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廖化武器是什么,马超的秘密武器

廖化武器是什么,马超的秘密武器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30 15:21:39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关平的武艺,不亚于周仓,二人都具备一流水准,似乎比凌统、乐进之辈还要强悍。相比于关兴、张苞,关平的综合能力更为突出,他不仅武艺出众,而且心思细密、成熟稳重,比如在关羽同庞德较劲时,关平救多次以入情入理的说辞规劝关羽,可惜不被采纳。关平与关羽一同遇害,从容就义,英魂追随父亲而去,而周仓也紧随其后在泉下聚首。

在当世所有的关帝庙中,周仓、关平,必定侍奉左右。正史上的关平,是关羽的亲生长子,其结局与演义相同,即在突围不利后,被吴军斩杀于临沮,在《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有相关记载:“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笔者认为,历史真相在很多时候都是索然无味的,把历史人物注入艺术形象,才是真的具备了生命活力,得以言传千年。

廖化,郁郁而终。廖化的人生经历,前期与周仓非常类似,同样出身于黄巾军,同样弃之而去,同样落草为寇,但内心仍秉持忠义,从不祸害百姓。在曹操为关羽送行时,廖化的伙伴杜远劫持了甘糜二夫人,提出每人一个与廖化共同分享,廖化规劝不下,直接将杜远斩杀,当面将二位夫人送到关羽手中。在刘备入川之战时,廖化带领部下远道而来归顺,刘备大喜,让廖化专门留守荆州辅佐关羽。

在襄樊之战的大小战役中,廖化从未退缩,多次辅助关平打出了漂亮战绩。在关平的护送下,廖化从麦城突围而去,在上庸刘封处求救失败后,廖化愤怒之余,只能孤身奔往成都去求救,也因此躲过了一劫,幸免于难。廖化的兵器,是一柄三尖两刃刀,在荆州期间,廖化也钻研刀法,可以说武艺精通、多才多艺。在刘备时代,廖化也许只能算末将,但到了诸葛亮时代,随着人才凋零,廖化的能力逐渐显山露水。

刘禅继位后,廖化凭借战功,升迁至飞卫将军。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廖化曾经与关兴一起共同担任先锋,屡立奇功,尤其是木牛流马争夺战中,廖化曾紧追落单的司马懿,可惜临门一脚时,一刀砍在了大树上,让司马懿逃了一命;不过廖化这次也俘获了司马懿的金盔,被诸葛亮录为头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说只有廖化才能担任先锋大将之职,然而很多人都曲解了这句话,视之为对廖化的贬低!在姜维时代,廖化的综合能力更加显眼,多次担任先锋,并升任右车骑将军。

在刘禅投降后,廖化同姜维一起诈降。姜维失败自杀后,廖化托病不出,不久就郁郁而终。历史上的廖化,与演义出入很大;在荆州陷落后,廖化以诈死之计,最终逃回了成都。廖化此后的人生,与演义中类似,直到姜维诈降失败后,廖化同蜀汉投降的一班文武被迁往洛阳,但在迁徙途中,廖化因羞愤而病逝。王甫,跳城自杀。王甫是关羽的随军司马,为人精明而忠诚,曾多次在关羽面前提出重要建议,但可惜一直未被采纳。

关羽攻拔襄阳郡后,王甫提醒说,曹兵虽然大败,但是东吴吕蒙屯兵于陆口,绝对有吞并荆州之意,如今君侯您努力攻取樊城,一旦吕蒙率兵沿江而来攻取荆州,则两头不能兼顾,不可不防。然后,王甫有提议沿江建造烽火台,以举烟为号作机关消息。王甫认为,关羽北伐期间,糜芳、傅士仁不能担当重任,就推荐忠城廉直的督粮官赵累总督荆州,但被关羽拒绝。

在荆州被袭取、关羽又被徐晃战败后,进退两难之下,关羽对王甫说,“悔不听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在困守麦城期间,关羽不知所措,对王甫说,“吾悔昔日不用公言!今日危急,将复何如?”王甫说,如今的局面,翻身已然无望,只能突围而走奔回西川了。王甫说小路必有埋伏,建议关羽走大路;关羽为人一生高傲,历来只走大路,但这次英雄气短了,没有听从王甫的建议,最终选择了临沮小道。

关羽出城前,王甫与周仓一起哭拜于地,并说“城必破,而身不降也!专望君侯速来救援。”关羽动容,与王甫、周仓挥泪而别。王甫与周仓同守麦城,当晚梦到关羽浑身血污,于是骨颤肉惊,夜不能寐。次日,在看到关羽父子的首级后,王甫大叫一声,先周仓一步,跳城堕落而死。历史上的王甫,根本没有参与襄樊战役。王甫本是刘璋的部下,在刘备打下益州后,王甫归顺,被刘备封为绵竹县令。

关羽死后,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在秭归被陆逊痛击,蜀军溃败不堪,很多将士均战死,王甫也在乱战中阵亡。补充几句。在演义中,还有一位督粮官赵累,跟随关羽突围,并誓死追随而不离不弃,赵累在与关平一起断后时,最终战死在东吴乱军之中。在福建漳州市著名的东山关帝庙中,肃穆庄严的大殿正中供奉着关帝之金身神像,而两边则奉立周仓、关平、王甫、赵累四将之雕像,受到后世的持续敬仰。

《三国演义》徐晃,于禁,乐进和蜀马超,廖化,魏延混战哪组赢?

