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从丫鬟到皇贵妃,皇贵妃小游戏如何充花

从丫鬟到皇贵妃,皇贵妃小游戏如何充花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7 23:59:48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皇贵妃始于明朝景泰年间,明代宗册封其宠妃唐氏为皇贵妃。皇贵妃与贵妃都是皇帝高级别的妃子,皇贵妃是众妃之首。谥号“恭肃皇贵妃”,葬于惠陵。第二年,即雍正二年(1724年)八月,雍正将佟佳氏册封为皇考皇贵妃,这时的她成为皇贵妃级别。不过乾隆并没有直接册封那拉氏为皇后,而是给了她一个名号“摄六宫事皇贵妃”,说白了就是管理后宫的皇贵妃。

皇贵妃和贵妃有什么区别?

皇贵妃和贵妃有什么区别

在皇帝的后宫之中,皇贵妃相当于副皇后,如果皇后不在或是失宠、被废时,皇贵妃就是六宫之主。而贵妃和普通嫔妃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级别高一点而已,并且皇贵妃因为位同副后,所以只设置一人,而贵妃则有两人。皇贵妃与贵妃都是中国古代皇帝后宫嫔妃的等级之一。皇贵妃始于明朝景泰年间,明代宗册封其宠妃唐氏为皇贵妃。清朝建立后沿袭明制,到了康熙帝时期,后宫制度开始正规化,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

皇贵妃与贵妃都是皇帝高级别的妃子,皇贵妃是众妃之首。皇贵妃由于地位尊崇,位同副后,会对皇后之位产生威胁,所以轻易并不设置,一般只有在皇后失宠、皇后被废、皇后死亡,或者是妃子被晋为皇后之前的预备这几种情况下设立。顺治帝宠爱董鄂妃,将其立为皇贵妃,宠冠六宫的董鄂妃让顺治帝一前一后两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形同虚设,不能立足。

惇怡皇贵妃是如何改变命运的?

惇怡皇贵妃是如何改变命运的

清朝的时候,在厘定后宫妃子的级别与地位时,除了要考虑其家族背景以及受皇帝宠爱的程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便是“母以子贵”。这个“母以子贵”,可以是“母以亲子贵”,怡亲王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章佳氏入宫后一直都只是庶妃,没有受到册封,也没有名号,直至其去世后才被康熙皇帝追封为敏妃。

然而在康熙去世,雍正皇帝登基后,她的儿子十三阿哥胤祥被直接封为了和硕怡亲王,章佳氏更是被雍正连抬两级,被追封为了敬敏皇贵妃。不仅如此,章佳氏的棺椁还被雍正抬出,按照皇贵妃的礼仪重新下葬,并且是将其葬入了景陵的地宫,与康熙皇帝合葬,纵观整个清朝历史,也就是只有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以及雍正朝时期的敦肃皇贵妃年氏,这两位后妃享受到了以皇贵妃身份葬入帝王陵寝地宫的待遇,其他能够与帝王合葬的全部都是皇后。

只不过,年氏得此殊荣靠的雍正对她的绝对宠爱,而章佳氏则靠的是自己的儿子选对了人、站对了队,自始至终都是雍正的“铁杆”支持者。于是,儿子胤祥获封“铁帽子王”,而章佳氏自己尽管生前平凡,但是其死后获得了无限荣光,可谓是“母以子贵”的典范了。与此同时,这个“母以子贵”,也可以是“母以养子贵”,这一点则在嘉庆皇帝曾经的养母庆恭皇贵妃陆氏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陆氏入宫后没有诞育子女,并且一直以来都是平淡无奇的,直至乾隆皇帝的十五阿哥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出生,陆氏的人生也就此转折。由于嘉庆的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在这一时期诞育子女过多而自身又无力全部抚养,于是乾隆皇帝只得安排陆氏抚养嘉庆。而陆氏也在抚养嘉庆期间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嘉庆对其非常感激,于是嘉庆登基皇位的第二天,立马下旨将陆氏从贵妃抬到了更为尊贵的皇贵妃等级。

陆氏也就这样靠着“养子”嘉庆,地位变得更加尊崇。纵观这两位后妃,不管是“母以亲子贵”还是“母以养子贵”,前提条件都是要有“子”,这个“子”便是他们能够得以获得重新晋封的政治资本。可就有这样两位康熙皇帝的后妃,她们既没有诞育“亲子”,也没有抚育“养子”,但是她们二人不仅在活着的时候就得到了极度的尊崇与晋封,去世后更是被追封为皇贵妃,获得了极高的殊荣。

而这两位康熙后妃就是历史上的悫惠皇贵妃佟佳氏以及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她们虽然没有“亲子”和“养子”,但是她们有乾隆皇帝这样一位“养孙”。也正是靠着自己的这位“养孙”皇帝,两位皇贵妃也就此实现了“逆天改命”。悫惠皇贵妃佟佳氏,与雍正、乾隆两代帝王可谓是“亲上加亲”。佟佳氏家族,是康熙朝权势、地位最为显赫的外戚家族,同时也是康熙皇帝在亲缘关系上最为紧密的,毕竟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就出自于这个家族。

而整个佟佳氏家族,除了为康熙的朝堂上贡献了佟国纲、佟国维、鄂伦岱、隆科多、法海等一众有着突出贡献的外戚权臣外,也为康熙的后宫中贡献了一位皇后、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及一位皇贵妃、即悫惠皇贵妃佟佳氏。这其中,佟佳氏皇后又是雍正的养母,而隆科多是扶保雍正登基的首功之臣。在这样的情况下,悫惠皇贵妃佟佳氏作为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亲妹妹与隆科多的亲姐姐,本就可以凭借着整个家族的关系,受到雍正的推崇,但是她却偏偏靠着自己的表现获得了再度晋封。

事情还要从康熙六十年(1721年)、也就是康熙去世的前一年说起。这一年的康熙皇帝驾临雍正的王府,雍正可以说是“颇有目的性”的安排了当时只有十岁的乾隆皇帝弘历与康熙见面,这一次见面给了康熙以极大触动,回宫后立马决定将弘历带回宫中亲自培养。康熙皇帝97个皇孙中,只有长孙弘晳和雍正所生的弘历享受到了这一待遇,足可见康熙对其的喜爱。

当然,对于这件事情的原委,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康熙对于传位雍正的暗示;也人说这是乾隆再往自己脸上贴金,过程描述过于浮夸;还有人说这只不过是康熙在雍正府上心情不错,给了雍正一个“面子”而已。然而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弘历进宫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康熙在亲自培养、辅导弘历的同时,还安排了两位自己非常信任和宠爱的后妃帮忙抚养弘历,其中一位便是悫惠皇贵妃佟佳氏。

