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王浑为什么水军s,为什么晋灭吴灭得如此轻松

王浑为什么水军s,为什么晋灭吴灭得如此轻松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2 18:14:03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五竖,就是在长江以北,从五个方向发起进攻。多路进攻,可以使东吴顾此失彼,充分发挥晋的整体优势。一横,就是益州苦心打造的水师,在王?的组织上,迅速东进,控制长江制水权。同时,晋朝为了加强协同作战,规定:王?过建平后,归杜预指挥;进入建康战场后,归王浑指挥,以达到合力破敌的效果!艰难的开局万事开头难。

在发起进攻后,晋的进攻开展得并不是处处顺利!东吴的坚城是不容易攻克的。杜预进攻江陵,打不下!王?出三峡,地势险要!王?打建平,打不下!如果在过去单点进攻的时期,可能进攻就到此为止了!多点配合,轻松破局可是,在如今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杜预打不下江陵,也没困顿不前,而是去支持西线王?。

三峡不好出,杜预从陆路攻破了荆门、夷道,帮助王?走出了长江最为险要的区域。王?又被乐乡孙歆阻挡不能进,杜预率军乘船渡过长江,插旗放火,虚张声势。孙歆惊恐撤退,大败被擒!王?在肃清江面后,杜预才得以水陆配合,拿下了江陵。自此,晋朝已经基本控制了荆州水域!厚积薄发,战果稳固在控制江陵等地后,晋朝长期收买人心的政策开始厚积薄发。

荆南各地、交州等地,传檄而定,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原本可能成为东吴的战略纵深的区域,就在这厚积薄发之下,迅速归晋!同时,此时吴军集中精锐在安徽,正准备与晋军王浑部决战,胜负难料。即使吴军击败王浑,并在水战中挫败晋军水师,晋军也已经牢牢在荆州、交州站稳脚跟,战果得到巩固,灭吴也只是时间问题!进退失据的东吴可是,吴军精锐在与王浑作战中全军覆灭!孙皓派出的精锐由张悌率领,前往迎击。

过去,东吴可以坚守相持,伺机破敌。可是,面对多点进攻,就没这么从容了!沈莹认为:比起陆战,我们水战更有把握,我们应该等晋军水师来了后,先水战取胜,再回头来打敌人陆军;张悌认为:如果等敌人的水师打到这里,说明上游已经失守了,那可能我们就人心崩溃,一哄而散了!应该立刻去打敌人陆军!张悌的担忧、沈莹的建议都有合理性。

只是,不管是去主动上去打陆仗,还是坐等晋军控制荆州后压制过来,东吴都没有胜算。留给东吴的正确选项不多!主将不知兵,精锐被歼,东吴丧胆张悌在战役中的表现,暴露出他不知兵。吴军出发后不久,遇到了王浑军的先锋张乔。吴军二话不说,上去围攻。此时,张乔请降,但却闭营不出!哪有这样投降的?可是,张悌却接受了这个“投降”,留着张乔不理,继续北进。

到了板桥,吴军遇到王浑军主力,两军对阵,吴军败了!吴军败不出意外,但败的过程,很说明问题!此战中,吴军率先发起了进攻,丹阳精锐骁勇善战,奋力前冲,晋军列阵不动,拼死抵抗。吴军连续冲击三次不能取胜,两位将领被杀,士气受挫。晋军趁机发起反攻,吴军败退!此时,原先“投降”的张乔马上在后方攻击吴军。吴军大败,张悌战死,精锐尽失!此战的过程,说明了两个问题:1、吴军正面作战中的特点已被摸透。

早在羊祜给晋武帝的信件中,就反复强调:吴军善战,但不能持久。此战中,晋军先守后攻,先消耗吴军锐气,再一举反攻,正是在摸清吴军特点的情况下展开的。2、吴军无良将。吴军进攻不利而退,尚属正常。但退却组织很成问题。张乔兵力不多,发难时,如吴军中有张辽、吕蒙这样的将领,即使蒙受较大损失,不至全军覆没!势如破竹张悌的精锐覆灭后,晋军正式进入了势如破竹的阶段!要说兵力,吴军有一战之力!但人心已散了!孙皓先派游击将军张象率领万余水军前去迎战晋军水师。

结果:不战而降。孙皓又派陶?组织两万水军前去迎战。结果:开战前吴军水师全部逃散!大势已去,孙皓只得递降书。吴亡!回顾整个过程,我们会发现,仅就实力而言,吴并非山穷水尽,毫无办法。孙皓虽暴虐无道、失去人心,但在战争初期,吴军在几个重要据点的防御依然让晋军难以直接击破!如果晋军组织不当,“等”不到吴军闻风丧胆的局面!晋军之所以最后能一举拿下东吴,在于长期的筹划和严密的组织。

你认为司马懿是否有能力完成灭蜀吞吴的大业?如果能为什么不做?

司马懿在其有生之年有能力灭吴吞蜀,因为魏国实力远胜吴蜀两国总和。司马懿指挥的灭辽东公孙渊之战很经典,而辽东实力与蜀国相比差不了多少。说明魏国有实力,司马懿有能力完成统一大业。为什么不去做?其原因在于司马懿在魏明帝去世后,主要精力用于国内。在高平陵之变前十年,他受曹爽排挤。高平陵之变后,他大权在握,主要精力用于清除反对势力,监视曹氏宗族,稳固其地位。

文章TAG:王浑晋灭吴灭水军轻松

最近更新