只相当于七寸、也没有绝对可信度、我小时听老人一句话:假封神、真三国(七真三假)唐扯谎(全虚构)、宋日白(全吹牛)、同样是小说、民间唯一信三国、可见三国在人们心目中就是汉人一座永恒的丰碑…故此、三国只存在魏蜀吴、不存在其它国家、虽然少数民族过着游牧生活、只是内政相对有点独立的存在、并非实质上的国家!。

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为何三国演义却变成三国,还有一国是哪国?

说的,大概是高句丽国吧。辽东除了公孙康,还有高句丽,这是一个仿汉制,用汉文,表面依附臣属大汉,实质心怀鬼胎的半独立王国。但又因他本就是汉朝附属,所以汉与魏晋士大夫们,从不屑于将之当成一国。故而西晋作《三国志》也并没把高句丽当回事,而是将之排在乌丸鲜卑之后,与倭国等列为东夷之一。要把这些也算作国,那么广阔的北疆与西域,又有多少小王国?如此那便是要变成“三十六国志了。

”但这些小王国,当年实在是入不了三国群雄与西晋的法眼中的,可以说,连正眼也不会瞧他们一眼。在早期的三国群雄,与后来魏晋君臣眼中。高句丽这些小国,带来潜在危胁,是远远不如乌丸、鲜卑与辽东公孙氏重要的。先看看,高句丽是怎么建国的。夫余王族的成员朱蒙,因争权失败,带着部属南奔。于西汉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今辽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南,建立高句丽国。

公元3年,高句丽把所谓的“都城”,迁到了今天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之后,不断兼并周围边疆政权,并逐渐强壮了起来。但是,高句丽再强壮,实际在辽东也是翻不起大浪花的。因为东汉在辽东的实力并不弱。东汉末,辽东汉臣的力量,以公孙氏为首,兵强马壮,只凭辽东当地兵力,就足以威慑乌丸、鲜卑,死死的压着高句丽等国。公孙氏在辽东实力有多强,看一看三国英雄公孙瓒就可知道。

公孙瓒只是公孙氏中一子弟,为将之后,仅义从就有三千,全是辽东汉胡子弟中的健儿,清一色白马。这就是史上大名鼎鼎“白马义从。”这是支恐怖的骑兵力量!公孙瓒在幽州败亡。辽东的公孙氏却在不断壮大。趁着东汉皇权衰弱,诸侯混战,公孙氏生出了割据辽东之心。这样,本来是大汉用来鼎定辽东的汉族豪强,成了大汉的叛臣。而时有控弦之士,骑兵以数十万计的乌丸、鲜卑等,见了辽东太守,也是不敢直视的。

这是汉军数百年兵威积攒所致。高句丽等,更是只能俯首于辽东之下。所以,如果非得要在三国中再加上一国,那不如算上已是世袭的辽东太守公孙康。但要与曹操并列,公孙康实际也真不及格的。他虽能以兵威压服诸夷,而在曹操等人眼中,实在还是只如一颗白菜。曹操灭袁绍后,派牵招出使柳城乌丸,令其臣服。结果,辽东公孙康也派使者,欲使乌丸听命于辽东。

这是摆明要与曹操并列的做派。当使者遇上了使者,怎么办?曹操的使者牵招,二话不说,直接一把揪住了辽东使者的头发,摁桌子上一顿暴揍。揍好了,还要拔刀剁辽东使者的脑袋。吓得乌丸小王与酋长们,纷纷跪地劝阻求情,辽东使者则被揍得服服帖帖。牵招这手法,绝了!这四百年汉风,真是把汉臣士大夫们吹的如猛虎般强壮的。曹操北征乌丸,公孙康老实的像个孙子。

后来,辽东一直在图谋自立的进程中。魏国受蜀汉牵制,一直无懈顾及辽东等诸葛亮一亡,魏国西境军事威胁大减。使得魏终于能腾出手来征辽东了。司马懿率步骑四万大军讨伐辽东,来回一年,一役剿灭了公孙氏,还几乎杀光了辽东汉民。司马懿好杀的后果,就是给辽东留下了政权空隙。然后,辽东再没有能压得住地方的汉族豪强了,便又给高句丽等趁机崛起,创造了机会。

文章TAG:三国司马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