在此之前的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佟佳氏已经被封为了贵妃。由于康熙皇帝的三位皇后即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以及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先后去世,身份同样高贵的温僖贵妃钮祜禄氏也已经去世,所以从这一年开始到康熙去世,后宫中级别最高、地位最为尊崇的康熙后妃,便是这位出身于佟佳氏家族的贵妃了,而她也就此履行着统御后宫的职责,成为“后宫之主”。

康熙皇帝对于自己的这位表妹后妃是非常的宠爱,非常可惜的是佟佳氏并没有为康熙皇帝诞育任何的皇嗣,这也使得她的地位一直是贵妃,如果她真的能够生下皇子的话,她很有可能成为皇贵妃甚至是皇后了。就这样,康熙六十年(1721年),佟佳氏被康熙皇帝安排抚养年幼的弘历,尽管她本人没有诞育、也没有抚养过皇子,但是却“意外”的抚养了一位皇孙,而这位皇孙在日后成为了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

雍正继位之后,佟佳氏的地位便迅速得到了提升。雍正元年(1723年)八年,雍正皇帝通过“秘密立储”的方式确立了弘历的作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第二年,即雍正二年(1724年)八月,雍正将佟佳氏册封为皇考皇贵妃,这时的她成为皇贵妃级别。这样的晋封,不仅是雍正对于整个佟佳氏家族的感念,也是对于佟佳氏当年抚养自己的儿子弘历的感恩,当然此举也无疑是对“秘密立储”结果的一种暗示。

到了雍正去世,乾隆皇帝弘历登基后,马上就被封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地位和殊荣冠绝当时所有在世的康熙后妃。乾隆八年(1743年),佟佳氏去世,终年七十六岁,乾隆皇帝亲自下旨祭奠,并且以极高的礼仪将其安葬,同时将其追封为悫惠皇贵妃。雍正对于悫惠皇贵妃佟佳氏的敬重,得益于与其家族与雍正的特殊关系,而乾隆对于其的尊崇,则完完全全是“孝道”的体现,也正是那段短暂的“养育之恩”,换来了佟佳氏善终的结局以及去世后的莫大殊荣。

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则是彻彻底底的凭借“祖以孙贵”上位。瓜尔佳氏,三品协领祜满,通过选秀入宫,并且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被封为和嫔,前文中所说的佟佳氏皇贵妃也是在这一年被封为的贵妃。康熙四十年(1701年),瓜尔佳氏为康熙皇帝生下了皇十八女,但是其早殇,没有活到成年。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被封为和妃。

不同于悫惠皇贵妃佟佳氏,瓜尔佳氏并没有非常显赫的家庭背景,并且在女儿早殇后她再也没有为康熙皇帝诞育子女,尽管康熙皇帝对于她还是非常的宠爱,然而因为客观条件上的“硬伤”,让瓜尔佳氏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大提升。而她尽管已经到了妃级,但是其地位和受到的尊崇远远比不上“惠宜德荣”这康熙的“四妃”。只不过,在这之后的瓜尔佳氏幸运的得到了一个“逆天改命”的机会,那便是与佟佳氏一同抚养幼年的乾隆皇帝弘历。

对于抚养弘历,瓜尔佳氏可谓投入了其全部,毕竟她经历过丧女之痛,因而也更加珍重她本人与乾隆皇帝的这段“祖孙缘分”。在后来乾隆皇帝回忆瓜尔佳氏对她的抚养和照顾时,对其进行了大肆的赞美与褒奖:“朕幼年蒙皇祖养育宫中,贵太妃(瓜尔佳氏)时加抚视。”由此可见瓜尔佳氏对于照顾乾隆皇帝的尽心,以及她本人对于这次机会的看重。

同前文中的佟佳氏一样,从雍正时期开始,瓜尔佳氏也开始得到了推崇与晋封。雍正登基后,将其尊为皇考贵妃,级别已经从妃升格为贵妃,在当时的康熙后妃中,级别与地位仅次于佟佳氏。乾隆皇帝登基后,先是将其尊为“皇祖温惠贵太妃”,在佟佳氏去世后,立马将其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与佟佳氏的“皇祖寿祺皇贵太妃”称号等级对等,都是皇贵妃级别,足可见瓜尔佳氏在乾隆皇帝心中的重要性。

而瓜尔佳氏的晚年是非常幸运的,并且她也是非常幸福的。说她幸运,是因为她遇到了非常讲求“孝道”的乾隆皇帝;说她幸福,是因为她的长寿,使其成为了所有康熙皇帝的后妃中,最晚去世的一个,并且是比上一个去世的康熙后妃足足晚了十年的时间。瓜尔佳氏在乾隆朝时期可以说是尽享宫中的荣华与安乐,宫中每逢节庆,后宫上下都对其是不敢怠慢,毕竟这是抚养过当朝皇帝的人。

而乾隆皇帝给予这位养育过自己的“小奶奶”也是尊崇至极,对其的赏赐甚至超过了对待自己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乾隆三十三年(1786年),瓜尔佳氏去世,享年八十六岁,乾隆皇帝将其追封为惇怡皇贵妃,并且得到了乾隆皇帝的亲自祭奠,也算是走的风风光光了。悫惠皇贵妃佟佳氏与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这两位康熙皇帝的后妃,尽管没有“亲子”,也没有“养子”,但是反而获得了更高级别的封赏以及更为优厚的待遇,原因只是因为她们比其他人多养了一个“孙子”,而这个孙子做了一朝的“太子”,做了一朝的皇帝,这也使得这两位后妃享尽了雍正、乾隆两代帝王的尊崇,并且在其去世之后被葬入到了“景陵双妃园寝”,在去世之后依旧享受到了无限荣光。

民国时期“四大太妃”结局如何?

民国时期“四大太妃”结局如何

晚清时,内忧外患,国势飘摇。同治、光绪两帝年纪轻轻又撒手西去,同治帝载淳去世时年仅19岁。他的堂弟兼表弟载湉继承了他的大位,是为光绪帝。光绪帝的寿数也不长,在38岁时暴崩。而同治帝和光绪帝有四位妃子却活到了民国时期,她们被人们称为四大太妃。在四大太妃中,其中有三位是同治帝的遗孀。她们分别是同治帝的瑜妃,即敬懿皇贵太妃赫舍里氏;瑨妃,荣惠皇贵太妃西林觉罗氏;珣妃,庄和皇贵太妃阿鲁特氏。

剩下的一位太妃就是光绪帝的瑾妃他他拉氏,她的妹妹就是光绪的珍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西逃之前,将珍妃投井杀害。这四位皇妃身处兵荒马乱的清末民初,又会有怎样的人生际遇呢?首先来看一下瑜妃赫舍里氏。赫舍里氏是满人权势显赫的家族之一,清帝的多位后妃都来自这个家族。康熙帝的孝诚仁皇后、平妃及道光皇帝的常妃都是来自赫舍里氏。