双方实力悬殊太大了!回答这个问题前,还是先按照惯例把这六人的武力值排个先后。第一,马超(超一流)第二,徐晃(一流中下游)第三,魏延(一流下游)第四,乐进(弱一流)第五,于禁(强二流)第六,廖化(二流)《三国演义》中,除了吕布这位战神排第一没争议外,第二的人选有很多,马超就是其中之一。有“金吕布,银马超”之说。

其实,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以及典韦,许褚,颜良,文丑只要正常发挥,实力都差不多,都有资格争第二,都属于超一流武将。马超先后客场挑战过许褚,张飞各二百余合不分胜负。还曾二十回合击败张郃(比徐晃略强),八九合击败于禁,可谓是战绩显赫!这样我们以张郃作参考,马超大约可以二十回合以内击败徐晃,十五回合击败乐进,十合以内击败于禁,基本都是碾压式的优势!所以我觉得只要马超正常发挥,以一敌二击败徐晃 乐进(与马超实力相当的赵云曾经以一敌二击败过张郃 徐晃)没任何问题。

中国古代有十八般兵器,那么到底真正战场上的武器是什么?就像剑真的在战场上有用吗?

十八般兵器,包括: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耙。里面大多数都是练习和仪仗用的兵器,在战场上,很少有人会用。战场上真正使用的兵器,无外乎刺击类兵器、劈砍类兵器、打击类兵器几种,里面代表性的兵器,就是枪、刀、锤,其余的兵器,都是在它们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异化而来。枪枪被称为百兵之王,从它诞生之日起直到冷兵器退出战场,枪的地位从来也没有动摇过,不论是骑兵还是步兵,不会用长枪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直到晚清,对旗人的军事考核标准还是:马上三箭,马上三枪。枪是由矛发展而来,其他的兵器比如戟、叉、戈、槊都是与枪同类型的兵器,只是在形制上有所区别。吕布的方天画戟大名鼎鼎,实际上吕布用的也是长矛,他和郭汜单挑时,就是用矛刺伤了郭汜,可以说,马上将领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长矛。刀刀被称为九短之首,它是一种短兵器,主要用于近身肉搏,一旦距离被拉近,过长的长枪就施展不开,这时候的首选是刀。

刀的种类千千万万,无法计数,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刀以劈砍进行杀伤,有所区别的只是形制与重量。至于长刀,当然也有,但那都是练习和仪仗使用的兵器。比如清朝的武举考试,要求武举人们能舞动120斤的大刀,不过实战中,没人会用这样的刀,它远不如枪灵巧。像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实际上是一种仪仗类兵器,并且在他那个年代还没有出现,这只是罗贯中杜撰的,关羽用的兵器,其实也是长矛。

其他劈砍类兵器与刀类似,比如斧、钺等。锤锤是打击类兵器的代表,在历史上一度大行其道,演义中还诞生了四猛八大锤这样的击兵团伙。打击类兵器的流行与战场需求密切相关,背景是唐朝中期到宋末重甲的流行,特别到了南宋,女真的重甲骑兵和步兵一度让宋军苦不堪言,为了破甲,打击类兵器有了生存空间,因为相比长枪,锤、鞭、锏等击兵破甲效果更好,就算不是致命部位,只要给锤到一下,哪怕身披重甲,也会暂时失去战斗力。

打击类兵器的辉煌时间其实不长,到了宋末,随着火器逐渐出现,重甲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有了对手,打击类兵器就没有了用武之地,面对长枪短刀,过于笨重的击兵又不是对手,于是逐渐被淘汰,使用的人越来越少。剑再说剑,剑虽然能刺能砍,但限于形制,刺击威力不如长枪,劈砍威力又不如短刀,显然在战场上地位比较尴尬,毕竟,中国的剑不是西方那种双手重剑。

不过没关系,剑本来就不是用来上战场实战的。剑被称为“百兵之君”,名字上可以看出剑的地位,因为剑主要是高级军官佩戴的。早期的剑,确实是用来实战的,从春秋到战国,剑都是主要的短兵器,等到刀普及之后,剑就逐渐成为了身份的象征,在战场上承担的功能越来越弱,成为仪仗与练习武器。普通大头兵是不会佩剑的,佩剑,说明你是个有身份的人。

文章TAG:秘密武器廖化马超武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