瑜妃也是家世显赫,她的祖父舒兴阿是道光年间的进士,后历任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陕甘总督等要职。瑜妃的父亲崇龄也官至知府。瑜妃在同治十一年选秀入宫,被册封瑜嫔,当时只有17岁。在这次选秀中一同入选的还有慧妃、珣妃、瑨妃和皇后阿鲁特氏。当时瑜妃和珣妃被册立为嫔,瑨妃只被册立为贵人。而两宫皇太后对皇后人选意见不一。

慈安太后钟意阿鲁特氏(即孝哲毅皇后)、慈禧则对心胸狭窄的富察氏(即慧妃)情有独钟。同治帝本来对严苛的母亲慈禧毫无感情而言,就选择了慈安喜欢的阿鲁特氏为后。虽然慧妃没当上皇后,却被慈禧直接册封为妃,而一同进宫的其他三人只被册立为嫔或贵人。在两宫皇太后和同治帝之间的权力争斗中,主要是皇后和慧妃身处漩涡,瑜妃则置身事外,在夹缝中生存。

同治帝病重的时候,两宫皇太后为给同治冲喜大封妃嫔,瑜妃这时才由嫔升格为妃,此时瑜妃年仅19岁就成了节妇。同治死后,皇后也被慈禧欺凌吞金自尽,慧妃则更加张狂,晋封皇贵妃,欺压各位妃嫔。瑜妃的日子痛苦而无聊。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慈禧带着光绪帝的皇后及瑾妃等仓惶西逃,却将亲生儿子同治帝的妃嫔遗弃在北京。危急之中,瑜妃力撑危局,领导起后宫自保,又召集留京的大臣共商对策,而那个平时嚣张的慧妃却束手无策,只知痛苦流涕。

溥仪继位后,光绪的皇后隆裕被封为皇太后,瑾妃被封为太妃。瑜妃进见隆裕时,还要自称奴才。这下瑜妃不乐意了,本来与隆裕是平辈,这一下子成了奴才,这分明是抬高光绪遗孀、压制同治遗孀。于是瑜妃三番五次找载沣评理,隆裕为息事宁人,这才把瑜妃升为皇太妃。1913年,废帝溥仪晋封瑜妃为敬懿皇贵妃。1932年2月,瑜妃以77岁高龄病逝,棺椁存于柏林寺。

三年后,瑜妃被葬于河北遵化惠陵。瑨妃西林觉罗氏,出身比较低微,其父罗霖只是一个正六品的司官主事。她在同治十一年时选秀被封为贵人,在同治十三年时才进位为嫔。光绪二十年时,升格为瑨妃,14年后才晋升为皇贵妃。民国二年,溥仪封瑨妃为荣惠皇贵妃。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政变,溥仪被赶出紫禁城,瑨妃与瑜妃等出宫寄居荣寿固伦公主府。

1933年5月,瑨妃去世,终年78岁,谥号“敦惠皇贵妃”。1935年,她与瑜妃一起葬于清东陵。珣妃阿鲁特氏,她与同治皇后阿鲁特氏是姑侄俩,两人同时入宫选秀,姑母阿鲁特氏被册立为嫔,侄女阿鲁特氏却为被封为皇后。同治帝并不喜欢珣嫔,慈禧因为不喜欢皇后阿鲁特氏,因此也嫌弃珣嫔。同治十三年时,珣嫔才晋封为珣妃。

光绪二十年时,封贵妃。溥仪继位后,珣妃入住储秀宫,这是她的侄女孝哲皇后生前居住的地方。溥仪退位的次年,珣妃晋封庄和皇贵妃。1921年4月,珣妃病逝,享年65岁。谥号“恭肃皇贵妃”,葬于惠陵。最后我们看一下光绪皇帝的瑾妃。光绪十四年的时候,瑾妃和妹妹珍妃一同被选为嫔,当时瑾妃只有15岁,珍妃13岁。入宫后,妹妹珍妃备受光绪帝宠爱,瑾妃和隆裕太后备受冷落。

之后,姐妹俩同时晋妃。隆裕太后去世后,瑾妃实际成为四大太妃之首。在四大太妃中,她的年龄最小,思想也比较开通,她和溥仪的关系也比较融洽。瑾妃爱好比较广泛。她喜欢书画、盆景,对美食也有一套,经常在永和宫的小膳房里自己捣鼓饭食,赏赐给身边的人品尝。瑾妃体形偏胖,她一生安守己份,淡泊名利,可谓心宽体胖。1924年,瑾妃因受风寒,在中秋节后一病不起遂病逝,年51岁,以端康皇贵妃身份安葬崇陵。

但在13年后,瑾妃之墓便被盗墓贼鄂士臣、关友仁等人挖盗。在清帝退位后,四大太妃还处于养尊处优的生活,对自己的头衔还非常在意,多次要求朝廷封自己为皇太妃。于是在溥仪退位的次年,四大太妃纷纷升格,瑜妃被封为敬懿皇妃,瑨妃被封为荣惠皇贵妃,珣妃被封为庄和皇贵妃,瑾妃被封为端康皇太妃。在清廷灰飞烟灭之际,太妃们还在忙着争名头,真是太妃不知亡国恨啊。

古代的皇帝死了,后宫的妃子都怎么处置?

喜欢看宫廷戏的亲们都知,后宫争斗一点也不亚于前朝。皇帝的嫔妃们,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却也过得战战兢兢,如履溥冰。那皇帝驾崩后,她们的归宿也不尽相同。1,奉养于皇家养老院。紫禁城的西北角有专门为先皇的嫔妃们修建的养老院。像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英华殿、慈宁花园这些行宫,都是。但是并不是所有皇帝的女人都可以在这里养老,只有嫔位以上才有资格。

2,跟随儿子。有子嗣的,那生活还是相当不错的,不但可出宫跟随自己的儿子,还有王太妃称号,享朝廷俸禄。不过电视剧《甄嬛传》中果郡王的母亲是舒太妃,她却是个例外。她本想在康熙死后殉情,结果被救了下来,于是请求出家修行,但不能离开安栖观。3,发配出家。那些位份低,又没有子嗣的嫔妃们,则会被发配出家当尼姑。唐太宗去世后,虽然美貌动人,与新皇帝李治友谊深的才人武则天,也不得不去当尼姑。

4,守陵。在《汉书·安帝纪》中就有注明“谓宫人无子,守陵园者”这就是说,没有儿子的妃嫔只能去给皇帝守陵直至老死,她们还有一个雅称:诸园贵人。唉,名字是好听,但想想,那些妃嫔其实多数还是如花似玉的年龄,但却只能守在陵前,直至死去,也是十分可怜的。当然,比起上面那同种归宿,最惨的还是殉葬。殉葬自秦朝就有,凡是没有子者,都必须陪葬。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后宫的女人,都想尽办法想要生下个龙子了。一来可母凭子贵,再来,不必担心哪天皇帝体力不支西去时,自己还得陪葬。要说殉葬人数最多的,可能是明太祖朱元璋了。他死后,陪葬人数达到了46人之多。本来殉葬在汉朝以后,被已被废止,但朱元璋他却重新恢复了殉葬制度。朱元璋死后,朱允炆按照朱元璋生前的遗嘱,下令将没生育过的嫔妃一起陪葬。

康熙后宫之中有几对姐妹花?为何康熙如此热衷于娶小姨子?

如果要在中国历史上找出一个最会娶小姨子的皇帝那肯定是非清朝的圣祖康熙皇帝莫属了,康熙除了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外,他还是娶小姨子取得最多的皇帝。康熙一生在位六十一年,共有六十五位妃嫔,这其中有四对亲姐妹还外加一对堂姐妹,所以这么来看康熙不是一个好姐夫,小姨子通通不放过。不过康熙娶小姨子其实主要是带有政治目的,康熙所娶的这些姐妹花都是出身满蒙贵族政治势力家族,康熙娶她们也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皇权统治。

第一对姐妹花:康熙初期首辅大臣索尼的两个孙女康熙娶得第一对姐妹花大小赫舍里氏出身就非常高贵,且家族政治势力非常强大,这对姐妹花是康熙老爹顺治临终前给他安排的四大辅政大臣之首索尼的孙女。赫舍里·索尼家族出身就是满洲名门贵族,索尼的父亲硕色、叔叔希福都是满族人中德高望重且精通满、蒙、汉文字的长老,索尼也与其父其叔一样学识渊博,精通各种语言,在努尔哈赤起兵时索尼就追随努尔哈赤为其出谋划策,因此索尼也是清朝的开国功臣。

在清太宗皇太极去世后,其弟多尔衮企图继位,正是索尼和鳌拜等人坚决与多尔衮抗争,所以多尔衮无奈之下用了折中的办法拥立了年幼的顺治继位,索尼对顺治是有拥立之功,而顺治临终前又将幼年的康熙托付给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大辅政大臣,这其中索尼是首辅大臣,他已经历经清朝四位皇帝,都是身居高位,所以他的家族在清朝政坛中政治地位非常高。

索尼的长子噶布喇曾在康熙时期出任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第三子索额图是康熙朝初期的大学士,是康熙朝初期的权臣。康熙的原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正是噶布喇长女,赫舍里氏自幼深得家族熏陶,气质高贵,知书达理,婚后是康熙的贤内助,康熙与赫舍里氏也是感情深厚喜爱有加。其实说起康熙与赫舍里氏的婚姻还有一段小插曲,顺治临终前给康熙留下了四位辅政大臣,虽然以资历和功绩以及身份地位来说索尼都是当之无愧的首辅大臣,但索尼当时年纪老迈,精力有限;苏克萨哈曾经党附多尔衮,后来靠检举多尔衮获得顺治信任,但他也被其他同僚十分瞧不起和排斥;遏必隆是努尔哈赤外孙子,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之子,但为人庸庸碌碌,所以这些都让四大辅臣中鳌拜势力越来越强盛。

鳌拜势力日益强大自然就威胁到了康熙的皇权,康熙立后是国家大事,鳌拜自然也想干预其中,鳌拜最初是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康熙当皇后,但是鳌拜此时政治势力已经非常强大,康熙祖母太皇太后孝庄和康熙都担心鳌拜政治势力如此强大再由其女当皇后的话肯定会对皇位造成太大的威胁,所以孝庄直接拒绝了鳌拜嫁女的要求。孝庄拒绝一次之后,鳌拜还不死心,当时鳌拜势力最强盛,为人庸懦的遏必隆依附于鳌拜,因此鳌拜就认下遏必隆次女为义女,他又向孝庄和康熙提议册立遏必隆的次女为皇后。

康熙和孝庄再次拒绝了鳌拜。最后孝庄认为索尼年纪老迈且对清朝皇室一直都是忠心耿耿,而且鳌拜势力做强,拉拢索尼家族正好可以对抗鳌拜。因此为了压制鳌拜,孝庄选择了让康熙和索尼家族联姻。和索尼家族联姻之后,孝庄和康熙为了恶心鳌拜,故意下旨将鳌拜的女儿赐婚给了他的政敌苏克萨哈之子。所以康熙后来获得了索尼家族鼎力支持,索尼在临终前更是摆了鳌拜一道,索尼临终前以首辅大臣的名义上书康熙,建议康熙亲政,四大辅臣还政康熙。

后来索尼的儿子噶布喇和索额图在替康熙除鳌拜立下大功,这些都能看出康熙选择与索尼家族联姻带来的政治收益。虽然康熙和赫舍里氏是出于政治利益而联姻,但康熙对赫舍里氏还是比较深情,赫舍里氏后来为了康熙生育皇次子胤礽时难产而死,康熙对赫舍里氏去世十分难过,他命人将赫舍里氏的梓宫从皇后所居的坤宁宫摆放到了皇帝居住的乾清宫,赫舍里氏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死后梓宫奉安在乾清宫的皇后。

赫舍里氏死后被康熙追谥为孝诚仁皇后,她去世不久之后,康熙在请示祖母孝庄和嫡母仁宪太后之后,康熙十四年(1675年)公开宣布册立赫舍里氏所生的儿子胤礽为皇太子,胤礽从康熙十四年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被废除太子之位,当太子时间长达37年,是中国历史上做太子时间最长的太子。由于胤礽的生日就是赫舍里氏的祭日,所以每逢胤礽过生日,康熙都是白天高高兴兴陪儿子过生日,晚上则独自在寝宫垂泪怀念结发妻子,而且每到这一天晚上康熙是从来不会召其他妃嫔侍寝,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康熙晚年才逐渐取消,可见康熙虽然与赫舍里氏是政治婚姻,夫妻感情却是非常深厚。

赫舍里氏去世后,但她的家族在清朝政坛中还是有着极深的政治势力,她的父亲噶布喇身兼议政大臣和领侍卫内大臣两大要职,权力非常大,她的叔叔索额图是大学士也兼着议政大臣的职位,可以说索尼家族在清朝政坛是政治豪门。赫舍里氏家族本身就有很强大的政治势力,再加上小姨子小赫舍里氏身上有着姐姐大赫舍里氏的身影,所以自康熙十九年(1680年),大赫舍里氏的异母庶出的妹妹,年仅十岁左右的小赫舍里氏入宫给姐夫康熙请安之后,康熙就被年幼的小姨子吸引住了,这一年康熙就将小姨子小赫舍里氏纳入后宫为贵人。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年仅14岁左右的小赫舍里氏被姐夫康熙给宠幸了,在宠幸完小赫舍里氏之后,康熙直接下旨晋封小赫舍里氏为妃,小赫舍里氏从贵人到妃属于是连升两级,全都靠着姐夫康熙的宠幸。当时康熙后宫之中妃子只有早就跟随他且已生育皇子的四大妃,也就是老大胤禔生母惠妃,老三胤祉生母荣妃,老四胤禛也就是雍正生母德妃,老五胤祺生母宜妃。

这四人都是嫁给康熙好多年生育了皇子才一步一步被晋封为妃。而小赫舍里氏只是被康熙宠幸了一夜就被晋封为妃,这在康熙后之宫中是非常少见的事情,这也说明了康熙确实比较喜爱小赫舍里氏,再者毕竟她的家族出身很高贵,所以她才能比其他人更快晋封为妃。因此康熙初期后宫中算上小赫舍里氏共有五大妃,小赫舍里氏的寝宫是储秀宫,由于当时康熙后宫中妃嫔制度并不完善,所以康熙没有给予小赫舍里氏妃号,虽然小赫舍里氏并没有得到正式妃号,但她所享受待遇实际就是妃级待遇。

后来小赫舍里氏为康熙生下一子胤禨,不过很可惜胤禨出生不到两个月就夭折了,此后小赫舍里氏再无所生,并且小赫舍里氏不久之后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就香消玉殒了,她去世之后康熙追谥她为平妃。孝诚仁皇后和平妃这对亲姐妹也是康熙娶得第一对姐妹花,她们姐俩家族出身都非常高贵,不过很可惜都是红颜薄命,姐俩都是很早就香消玉殒了。

第二对姐妹花:辅政大臣遏必隆的两个女儿鳌拜曾经认了遏必隆的次女为义女,并想希望孝庄和康熙册立其为皇后,但被祖孙二人所拒绝,不过鳌拜死了之后,康熙还真又娶了遏必隆的次女钮钴禄氏。钮钴禄·遏必隆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的儿子,他的母亲穆库什是努尔哈赤之女,从血统上来说他是努尔哈赤的外孙,所以遏必隆家族出身也是非常高贵且政治势力极其强大,只是遏必隆本人庸懦,能力不行,所以制衡不了鳌拜,反而遏必隆还依附于鳌拜之下,这也是为什么孝庄和康熙在第一次选皇后时跳过了遏必隆的次女。

康熙十五年(1676年),鳌拜已经去世多年,遏必隆此时也已经去世,两人的政治影响力已经几乎没有,这时候康熙的结发妻子原配皇后孝诚仁皇后又刚刚去世不久,所以孝庄就想着替康熙选出第二任皇后,她就想到了此前鳌拜提过的遏必隆次女。遏必隆虽死,但他的兄弟子侄都在朝中做官,钮钴禄氏家族政治势力还是非常庞大,所以与其女联姻对康熙政治上也有一定帮助,因此在康熙十五年孝庄下懿旨将遏必隆次女钮钴禄氏纳入康熙后宫为妃。

钮钴禄氏最初入宫是直接被封为妃,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十六年(1677年)直接被康熙册封为皇后。不过钮钴禄氏身体虚弱,都没和康熙生育子女,当乐皇后不到一年也就是康熙十七年(1678年)就去世了,死后被康熙追谥为孝昭仁皇后。在大钮钴禄氏病重期间,她的妹妹也就是遏必隆第三女小钮钴禄氏入宫探望姐姐时被姐夫康熙相中,大钮钴禄氏去世不久康熙就下旨将小钮钴禄氏纳入后宫,直接晋封为妃。

小钮钴禄氏很明显非常深得姐夫康熙喜爱,她一入宫就直接被册封为妃,没过多久更是被晋封为贵妃,当时康熙因为两任皇后都先后去世,他认为自己克妻,所以不再册立皇后,而是册封了表妹佟佳氏为皇贵妃,让她以皇贵妃身份行皇后之职统管后宫,而小钮钴禄氏的贵妃是当时康熙后宫中仅次于佟佳氏的皇贵妃身份,也是地位非常高的妃嫔。

小钮钴禄氏算是深得康熙喜爱,她为康熙生育有一子一女,其子就是康熙第十子敦郡王胤誐,后来胤誐帮助老八胤禩参与康熙诸子争夺皇后遭到雍正政治清算被革爵圈禁。在康熙的第三任皇后也就是他的表妹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去世后,小钮钴禄氏以贵妃身份暂行皇后之职统管后宫,这些都能看出康熙对她的喜爱。不过小钮钴禄氏身体也是不太好,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就去世了,享年35岁,康熙对于她的去世非常悲痛,特意给她上了谥号为“温僖”,她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有谥号的贵妃,因此后世称其为温僖贵妃。

第三对姐妹花:康熙亲舅舅佟国维的两个女儿康熙生母是顺治的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其实佟佳氏家族出身并不高,而且在康熙十岁时就早早去世,但康熙亲政之后为了扶持母系家族,大力提拔了两个亲舅舅佟国纲和佟国维。佟国纲在跟随康熙亲征噶尔丹时牺牲,所以康熙后来更加倚重另外一位舅舅佟国维,最初佟佳氏家族与索尼、遏必隆这些政治豪门家族无法相提并论,但后来在康熙的扶持之下,佟国维的官职越做越大,一直官至议政大臣兼大学士,在索额图一党被康熙肃清之后,康熙时期就属佟国维地位和势力最大。

在康熙朝中后期佟国维权力非常大,几乎是权倾朝野,当时素有“佟半朝”之称。不过这是康熙朝中后期的事了,在康熙朝初期,佟佳氏家族地位还并不是很高。康熙大力扶持母系家族第一步就是与母系家族联姻,因此在康熙十五年的时候,孝庄为康熙纳了大钮钴禄氏入宫为妃,康熙自己则将表妹也就是佟国维大女儿佟佳氏纳入后宫为妃。后来康熙册封大钮钴禄氏为皇后,同时册封了佟佳氏为贵妃,后来大钮钴禄氏去世,康熙直接晋封佟佳氏为皇贵妃统管后宫事宜。

康熙可能迷信自己克妻,所以在孝昭仁皇后去世后不再册立皇后,而是由相当于副后身份的皇贵妃佟佳氏统管后宫,而群臣在孝昭仁皇后去世后多次劝康熙赶紧晋升皇贵妃佟佳氏为皇后,但康熙都没有批准,所以此后佟佳氏一直以皇贵妃身份成为实际上的康熙后宫女主人。佟佳氏与康熙没生育太多子女,只生有一女还夭折了,不过她却替康熙抚育了皇子,而她抚育的皇子正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佟佳氏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病重,在临死前,康熙为了让她高兴给她冲喜,册封她为皇后并昭告天下,不过很可惜封后第二天佟佳氏就在康熙怀中病逝,死后被康熙追谥为孝懿仁皇后。虽然佟佳氏只当了一天皇后,但她实际拥有皇后权力长达八年,她跟康熙结婚有十三年多,算是三任皇后中与康熙在一起时间最长的皇后,再加上两人表兄妹的关系,佟佳氏与康熙感情算是非常深厚。

算上佟佳氏康熙已经连续克死三任皇后,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克妻皇帝,从此之后康熙不在册立皇后。佟佳氏去世后,康熙为了继续扶持舅舅佟国维家族,他又相中了小表妹也是小姨子佟国维的庶出小女儿小佟佳氏。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也就是孝懿仁皇后大佟佳氏刚刚去世不到一年,康熙纳小姨子小佟佳氏入宫为妃。小佟佳氏一入宫也是直接为妃,起点算是很高了,当时康熙后宫中暂时有温僖贵妃以贵妃身份代行皇后之职。

后来温僖贵妃去世,康熙将后宫暂时交由惠妃和荣妃联合管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康熙三十九年(1701年),小佟佳氏被康熙晋封为贵妃,从此康熙后宫就有小佟佳氏以贵妃身份暂行皇后之权管理。小佟佳氏身体比较好,此后她一直权摄康熙后宫直到康熙驾崩,她本人也一直活到乾隆时期以76岁高龄去世。可以说小佟佳氏历经了康雍乾三朝。

虽然小佟佳氏没有与康熙生下儿女,但在康熙去世后,小佟佳氏却受到了雍正的善待,雍正感念其姐孝懿仁皇后的养育之恩,所以继位后就晋封小佟佳氏为皇考皇贵妃,尤其在雍正生母德妃乌雅氏去世之后,雍正更是视小佟佳氏为母亲。由于小佟佳氏没有生育子女,所以雍正怕她晚年寂寞,就将少年时期的乾隆交由小佟佳氏和康熙的惇妃抚养。

所以乾隆对小佟佳氏也是十分孝顺,小佟佳氏去世后,乾隆特意下旨追谥小佟佳氏为悫惠皇贵妃。第四对姐妹花:出身低微的郭络罗氏姐妹康熙娶得第四对姐妹花就是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女主宜妃和其姐姐郭贵人,其实在宜妃姐妹这来说康熙应该是想娶的妹妹,然后又娶了大姨子。宜妃郭络罗氏家族出身低微,其家族系镶黄旗世代包衣出身,其父三官保不过是盛京将军旗下的一名佐领,可以说家族没有太强的政治势力,如果说之前康熙所娶的姐妹花是因为要拉拢满洲贵戚巩固皇权,那么宜妃才是最得康熙喜爱的妃子。

康熙十六年(1677年)以宫女身份进入皇宫,在一次为康熙服务时,姿色绝美的宜妃受到康熙宠幸被纳入后宫。宜妃比较擅长讨康熙喜爱,外加姿色过人,因此她是康熙后宫中最为受宠的妃嫔,史书中称其为康熙“眷顾最深”的嫔妃。宜妃得宠之后她借着得宠之际,向康熙推荐了守寡多年的亲姐姐大郭络罗氏,当时宜妃的姐姐正直青春年少,还是寡妇,这也给康熙带来了非同一般的体验,于是康熙又纳大姨子大郭络罗氏入宫。

不过康熙始终还是更爱妹妹宜妃,而宜妃也为康熙生育了三位皇子,分别是皇五子胤祺和皇九子胤禟以及皇十一子胤禌,除了胤禌夭折之外,胤祺和胤禟都长大成人。宜妃的姐姐大郭络罗氏给康熙生育了一女也就是清朝最有权势的公主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但大郭络罗氏却因没有生育皇子,身份始终只是贵人,因此称其为郭贵人。康熙对宜妃是非常宠爱,他每次外出都会给宜妃捎带回当地特产,而且外出时总是最惦念宜妃,经常与她书信往来,这些待遇都是康熙其他妃嫔所没有的,可见康熙对其宠爱有多深。

如果不是宜妃家族出身低微,可能康熙早就晋升其为贵妃了。不过宜妃的晚年并不好,这主要就在于她的儿子皇九子胤禟参与到康熙晚年诸子争夺皇位之中,胤禟在康熙诸子争夺皇位中明确支持雍正的政敌弟弟老八胤禩,因此在雍正继位后遭到雍正的政治清算。所以由于胤禟的关系,外加宜妃本身也对雍正继位表示十分不满,因此雍正对宜妃非常不好,康熙去世后他生前很多妃嫔名位在雍正时期都得到晋升,唯有宜妃及其姐郭贵人等少数不满雍正继位的人没有被晋升。

胤禟后来被雍正褫夺爵位,削除宗籍,并改恶名为“塞思黑”,囚禁折磨致死,宜妃非常悲痛。再之后宜妃的另外一个儿子老五胤祺也病逝了,宜妃先后历经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所以悲痛欲绝的宜妃在胤祺去世一年多之后也去世了,雍正十一年(1733年)宜妃去世,享年74岁,算是高手而终,只是晚年历经两次丧子之痛,并不幸福。

宜妃的姐姐郭贵人下场要比宜妃好一些,郭贵人虽然没有生育皇子,但她的女儿固伦恪靖公主十分争气。固伦恪靖公主是康熙最喜爱的女儿之一,康熙曾经让固伦恪靖公主和亲喀尔喀蒙古,所以她嫁给了喀尔喀蒙古郡王敦多布多尔济。固伦恪靖公主并不是普通的和亲公主,她对喀尔喀蒙古政治局势影响很大,由于她深受康熙的喜爱,她在远嫁喀尔喀之后,一直帮助康熙监督和维持边境和平稳定,并且她还参与制定了一系列的喀尔喀蒙古的法规,外加她比较爱护民众,因此固伦恪靖公主深受喀尔喀蒙古人的拥护和爱戴,对喀尔喀蒙古政治影响很深。

雍正继位之初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汗国一直对清朝边境构成极大威胁,青海的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还反叛清政府,所以雍正对蒙古各部一直是拉拢加安抚。而固伦恪靖公主在外蒙威望很高,因此雍正虽然厌憎宜妃和其生母郭贵人姐妹,但他也不敢把郭贵人怎么样,就因为固伦恪靖公主在政治上的影响。雍正虽然对宜妃和胤禟母子打击比较厉害,但对固伦恪靖公主却是拉拢有加,固伦恪靖公主本来封号是和硕恪靖公主,固伦公主一般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加此封号,雍正为了以示对恪靖公主的恩赏,特意在继位后将其和硕恪靖公主晋升为固伦恪靖公主。

除了四对亲姐妹之外,康熙还娶了一对堂姐妹康熙后宫中除了这四对亲姐妹之外,还有一对堂姐妹,这对堂姐妹就是康熙的宣妃和慧妃,她们姐俩都是喀尔喀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也是康熙的祖母孝庄的族孙女。其实宣妃和慧妃与康熙的嫡母仁宪太后也算是堂姐妹,这主要因为康熙老爹顺治的遗留下来的问题,当初顺治专宠董鄂妃,以至于第一任皇后也就是孝庄的亲侄女嫉妒,顺治盛怒之下废除了她的皇后之位,后世称为“世祖废后”。

顺治废除第一任皇后让孝庄十分不满,于是孝庄又给他娶了自己的族孙女也就是世祖废后的堂侄女做皇后,这位皇后也就是后来的孝惠章皇后,康熙时期被尊为仁宪太后。实际上仁宪太后按辈分来说是顺治的表侄女,和康熙是同一辈分,但在清初时期满人和蒙古人对辈分不是很讲究,所以孝庄坚持让顺治娶了她做皇后。康熙继位后,孝庄为了娘家族人利益,而且喀尔喀蒙古自努尔哈赤以来就一直与爱新觉罗氏联姻,所以孝庄又为康熙后宫中选了两位自己的娘家族人入宫为妃,因此康熙才一口气又娶了两位堂姐妹为妃。

慧妃是自幼就入宫,在当时来说算作是童养媳,就等将来年纪大了与康熙同房,不过慧妃去世的很早,在康熙九年(1670年)就去世了,死后被康熙追封为慧妃。宣妃一生并不受康熙喜爱,所以也没有和康熙生育子女,不过由于家族出身高贵,她还是被康熙册封为宣妃,她的晚年还很不错,她一直活到乾隆时期才去世,活了大概70多岁。

《雍正王朝》里,康熙突然晋封乌雅氏为皇贵妃,这是为什么?

康熙封乌雅氏为皇贵妃,确实颇有深意,一举数得。我解析《雍正王朝》这部剧,不站任何立场,也不评价任何人物的品行,只讨论权谋与术力,只剖析在事态的发展中,各个人物的采取的谋略和手段。剧中人品格高低,是否代表正义和进步,和我没关系。开讲:大家都知道,乌雅氏有两个儿子,四子胤禛和十四子胤禵。四子胤禛,精明能干,城府极深,胸怀包藏宇宙之志,又有大智谋家邬思道指点迷津,十三弟胤祥鼎力相助,他的种种应对之策自然是十分高明的。

而十四子胤禵本是胤禛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却投靠了八爷党,处处与亲哥哥胤禛为难,水火不容。十四子胤禵被很多朋友们误认为是个莽撞冲动的一勇匹夫,其实,从谋略的角度上分析,胤禵的头脑是康熙的众皇子中最聪明的,胆气也是最高的,其智谋之深远阴毒令人不寒而栗。他比胤禛更厉害,也比老八胤禩更厉害。不信?看我把他的权谋一层层揭开。

老十四胤禵为什么不支持亲哥胤禛,而是转投八爷呢?因为他志不在小,从一开始就奔着皇位去的。谁不想当皇帝啊?其他皇子有的是第待机遇,有的是抓住机遇,而老十四胤禵可是自己创造机遇。如果胤禵投奔老大胤禔,那他只能当炮灰。所面对的敌人就太强太多了。胤禔不会给他太多机会,而太子胤礽,老八胤禩,甚至老四胤禛都会很快摧垮他。

如果胤禵投奔太子呢?那他无论多么努力,都只能为他人做嫁衣,他所做的一切,只能扶助胤礽顺利登位。老三胤祉更不行,比较扯。要是联合兄长胤禛呢?有些东西咱们不妨明摆出来:首先,胤禛起初在明面上是太子党,这是一不可。其次,亲兄弟联手,马上就会遭到众忌,成为众矢之的。再次,就算最后成功了,哥哥胤禛会将宝座拱手相让吗?投八爷党是有好处的。

容易被八爷党接受,因为八爷党缺少他这样的人。他是率兵打仗的将才,八爷党就少这样的知兵之人。八爷党还需要冲锋陷阵的楞头青炮灰,而他则扮演了这么个舍生忘死的炮灰角色。而胤禵则能借助八爷党的力量,击败老大,击败太子,击败老四。众虎相斗,然后他则把握机会,成为最后的收获者。观剧的朋友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随着事情的一步步的变化和发展,所有的皇子们都受到重创,包括胤禛。

而只有老十四势力爆涨,直到最后一刻,与兄长胤禛进行巅峰对决,几乎翻盘。给大家说个情节――木兰秋猎木兰秋猎,太子事发,面临被废的危机。八爷党正在筹划,十四阿哥跑来见老八胤禩,拿出一份伪造的太子手谕,要老八兵行险招。老十四胤禵行的这个计是“连环套”,他甚至把自己也设计成了这个套子中的一环。 那夜事态紧急,太子胤礽即将被废,大家心里清楚吗? 都很清楚。

如果没有那张调兵手谕,太子会不会被废? 仍然会被废。 那这张调兵手谕又起的是个什么作用呢? 一、把太子胤礽逼下悬崖。 谋逆弑君,那是死罪。就退一万步来说,康熙不忍,但至少胤礽被削除爵位,剥夺宗籍,终身圈禁肯定是少不了的。 二、把老大胤禔引入彀中。 如果计划完成,太子倒下,拿着手谕上窜下跳的老大胤禔将是推倒太子的第一责任人。

康熙断不肯放过他。 那么问题来了,这份手谕是假的,万一被康熙发现了怎么办? 所以,老八拿到老十四送来的伪造手谕时,说:“好兄弟,我不能让你冒这个险。” 老八胤禩的意思很明白:1.这个计划有漏洞,能被看出来。2.万一被发现,你老十四去顶着,我可是有脱身之策的。 即然有漏洞,老十四为什么还要坚持实施呢?因为他看似行险,却很安全。

如果当时不被查出来,老大胤禔和太子胤礽统统倒下,这是肯定的,符合老八的愿望。老八收益最大。 如果被查出来了,首先指向的是老大胤禔,是老大拿着手谕向康熙汇报的,太子倒掉,老大胤禔是局内人,还是直接受益人。第二个指向老十三胤祥,因为其中有些笔画是摹仿的老十三的字体。 老十三被康熙疑忌,老四胤禛就没有好果子。

就算查到老十四头上,也不怕。因为要深查,调查的根子就不是伪造之行,而是夺嫡之心! 而从概念上讲,老十四是老八的炮灰。事情来了,还得老八挡枪。老八要么全力维护胤禵,要么从此一败涂地。 一个连环套,同时要放倒五个劲敌,大家说这个老十四胤禵这一招够不够阴狠?那么看过本剧的都知道,这个伪造的调兵手谕被张廷玉和康熙瞧破了。

即然瞧破了,仍然不查,这个意思就深了。康熙不但不查,还顺着这个调兵手谕挖了个大陷阱。康熙并没有为太子胤礽平反,而是依然把他废掉,同时把老大胤禔严厉申斥,圈禁起来。发展到这一步,八爷胤禩先上当了。他以为调兵手谕起了作用。但同时跪着的老十四胤禵觉得情况不对,知道调兵手谕的第一个阴谋(指向太子)暴露了。康熙已经知道手谕是假的。

随后,张廷玉拿出调兵手谕给十三阿哥胤祥看,然后没几句话,就命人把他拘押起来。这就给了老十四胤禵一个错误的判断,他认为第二个阴谋(指向老十三)得逞了。当然,我们明白了,康熙这么做,恰恰是要把所有夺嫡之人都引入陷阱。拘禁老十三胤祥,恰恰是让这个伪造手谕的人再向着陷阱踏前一步。康熙设下的这个陷阱就是“推选储君”。

推选储君的过程大家都知道了,老八联结百官,却被康熙一举击溃,一败涂地。而囚禁中的老十三胤祥,也出现了。这个时候,老十四胤禵彻底醒悟过来了,太子手谕的事,完全暴露,他现在已经被套住了。再不行动,要倒大霉了。看看胤禵是怎么解脱圈套,逃出生天的。胤禵当机立断,到了殿外就与老十三胤祥撕打在一起。他故意找碴,和老十三斗殴。

以此向康熙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我可是老八胤禩的炮灰啊,一切都是老八主谋指使的。这是解套。 二、我和老十三胤祥一样,都是重情重义讲感情的人。这是煽情。 三、老八胤禩倒了,但我也是你的儿子嘛,我也是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这是求关注。论单打独斗,我不悚老十三,论行军布阵,我更比他强。 康熙大怒,板子高高举起,却轻轻落下。

他在病床上加封乌雅氏为皇贵妃。如果皇后在世,是六宫之主,一般是不封皇贵妃的。如果封皇贵妃,意味着皇后失宠,面临被废,后宫大变。如果后宫没有皇后,加封皇贵妃,就意味着成为六宫之主,她的儿子也将成为储君的备选人。而乌雅氏有两个儿子。胤禛和胤禵,哪个将成为皇储呢?老十四胤禵有过而不罚,未受惩处,反而受到重用。

这能让八爷党不心生忌惮吗?八爷胤禩会突然发现,经过一场又一场的龙争虎斗,大家都倒了霉,而不显山不露水的老十四胤禵居然势力爆涨,已经具备了夺嫡的资本,能不高度警惕吗?而康熙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从此,老十四胤禵受到了重用,与八爷胤禩貌合神离,走向分裂。但康熙真正心中所属的其实是表面上始终未参与争夺的老四胤禛。

乾隆封那拉氏为摄六宫事皇贵妃,在册封礼仪中,乾隆怎么羞辱她的?

那拉氏是乾隆的第二位皇后。而且在短短几年间从贵妃到皇贵妃,到最后被封为皇后,看起来乾隆应该是对她恩宠有加。但从种种迹象也可以明显感觉到乾隆并不喜欢她,就比如题目中提到的册封礼仪就可以看出来。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富察氏去世。虽然乾隆和孝贤皇后伉俪情深,悲痛之下不想马上就册立新的皇后,可后宫无主也不行。那新的皇后人选就成为乾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此时后宫中位份最高的就是娴贵妃那拉氏和纯贵妃苏氏,可苏氏是汉人,所以最合适的人选当然就是那拉氏了,更何况她还曾经是雍正亲自为乾隆选定的侧福晋。不过乾隆并没有直接册封那拉氏为皇后,而是给了她一个名号“摄六宫事皇贵妃”,说白了就是管理后宫的皇贵妃。也就是给了那拉氏皇后的权利,但没给她皇后的地位。乾隆的理由是他和富察氏伉俪情深,不忍心这么快就立新的皇后。

要说乾隆和富察氏的确是感情深厚,悲痛之中这么做也说得过去,但在那拉氏的册封礼仪上却还是可以看出一些不寻常之处,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不愿立那拉氏为皇后的真正原因。首先,根据礼制,册封典礼前一天,派遣官员去祭告太庙。而典礼当天,皇帝要亲自在奉先殿举行告祭礼。但乾隆却并没有这么做,并没有去奉先殿祭拜。其次,按照礼仪应该进行的公主、王妃、命妇向皇贵妃行礼也被取消了。

《甄嬛传》中华妃到死都不知道皇上要给自己制作皇贵妃的服饰的原因,你怎么看?

华妃以为的真心,却不知皇上只是试探华妃在后宫跋扈,不仅因为哥哥年羹尧,更是因为她深受宠爱。所以她可以在后宫出尽风头,皇后面前也绝不给面子。可是,君王枕畔岂容他人鼾睡?当宠爱达到一定程度时,皇上就该忌惮了。再者,甄嬛入宫得宠以后,皇上的心里对华妃本来就不如从前。甚至和甄嬛联手,收拾了年家,收拾了华妃。所以,当时内务府给华妃看皇贵妃的制服时,华妃很是高兴。

她想着,皇上还是最疼她的。然而皇上却不高兴了,所以最后华妃听见自己封为贵妃时,半天没有回过神来,还与公公确认旨意是否念错了。皇上只是试探一下,也是在与年羹尧的周旋时间安抚的手段。可从没有想皇贵妃的位子属于华妃。皇上觉得她不配,更不敢给皇贵妃的位份。皇上以为华妃该知足,华妃却以为这是宠爱皇上对华妃的宠爱,在他看来已经很好了。

可是当华妃娘娘看见衣服的时候,还单纯的以为这是宠爱呢!所以欢喜,可皇上觉得华妃不该欢喜,更不该是那种得意的表情。可怜华妃娘娘,不懂皇上的心呀,以为这是宠爱。正如皇上独赐的欢宜香,在华妃眼里,这是一份荣宠,独一无二,可是她却不知道这便是让她不能怀孕的最根本的原因。华妃一直以为是端妃给她的那一碗滑胎药致使她不能怀孕,她死前才知道其实所有的太医都知道,欢宜香里有麝香,但没有人敢告诉她。

她的深情,终究是一厢情愿,即便皇上对她真的有几分爱,可皇上不是别人,他身边女人很多,他要考虑的更多!家世是让华妃傲慢的资本,也是毁了她的根源华妃的家世让她有资本骄傲,哥哥是大将军,战功赫赫,但也是如此,皇上忌惮,太后担忧。所以,当她怀孕时,端妃送去了滑胎药,独赐的欢宜香含有极浓的麝香,再也不能怀孕。皇上和太后不敢让她有孕,更不敢让她位份太高,尤其是她哥哥年羹尧越来越跋扈时。

文章TAG:从丫鬟到皇贵妃皇贵妃小游戏如何充花丫鬟皇贵妃贵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